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新作《金枝》受关注:刻画当代中国原生家庭的情感脉络
2021-01-15
收藏
摘要: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邵丽新长篇小说《金枝》,因关注现实、关注两代人的人性成长而引人瞩目。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邵丽新长篇小说《金枝》,因关注现实、关注两代人的人性成长而引人瞩目。2021年元旦前夜,“2021新年河南文学之夜”活动在郑州松社书店举行。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邵丽在活动中分享了她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金枝》及其写作背后的故事。

QQ截图20210115152259.png

该书讲述一位父亲在追求进步中建立了两个家庭,而他和他的子女们几十年却陷入各自的人生和人性困境中的故事。半个多世纪以后,父亲从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悄然落幕。但是他留下的两个家庭,和在这场困局中缠斗不休的妻子和儿女们,却无法走出漫长的阴影。

审父是代际之间的永恒命题

在《金枝》一书中,作者邵丽以一贯的对细节的捕捉和直抒胸臆式的表达,为我们勾勒出了父亲的一生。作为一个革命者,父亲的一生很难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历史的洪流浩浩荡荡,从少年时代起,父亲在每一个人生节点都在奋力拼搏,但是也免不了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面对自己的两次婚姻和多个儿女,父亲是恐惧、冷漠和逃避的。这样的父亲形象,何其熟悉?在一定的时代,父亲(也包括母亲)所表现出来的冷酷无情,就如同我们所根植的文化土壤正在遭遇的干旱,龟裂的纹路深深刻印在子女的心头,长年的焦渴化为怨恨,并总能够找到怨恨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往往并不是父亲或者母亲本人,而是同样深受其害的另外一个自我——《金枝》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对于《金枝》这一书名,邵丽表示:“在古罗马神话中,金枝是有着金色树叶的树枝,持有它,罗马‘种族的缔造者’埃涅阿斯便可以出入地下世界。J.G弗雷泽的《金枝》是关于自然,巫术与禁忌的早期隐喻。我的书名重复了这部世界名著,但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个普通女子的生命希冀,或者更是一种对家族儿女的生存祈祷。然而,‘金枝玉叶’一旦遭遇摧残,比普通的一枝一叶更加令人不堪。”

QQ截图20210115152315.png

邵丽

在真实当中实现对人性的关照

邵丽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我的生存质量》、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刘万福案件》等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年度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第十五、十六届百花奖中篇小说奖,第十届“十月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邵丽的语言直抒胸臆,颇有几分快意恩仇的特点。在她的观念里,写作是一种“对倾诉的需要”,同时也是对生活的记录。当然,作品是加工过的生活,但其生动的描述令人不得不相信这就是生活本身。

《金枝》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以“自己”的成长为主线,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审视父亲和“自己”的关系,是以“孤单”“恐惧”“仇恨”为主要基调的;另一部分是建立在对生活的体察之上的,是体验、记录之后,对中国现代家庭的反思。这一部分建立在爱与自省之上,是作者被生活不断刺痛之后又不断成长和升华的写照。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副社长杨新岚评价说,这种将寻根文学、家族文学的写作延续到作者本人以及下一代身上的写法,目前还没有人尝试过。作者用一种超然的智慧、对人生的把握和领悟,把人世间的痛苦煎熬贯穿了起来。

文学评论家程德培也认为,在《金枝》中,“我” 不仅是叙事者,而且也是叙述的对象。从父亲的女儿到为人父母的周语同才是那个承上启下,夹在中间的人物。将过去从遗忘中拯救出来使我们能够从过去读出现在,呼唤我们身在家庭走入历史。这种被唤醒的意识就像酣睡的特洛伊人群的希腊一样巍然屹立。

同时他还表示,父性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患,是孩子的创作,也是社会的忧郁。而“现在”自以为驱逐了“过去”并欲取而代之,但在这种“过去”里,有令人不安的熟悉身影。

因此,在该书中,作者不仅审父,她的“自审”同样强烈。这种自审依然取决于无意识当中的对父亲的委婉批判——女儿不断用极端的方式伤害着自己的孩子,不过是对父亲的矫枉过正而已。而在延续不断的生活和未来当中,我们如何做父母,依然是个现实问题。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