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预测:2016文创产业何去何从?
2016-02-25
收藏
摘要: 2015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文创中国周报》特别推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分别用专业的眼光,检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链接:2015年1月27日第25~32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到代际转换 “文创中国30人”锐评创意风向标》)
经过一年的发展,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文创产业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我们邀请到业界专家,从顶层设计、文化金融、书画艺术、创意城镇等多角度,研判2016年文创发展。

走过政策“春天” 文创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2015年,文化产业波云诡谲,突飞猛进。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刺激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始终沐浴在春天般的阳光之下。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建议》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表示,这是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中央这一大政方针指导下,文化产业必将加快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互联网+文化”将碰撞出更绚烂火花

“互联网+”为文化产业发展所提供的技术支撑与平台犹如“鸟之羽翼”,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无尽的想象。“互联网+”犹如通往未来的“万能钥匙”,2015年,各传统行业纷纷探讨“+互联网”的发展路径,而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既激发了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又推动了文化产品供给;既打通了文化产业链,又促进了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李季表示,“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同时,便于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度改造,从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文化金融或将谱绘新气象

2015年是文化金融“大刀阔斧”向前迈进的一年。依托创新的金融工具,以优质的文化产品为标的的投资产品,覆盖了电影、演唱会、音乐会等多重领域,开创了惠普金融的新模式,引领了文化金融投资的新风向。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2016年,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银行文化金融创新、文化直接融资、文化产权交易及互联网文化金融等方面值得期待。

古村镇保护与开发亟需探索新路径

“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是对乡村生态环境、人情风貌、民俗文化无尽的期待。然而,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古村镇一直是业界专家苦苦探索和追寻的问题。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合军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众多的古镇、古村落在快速消失,很多宝贵的文化符号和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破坏,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以及只重开发、忽视保护的现状,导致古村落发展停滞现象逐渐显露出来。在2016年,如何保留古村、古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路径值得思考。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呈现新取向

在强大需求的牵引与政策效应的驱动下,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取向。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指出,中国艺术金融正在基于平台化,围绕艺术品及其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这一核心领域,围绕资产估值、定价等一些重点环节,在体系、业务、产品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基于平台化实践与“市场+互联网”机制融合,以P2P、众筹等产品为主体形态的互联网艺术金融的探索会不断展开。

文化消费市场使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

在国家一系列“疾风暴雨”式的政策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骤然提速,迅猛壮大。量变固然会引起质变。有专家判断,“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将回归文化市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潜在的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一市场中,发生的是文化企业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然而,文化产业需要精耕细作地发展,对于急功近利的文化企业而言,也许只能赢得短利,而最终在市场的“丛林法则”中淘汰。因此,如何深耕内容生产,引领消费,是每一个文创企业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