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编辑应该关注的10个问题
李鲆 | 2014-01-03
收藏
摘要: 编辑对自己的定位,已经不能只是传统的编审校稿,不能只满足于把书做出来、做精致,也要更多地关注渠道与营销,关注盈利模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李  鲆

  ● 特邀嘉宾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金丽红

  ●博雅广华文化传媒总经理 方希

  ●原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张凯峰

  ●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常务副总编 郎世溟

  ●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张金

   本策划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可能与编辑的日常工作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面临新的环境,出版需要重新定义,编辑也需要重新定义。编辑对自己的定 位,已经不能只是传统的编审校稿,不能只满足于把书做出来、做精致,也要更多地关注渠道与营销,关注盈利模式。出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也要尊重商业规 律,要考虑怎样把书“卖出去、赚到钱”,考虑出版的各种可能性。从这个思路出发,出版的定义已经不只局限于“做书”,新媒体营销、产业链开拓、企业战略转 型等也都是出版。编辑需要关注与出版有关的一切,有大视野,做小细节,才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才是可以走得更远的保证。

  但也必须说明,有些问题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广大从业者在实践中加以不断探索、思考。如果您对这些问题有新的想法,请联系276527980@163.com。

  1 .库存书堆积如山,谁来买单?

  过高库存的压力,足以摧毁一个产业。

  有报道称,我国图书的账面存销比(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为1.77∶1,若扣除中小学课本销售(这一部分几乎不会产生库存),则实际存销比会更严峻。大致估算,每实现1元销售额,都要以近2元的库存额为代价。

  而业内人士认为,比较合适的存销比,应该是1∶1。

   在这些库存书中,无效库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郁椿德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 一般出版社的库存中有70%左右是出版1年以上的书籍,其中相当部分图书的盘活率较低,极易从有效库存沦为无效库存,变成“死书”。

  日本资深出版人小林一博在其著作《出版大崩溃》,记录了1997~2003年间日本出版业一落千丈的崩盘历程,其中一个重要症状就是高库存、高退货。过高库存的压力,足以摧毁一个行业。

   库存书堆积如山,谁来买单?这是一个太过宏大的话题,我们很难在此开出药方。只能就编辑这一层面给出建议:改革对编辑的考核方案,主要指标由生产码洋改 为毛利,迫使编辑了解市场,控制成本——对于编辑来说,了解自己的读者在哪里、有什么样的需求、怎样抵达他们,以及在定开本、纸张、封面时考虑成本控制, 都是必须的。

  2 .作坊与企业,有什么不同的逻辑?

  你是由一本书创造一个市场,还是先关注市场、关注需求?

   有出版人认为,作坊才是出版的本质。因为传统出版与传统手工业天生的相似,都是个性化生产。每本书都不一样,每本书都是有个性的。尽管进入21世纪,出 版行业的技术手段有了全新改变,但图书创意、图书生产的作坊性质并没有改变。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工作室和一个巨无霸的出版集团,在一本书的策划、制作、营 销、发行上,不会因体量的大小有本质的区别。

   这个观点得到许多出版人的认同,但在原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凯峰看来,出版企业也是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要遵循企业的逻辑。“在我这里没有 这本书或那本书,只有金融书、历史书或者其他什么样的书这样的分类。除非是很大牌的作者,可以一本一本地谈;否则编辑应该谈的就是一个项目,而不是一本 书。编辑需要明确,这个产品打算卖给谁?谁会买这个产品?这个群体有多大?他购买的理由是什么?市场上这个目标群体里有哪些竞争者在做?你的优势和劣势是 什么?读者凭什么选择你而不是别人?”

  张 凯峰认为,作坊逻辑与企业逻辑的根本分歧有两点:第一,你是在做一本书,还是在做一个项目?第二,你是由一本书创造一个市场,还是先关注市场、关注需求? 传统编辑往往以一本书稿作为产品的出发点,以一本书PK一本书,这就是作坊的逻辑;但是所有其他的成功的商业企业,都是以市场为产品的出发点,以一个项目 PK另一个项目,这是企业的逻辑。一个出版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以作坊的逻辑做事是没问题的,但在规模扩大后还是作坊的逻辑,就十分危险。

  3 .出版是内容产业,但内容是谁的?

  出版社通常只是持有5年出版期限的合约,并不实际拥有内容。

  即使面临时数字出版的冲击,出版界人士还会骄傲地说“内容为王”,只有拥有优质内容,无论城头怎样变幻大王旗,我自可八风吹不动,稳坐钓鱼台。

  但根本的问题是:内容到底是谁的?我们真的拥有内容吗?

  目前出版产业的主流商业模式是版税制:与作者签约、付版税、出书。书的财产权属于出版社,但是内容的著作权属于作者。出版社通常只是持有5年出版期限的合约,并不实际拥有内容。

  这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机制。出版社付出了策划、编辑、版税等昂贵的前置成本(我国台湾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陈颖青做过估算,这个成本约占营收所得的30%),却无法真正拥有内容。一旦合约期满,作者不再续约,前期所有投入都得清零。

   陈颖青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出版社必须改变取得内容的商业模式,从5年合约转变为长期持有。几个可能的方法包括:第一,签下没有终止期限的版税合约。但 这大概是最困难的,目前几乎没有作者愿意这么做;第二,改用稿费模式购买内容。现在大多数作者已经不愿意再卖断自己的书稿,但出版社并不需要买下完整的著 作财产权,只要购买作者某些内容可以长久使用的权利就可以了。作者可以再结集、重复使用,并不妨害出版社前面的使用权。第三,用编辑力提案的方式组稿、整 合,从而自己拥有版权。

  4 .有必要都盯着畅销书吗?

  畅销书是一个综合工程。有高收益,也有高风险。

   为什么要做畅销书?因为做畅销书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数据表明,超过90%的码洋是由销量前16%的图书品种创造的,其余超过80%的图书品种,仅贡献 不到10%的码洋。畅销书不仅能带来很大的利润,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回款机制,渠道对于生产畅销书的书企,总是回款优先的。

  畅销书也因此成为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大家都铆足了劲,想出几本畅销书。

  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做畅销书是有风险的,而且有很大风险。畅销书是高收益的,但常识是,高收益必然要高投入、有高风险。

  第一,你很难预测某本书是否能够畅销,而要打造一本畅销书,往往需要付给作者很高的版税,需要有个很高的首印量,还有市场推广费用,先期投入往往数十倍于普通的图书。这就有点像赌博,你押得大,可能赢得多;但要是赔了,也赔得多。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再畅销,也有个市场饱和度的问题。假如这本书能卖50万册,你印了50万册,自然大赚一笔;但你判断失误,居然印了100万册,不赔死才怪呢。

  第三,出版这一行的行规,经销商是可以先拿书,等书卖完后再付书款的。卖不出去的书,直接退了就行。所以,经销商只要看到这书卖得好,就会要求加货。反正他们没有什么风险。这就要求必须有判断力,不要太贪,该收手时就得收手。

  最后,畅销书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不仅需要判断力、作者资源,还需要财力、渠道、营销等多方面的支持。一个从未有过做市场书经验的书企,突然要去做一本畅销书,十有八九会赔得很惨。

  畅销书不是唯一的选择。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线,确保每一本书都能卖好、都能盈利,这才是大部分出版机构和编辑应该做的事。

  5 真的有所谓的大众图书吗?

  所有的图书都是分众图书,若干个分众市场加在一起便是大众图书。

  大众图书即Tradebook,是与学术图书、教育图书相提并论的一个概念。许多人的理解,大众图书就是开卷有益,人人可读。但博雅广华文化传媒总经理理方希认为,大众图书这个概念其实是模糊的,容易误导人。

   方希认为,这种所谓的大众市场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大众市场,其实已经是一个不同层面的分众市场。“也就是说,没有大众,只有分众。没有所谓的大众图 书,所有的图书都是分众图书,所谓大众图书无非是若干个分众市场加在一起的结果。”而对分众市场了解得越透彻、越细分,就越有可能创造优质的、畅销的产 品。 (下转34版)  (上接第33版)博雅出版的《服装应该这样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一本给服装行业的导购人员看的书,销量是 50多万册;《如何当好班组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生产管理的书,是很窄的门类,从旧版到新版,也差不多60万册;还有《做最好的中 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60万册;《导购这样说才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40万册。相反,编辑在做策划时,说一本书 的读者是“大众”,这书肯定卖不好。

  长江 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金丽红认为,现在的读者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阅读的取向,所以要了解不同读者的不同差异,如年龄差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 职业差异、城乡差异、个性差异等。这些不同的差异,其实就是不同的分众市场。她特别强调了地域差异造就的分众市场:“我们现在做书和过去不太一样,过去一 征订就是全国范围。现在,要看到地区和地区之间有非常多的不同。《从头到脚说健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发行了100万册,北京地区就销了 40多万册,因为这是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播出以后在北京观众中引发非常强烈的反响。”

  6 .留不住优秀作者,怎么破?

  越有品牌价值的作者,越有条件直接跟作者打交道。

   最让人头疼的事莫过于,你千辛万苦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作者,合同期满,他马上转投别家怀抱。他刚跟你合作时还是个新手,还没有什么身价,但是当他成名 后,你就发现,会有人愿意花更高的价钱来挖他,这个价钱,是你所付不起的。于是你的手上就永远只是新手作者,因为只有新手才会需要你;他一旦成长,就会弃 你而去。

  但是站在整个出版产业的层面来 看,这其实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当作者足够有名,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出版机构了:读者要买的是作者这个品牌,他在哪里出书,以什么样的方式出书, 并不重要。如陈颖青所说,“越有品牌价值的作者,越有条件直接跟读者打交道。”而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出书门坎越来越低,发行成本趋向于无——以前作者 需要经销商帮忙,才能把书铺到各个终端。但是现在,他可能只需要一个网店,就可以做全国的生意了。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优秀的作者,完全可以成立一个自己的 团队,自产自销。

  2012年11月的《中国编客》做了一期策划,《“搞定”大牌作者的10种武器》,这10种武器分别是版税、友谊、品牌、品质、知己、服务、营销、尊重、慧眼和专业。这10种武器不仅可以帮助编辑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还可以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武器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当作者不需要出版社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陈颖青认为,出版社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转成服务作者的角色。过去主导产业的出版社,在新时代的分工上,将扮演支援、服务的角色,不能再主导产业了。另一条则是直接服务读者。直接扮演作者,完成内容。

  7 .“卖书”之外,还有什么盈利模式?

  从整个产业链的层面来看待出版,可能会发现新的盈利模式。

   当下的出版机构,大半维持着多年一成不变的赢利模式:出书、卖书,投入、产出,从卖书中赚取差价。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现在图书单品销量有日益下滑 趋势,库存书不断增加,传统出版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开发“卖书”之外的新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出版从业者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2013年3月的《中国编客》做了一期特别策划,《编辑应该知道的11种图书创新盈利模式》,这11种盈利模式包括:开发数字版权、改编影视作品、改编 动漫产品、开发网络游戏、输出海外版权、开发广告收益、开拓培训市场、量身定制产品、开发不同版本、开发创意产品、开发周边产品等。归纳起来,大概是四个 方向:一是深度开发版权价值,出售影视、动漫、游戏、数字版权和海外版权等;二是向外开拓,不是靠版权赚钱,而是把书当成载体,靠它来吸引广告、开展培训 等,实现增值;三是定制产品,满足特殊用户需要;四是开发创意及相关产品等。

   从整个产业链的层面来看待出版,可能还应该有新的盈利模式。因为出版做的其实是增值的服务。以培训类图书为例,这类图书出版后,作者的课时和课酬翻倍增 加是很常见的现象。方希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博雅曾经为一位跨国公司出来的精英做过一本书,这本书的销售并不特别理想,不过3万册左右;但是书出版后一年 多时间,作者因为这本书接到了不下十个订单,最少的100多万元,最多的1000多万元。但是出版方获利的并不多,3万册书的利润其实极其有限。“因此现 在我也在琢磨一个事,就是我们对作者的课程做深度介入和加工的话,我是不是有可能在你的培训和咨询当中分一杯羹呢?”“我在想,我们每一个策划编辑其实能 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兑换成某种版税呢?我们至少值若干个点的版税吧,我们要值得理直气壮。”

  8. 什么样的营销才是有效的?

  营销首先是一个系统工程。购买转化率高的营销才是好的营销。

  营销对于图书的销售,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营销成绩怎样转化为销量?怎样避免无效营销?这可能是让业内人士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常见的情况是,一本书,铺天盖地做宣传,人物专访、媒体连载、焦点图推荐、电视节目、甚至整版的广告都做了,销售情况还是不理想。

   所有的营销活动都有一个衡量标准:投入产出比。购买转化率高的营销才是好的营销。方希说,“营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出了这本书,我心里知道,这个世界上 一定有一群人非常需要这本书,但是,我怎么找到他们?我怎么去把这个书的信息告诉他,说服他购买这本书?”“营销的根本,是你能否围绕一本书,把各种资源 接口做起来,激活这些资源,形成全盘的运转体系。”

   方希认为,营销首先是一个系统工程。出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是营销。图书策划和文字编辑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加入到营销当中。从选题确立之初就有 一个营销的评估体系,在进入编辑环节中,在产品化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营销方案逐渐出台,每一个环节都在为营销做准备。书是一个完整鲜活的生命,你给它注入 了什么样的关注,它就会长成什么样子。只强调市场部和销售部去做营销,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其次,越靠近读者的地方,越值得营销投入。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营销方案,不能千书一面,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在靠近读者的地方加大营销投入。以培训 书为例,上大媒体、接受大访谈、花钱做大幅广告,基本都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为作者培训做服务、针对各地新华书店做的推广就是必要的,因为那是离读者最近 的。

  9 .出版众筹能够走多远?

  众筹模式为传统出版业打开了新的市场渠道,并成为传统图书进入市场的试金石。

   2013年10月,《社交红利》(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10月版)首次印刷前,仅用了两周时间就通过众筹方式预售3300本,筹到10万元书款, 并实现一月加印三次5万本的销量。这一度让众筹成为出版社高管们研究的热门词汇。但在当时,仍有不少人质疑:这是否只是一本书的成功,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 复制?

  众筹是否可以成为出版业乃至更广泛文化产业的新的营销模式?2013年12月,《移动的帝国》(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在众筹网上做了一次小规模众筹,上线之后数小时就完成了1万元的众筹目标,验证了众筹模式在普通图书出版上的可行性。

  众筹模式形成的作者与读者、出版社与消费者的互动更直接,交互性更强,用户的黏性也更强。除在出版前筹集资金、降低风险外,更主要的效果在于帮助出版商提前判断首印数量、预测市场,配合进行相关营销活动。

   图书众筹模式为传统出版业打开了新的市场渠道,并成为传统图书进入市场的试金石。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副总裁刘杰辉表示,通过众筹模式,能够在项目发起 方、参与者之间产生互动,比简单卖一本书更有意思,甚至有可能形成某种圈子文化。“作为一个兼有社交性质的众筹类平台,众筹网为出版业开启了新的发展和运 营渠道,我们可以将众筹模式定位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关于《移动的帝国》的众筹活动,作者曾航做了三点总结:第一,尽量不要去“刷脸”,即求朋友帮忙。要尽量让众筹活动在陌生人圈子里面自传播。第二,要让 大家有参与的感觉。对参与众筹的人的回报要设计成参与感很强的,例如和作者面对面交流。第三,众筹的门槛要低,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每一个参与了众筹 的人,就是你这个项目的义务宣传员,他们和你一样希望看到这个项目成功,所以这个意义要远远超过所募集的这点资金。

  10 .移动互联能够重构出版吗?

  出版社不再是简单的“内容提供商”,而是“体验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

   随着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8.28亿,微信用户数也已达6亿,手机淘宝用户(不含天猫)和支付宝用户均 破1亿,购物人群已占淘宝互联网购物人群的三分之一,成为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移动互联网在蕴藏着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传统出版业形成了挑战,并将改变 传统出版业格局。

  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金认为,移动互联必将重构出版。在纸书和PC互联网时代,出版商不知道用户是谁,用户消费习惯如何,要专门通过渠道商或对终端读者 进行专门调研,效率很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谁、分布在哪儿、需求如何,都是明确的。志趣需求相近的用户,可形成群组圈子,他们的留言、评论及消费行 为也存在于服务器的互动平台及用户行为日志中,有助于出版商发现需求,提供产品,完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纯文本电子书会被边缘化,阅读产品也会实时生产、实时更新。从人员来源来看,出版社的编辑除了策划内容,还要策划用户体验,成为产品开 发经理和测试经理。此外,畅销书的概念将被淡化,畅销系列产品出现。以章节形式销售的图书将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因此,图书、期刊、报纸间的区分也将消 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版社不再是简单的“内容提供商”,而是“体验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

   张金强调,我们不能用做纸质图书的方式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是只将纸书内容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发布就够了。出版商需要对移动 互联网的特点、用户思维方式和消费行为有较深入的了解,并采取不同的运营对策。也就是说,出版人的思维方式要移动互联网化,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重构下的出 版业。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