赵菱:把根牢牢地扎进土壤
2020-09-16
收藏

■受访人:赵 菱(儿童文学作家、《大水》作者) 

  □采访人:江玉婷(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大水》是一部现实题材儿童长篇小说,一出版便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虽然这本书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在一个叫黄凤阔的地方,村民们打起高高的寨墙,挡住了大水。但这仍然是一个属于当下的故事,尤其是今年南方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人与大水的拉锯再上演。《大水》展现了文学的力量,让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疗愈灾难中造成的创伤。

  □《大水》脱胎于儿时奶奶给您讲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您想写这个故事?

  ▉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我很喜欢阅读。即使有这么多书可看,我最喜欢的仍然是奶奶讲的这个故事。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请求奶奶:“给我讲一遍发大水的故事吧,再讲一遍吧。”这个故事对我的吸引力,从儿时一直延续到现在。

  奶奶口中的世界是奇幻的,在漫天遍地的大水中,路没有了,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浮在水面的屋顶,像是一朵棉花泡在水里。粮食吃完了,人们开着船打鱼,于是鱼成了粮食。随便找一只木盆,小孩坐在木盆里,划着一片扁扁的船桨,就能出去冒险。

  创作《大水》时,我曾反复思考这个故事在我成长和生命中的意义。我才发现,这是奶奶留给我的一笔精神财富,关于生命教育的精神财富。虽然奶奶并不识字,但她在年复一年与大水抗争的过程中,领悟了生命教育:热爱生命,珍惜生活。在灾难面前,人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乐观豁达的态度,是我想通过《大水》传达给孩子们的。

  □《大水》中有大量关于民俗的描写,比如蒸馍时要虔诚,小孩不能乱说话。民俗和文学创作有怎样的关系?

  ▉文学作品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根系在大地上,只有根扎得越深,枝叶才能越繁茂。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凡是能够经得住时间洗礼的作品,都是那些扎根很深的作品。在《大水》的创作中,我有意识地探索“有根的写作”。这个根,是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国现实的根,是中国精神的根。我在写《大水》的时候,牢牢扎根在这些土壤里,希望写出地道的、本土化的、乡土化的中国故事。

  奶奶曾经说过一段“黑驴调”,后来我才发现,这是梨花大鼓中的经典唱段。有的童谣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一些童谣甚至影响了戏曲的发展。在准备《大水》素材时,我常常感到惊喜,好像发现了传统文化的宝藏,这些内容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生动的质感。小说里的黄凤阔,就是一个古村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留着古朴的乡风民俗,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有了这个“文化之根”,作品里面的人物、故事,也就有了一种厚重感,一种历史感,一种文化感。

  □《大水》的主人公是“兰儿”,以奶奶为原型。您如何看待“灾难”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生命中的某个重要事件,的确会让人突然成长。正如大水给兰儿带来的深刻影响。我没有刻意地去描述成长。随着故事的发展,兰儿的心理状态从对大水的好奇渐渐感觉到哀愁、恐惧、伤痛。她亲眼目睹人们在大水中顽强生存,这让她日后在面临困境时不屈服、不绝望,始终热爱生活。

  □“爷爷”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代表了什么?

  ▉《大水》中的角色“爷爷”,以奶奶的祖父为原型,也是奶奶最爱、最依恋的人。他拥有扎扎实实的人生智慧,这是从生活这本大书中脚踏实地学来的,有祖祖辈辈沉淀下来的生存智慧,有自己一点一滴的生活摸索。他确实是黄凤阔的灵魂人物,面对灾难,他没有屈服,一年又一年带领人们顽强地与洪水搏斗。灾难也许能夺走他们的生命,但就是打不败他们,击不垮他们,不管多么艰苦,他们都从未想过放弃。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点,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天灾人祸,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动荡变迁,人们始终咬牙坚持着,顽强抗争着,坚实地屹立在这方土地上。这种精神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是真正可贵的中国精神。

  □您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大水》中收获什么?

  ▉今天我们拥有极其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更要注重儿童的精神世界。这也是让我更加迫切想写下这个故事的原因。我想对孩子们说,在为了“活下去”而抗争的生存状态面前,任何挫折都太微不足道。人不只在少年时期需要成长,终其一生都在成长,如何充满乐观、充满智慧地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长大后,我看过很多精彩的书和电影,我发现奶奶讲的故事并不比它们逊色,总是让我百听不厌,一遍又一遍地去探知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我想,也许是因为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所呈现出来的人性之美、传统之美和生命之美,让故事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从而成就了文学之美。这种美好具有抚慰人心、疗愈创伤的情感和力量。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