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的26种死法(上)
李鲆 | 2014-04-30
收藏
摘要: 出版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剩书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的冲击,读者娱乐方式和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甚至房价、物业和人工费用的上涨,都使得出版这个未经过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突然间就开始面对可能成为“夕阳产业”的困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约撰稿 李鲆

  出版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剩书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的冲击,读者娱乐方式和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甚至房价、物业和人工费用的上涨,都使得出版这个未经过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突然间就开始面对可能成为“夕阳产业”的困境。

  在今天,经营一家出版企业(包括国有出版社和民营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有无数种可能,会导致出版企业死掉——突然倒下,或是慢慢腐朽。

  本文梳理了出版企业最有可能的26种死法,并尽可能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为出版人(广义的出版人,泛指出版从业者,下同)之鉴。

  做这样似乎令人悲观的选题,其实出于积极的心态:如果你可以用心规避掉这些死法,你的企业,一定能更有活力,能够做到基业长青。

  限于版面,本期策划只能列出其中的13种死法,请继续关注5月的《中国编客》。

  1 死于抗拒商业逻辑

  成功的出版人,骨子里都是精明的生意人。

  出版是文化创意产业,但它同时也是商业行为。做出版要同时符合两个逻辑:文化的逻辑、商业的逻辑。但在许多出版人的思维里,文化与商业是天然对立的。他们会认为,出版是一个特殊行业,出版是做文化,文化是清高的,不能谈钱。出版是一种理想,身为理想主义者,就应该不言阿堵物,含辛茹苦,固守清贫。那些能赚钱的书,都是媚俗的、浅薄的,绝不值得仿效,相反,还应该批判。持此思维模式做出版,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商业是一门大学问,努力去学尚且不够用,何况你骨子里抗拒它?

  我一直对“出版是特殊行业”这个说法持有看法。哪个行业不是特殊行业?食品、医药、保健、母婴产品,甚至是生产卫生巾,哪个行业不特殊?但它们都需要符合商业的逻辑,才能生存、发展。不管一个行业有多特殊,只要是商业行为,就得遵循商业的逻辑,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即使是纯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本书卖得越好,自然影响力越大,文化传播越成功。总是做一堆卖不出去的书,不仅在商业上是失败的,在文化传播上也是失败的。符合商业的逻辑,其实也是文化传播的保障。

  无论是古今中外,都可以举出许多文化、商业兼顾,二者都做得很成功的例子。我们如果有兴趣去了解一下那些出版大家的事迹,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真理:成功的出版人,骨子里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对待文化是认真的、虔诚的,但他们把出版当成一门生意来经营,又是内行的、娴熟的。

  我国台湾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陈颖青在其著作《老猫学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中写道:“在商业上成功,并不是意味着你一定要做肤浅媚俗无聊跟风的东西;刚好相反,你大可以做严肃高深不同流俗的作品,然后依然可以在商业上成功。这个世界上严肃规矩的出版物多了,没有任何出版法则规定说做那些书一定会赔钱。”

  2 死于赊销代销制

  赊销代销制导致销量无法掌控,回款周期漫长,还可能出现死账。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行业普遍采用的是赊销代销制,即销售商不承担销售风险,不付钱先拿货,等图书销售后才按照销售的册数付钱。如果图书销售不好,可以退回给出版企业。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陈晓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出版业最悲催的地方就是赊销代销制。赊销代销制的存在,导致出版这个商业活动的经营风险全部压在了出版机构的身上。无论是销售环节样书破损、还是销售不畅产生的积压,最后都会全部退还给出版机构。

  陈晓晖做过统计,一本首次印刷8000册的书,因样书破损导致的退货大概在1000本左右;而因销售不畅导致的退货,如果能控制在15%以下就已经算是很好了,很多出版商的退货率远高于此,大众类通常可以达到25%~30%,严重的可能达到40%以上。

  笔者甚至听说过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某销售商向某书企一次性进了10包书,每包48本,共480本,一年后,原封不动退回来9包半,也就是说只卖了20几本书,这点利润还不够物流的。

  赊销代销制还导致回款周期漫长,经常出现死账,影响出版企业现金流。据调查,现在新华书店的回款周期通常是6~8个月,好一点的网店和民营书店可能是3~4个月,但有些拖上10个月、一年才回款的也很常见。而且,经销商还会以退货冲抵当期回款,这其实又把账期变相拉长。回款期长导致资金周转率低,出版企业无法得到更大的发展。如果不幸再遇上经销商突然倒闭,几个月的销售回款都将付之东流,代销的书也无影无踪,其损失之大大可想而知。第三极和光合作用书店倒闭时,许多出版企业都受到波及,许多人至今心有余悸,不愿意再跟民营书店打交道。

  在国外,基本没有赊销代销的销售方式:德国书店基本不能退货;美国一般会有严格的退货率。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拿钱进行采购。

  或许整个行业的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起码可以从自身下功夫,多少做些改善。比如做好市场调研,针对需求确定选题和印量,同时提高图书质量,减少退货率;比如尽量塑封,减少破损;比如做一些让经销商看重的书,可以预收书款;比如在传统书店和网店之外,开辟新的专有销售渠道;比如做类型出版和定制出版……通过这些努力,减少乃至摆脱渠道的控制,加快资金周转,保障回款安全,是出版企业降低风险、加速发展的根本。

  3 死于库存书

  某些出版企业如果清一下库存,就该直接破产了。

  2014年1月,《中国编客》做了一个特别策划:《2014年,编辑应该关注的10个问题》。这10个问题的第一个就是“库存书堆积如山,谁来买单?”。2月的《中国编客》又专门做了一期专题《库存书减肥8条秘笈》。在本期策划中再次提到库存问题,实在是因为,库存书问题已经成为出版企业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是出版企业的恶性肿瘤,是一颗可能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会直接毁掉一个出版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

  出版企业良性运营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存销匹配。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有着比其他行业更大的库存,但这个库存也应该是有个限度的。业内人士人为,合理的存销比(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应该是1:1,但笔者对一些出版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企业的存销比早就超过了2:1。甚至某国有出版企业,一年码洋不到2000万,库存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000多万!

  日本资深出版人小林一博在其著作《出版大崩溃》(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6月版),记录了1997~2003年间日本出版业一落千丈的崩盘历程,其中一个重要症状就是高库存、高退货。过高库存的压力,足以摧毁一个行业。

  库存书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可以这么说,高库存是出版企业方方面面问题的总汇集。对一些市场意识较好、市场运营较好的出版企业的调研表明,这些企业的库存率普遍很低,存销比往往控制在3:10以下,甚至有达到1:10的。

  《库存书减肥8条秘笈》中给出的建议是:少出书,出精品;立足市场,做好品牌;改革考核机制;改变赊销代销制;数据支持,精准加印;每次加印,都要营销;“梅开二度”,超量发货;自建渠道,消化库存。事实上还有一些小小的技巧,比如“切三刀”,将旧书换书名和封面重新销售;利用淘宝店低价冲量,再次拉动销售;与馆配商合作走图书馆配送;以及参加书市、到大学校园卖打折书等。

  4 死于低定价

  定价越低,利润越薄,越难持续发展。

  世界阅读日,某媒体发表读者调查,认为图书定价太贵,读者能够接受的价格不超过20元。记者的调查肯定是真实的,因为如果我只是个纯粹的读者,那么我也会抱怨书价贵,也会希望书定价越便宜越好——免费更好。但是身为出版从业者,我就很清楚,我们当前的图书定价,其实是很低的,已经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

  旅英畅销书女作家钟宜霖称:“英国一本书的定价一般为8~10英镑,杂志Vogue是4英镑,其他时尚杂志2~3英镑,所以书价是杂志的2~4倍。奇怪的是在中国,图书的定价和杂志的定价差距不大,一本时尚杂志20~30元,一本图书也是25~30元。另外英国巨无霸套餐4.5英镑,所以一本书等于两个套餐,中国巨无霸套餐29元,等于一本书。”

  同时,在国外专业书定价往往数倍于大众书定价。以英国为例,法律、医学类专业书的定价,甚至是大众书的10倍——这是有道理的。专业领域受众群体小,即使畅销,其销量也无法与大众书相比。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给作者以较好的回报,所以定价一定得高。而我国的图书,专业书定价与大众图书相差得并不多。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认为,目前大众图书的毛利润率已远达不到20%,净利润就更少得可怜。因为毛利润里还要扣除以下费用:首先是退货,目前大众图书的平均退货率约为20%左右;其次是2%的污损书处理;再加上出版社的人工成本,包括编辑、管理、营销宣传经费;最后还有税收、物流等支出。经过层层筛除,大众图书出版的“油水”几乎被吸干抽光:“我们1.6个亿的总码洋,只有600万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约为3.75%。”大众图书如此,印量偏小的专业图书就更不用说了。

  定价越低,利润就越薄;利润越薄,就越无力回馈作者,好作者就大量流失;利润越薄,出版从业者的收入就越少,优秀人才也会大量流失。

  但是提高图书定价也需要十分谨慎。2013年4月的《中国编客》做过一期特别策划《合理提高图书定价的13种技巧》,其中有根据消费能力和习惯去定价、刚需图书应该标高价、做精装本提高定价等,可供参考。

  5 死于盈利模式单一

  只靠卖书赚取差价利润太小了,图书盈利模式将更加多样化。

  当下的出版机构,大半维持着多年一成不变的盈利模式:出书、卖书,投入、产出,从卖书中赚取差价。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现在图书单品销量有日益下滑趋势,库存书不断增加,传统出版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开发卖书之外的新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出版从业者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单纯靠卖书,利润实在是太小了。比如正常出一本小说,利润可能也就三五万元,但是如果售出影视版权,就可以有十多万乃至几百万的收益。多一些盈利的可能,出版商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2013年3月的《中国编客》总结了图书创新赢利的11种模式,分别是:开发数字版权、改编影视作品、改编动漫产品、开发网络游戏、输出海外版权、开发广告收益、开拓培训市场、量身定制产品、开发不同版本、开发创意产品和开发周边产品。归纳起来,大概是四个方向:一是深度开发版权价值,出售影视、动漫、游戏、数字版权和海外版权等;二是向外开拓,不是靠版权赚钱,而是把书当成载体,靠它来吸引广告、开展培训等,实现增值;三是定制产品,满足特殊用户需要;四是开发创意及相关产品等。当然还会有更多的盈利模式,等着有心人去开启。

  6 死于畅销书

  没有做市场书经验的出版企业,绝不要轻易去尝试畅销书。

  某传统出版社,意识到面向市场是未来的方向,于是决定做市场转型。这思路其实是对的,但问题在于,该社的市场转型,是从“要做一本畅销书”开始的。也就是说,原班人马,没有任何做市场书的经验,就决定要去做一本畅销书,结果就悲剧了……

  该社花重金签了一位主持人的新作,签合同是50万册首印。他们做了调研,该主持人的书,曾经有百万销量。但问题是,该主持人最近几年已经很少露面,知名度下滑,同时连续出了几本书之后,读者也没有了最初的好奇,50万其实是个很冒险的数字。具体的操作人又不懂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本书只卖了四五万册,出版社赔了好大一笔钱。

  尽管出版了《畅销书浅规则》(世图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2月版),但我对“做畅销书”始终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对于没有做市场书经验的出版社,绝不建议一开始就去做畅销书。畅销书的确是有高利润,但高利润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畅销书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不仅需要判断力、作者资源,还需要财力、渠道、营销等多方面的支持。一个从未做过市场书的书企,突然要去做一本畅销书,十有八九会赔得很惨。

  上面提到的出版社毕竟家底深厚,还不至于大伤元气,对于一些资金不够雄厚的出版企业来说,一本书赔掉几年的利润,甚至直接死掉也不是个案。

  畅销书不是唯一的选择。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线,确保每一本书都能卖好、都能盈利,这才是大部分出版机构和编辑应该做的事。在此基础上,再去做畅销书,才是稳妥的。

  7 死于盲目增加品种

  出版企业不断盈利的根本,在于出版可以不断加印、再版的品种。

  《201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数为20.2万,同比2012年减少3000种,同比下降1.39%。这也是图书市场新品增速5年来首次放缓。从2009年开始,新书品种逐年递增,从当年15.4万种,增加到2012年的20.5万种。专家分析,图书市场新品增速放缓,是图书市场趋于理性的一种体现。

  专家分析未必靠谱。但最近几年来,出版行业的确出现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图书单品平均销量不断下滑,图书品种却不断增长;而品种增多又进一步导致平均销量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新书越来越多,当然有行业的特殊原因:图书不是消费性商品,不会产生重复购买,所以要不断出新书;读者、书店、媒体也都更关注新书而非旧书。但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版企业需要维持一定的规模和利润,当图书单品销量变低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数量维持生产规模。要增加数量,对于质量的把控就不得不放松,结果单品销量进一步降低,退货率增加,形成大量库存。

  出版企业不断盈利的秘密并不在于大量出新品,而在于出版能够不断加印、再版的品种。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曾经介绍过,接力社的选题通过率非常低,大概只有6%到8%。但经过这样严格的反复论证,平庸的选题就被淘汰掉,留的下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选题。接力社现在每年加印的图书有200多种,按码洋计算,重印书占每年码洋的70%左右,新书只创造了20%~30%的码洋。

  8 死于不懂营销

  越靠近读者的地方,就越值得营销投入。

  毋庸讳言,营销是当下出版业最为薄弱、欠缺的部分。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也由于图书单品多、利润薄、缺乏营销投入,使得图书营销与其它行业营销相比极度落伍:一些在其他行业已经是常识的观念,在出版行业就会是离经叛道;一些在其它行业已经用到滥俗的营销手段,到了出版行业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畅销书营销浅规则》(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6月版)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我们都已经进入了“剩书时代”,“好书自动为卖”正在、甚至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图书,被淹没在书的海洋里,无声无息。哪怕你做出了一本绝世好书,但是没有好的营销方法,它畅销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

  事实上,就算是业内营销做得还算比较好的出版企业,也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惑:营销对于图书的销售,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营销成绩怎样转化为销量?常见的情况是,一本书,铺天盖地做宣传,人物专访、媒体连载、焦点图推荐、电视节目、甚至整版的广告都做了,销售情况还是不理想。

  其实所有的营销活动都有一个衡量标准:投入产出比。购买转化率高的营销才是好的营销。从这个角度出发,营销就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策划开始,出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围绕营销做文章。成功的营销要调动所有的资源,形成全盘的运转体系。要转变传统的“营销=发稿”思维,寻找更有效的营销方案。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营销方案,不能千书一面,但有一点是共通的:离读者越近的地方,就越值得去做营销。以培训类图书为例,在大众媒体上发书评、做广告,就不如打入名校校友会、为作者培训做服务效果好。

  9 死于没有内容积累

  出版社必须改变取得内容的商业模式,从5年合约转变为长期持有。

  又是一个吊诡的现象:出版是内容产业,但出版企业其实并不真正拥有版权,只是拥有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

  目前出版产业的主流商业模式是版税制:与作者签约、付版税、出书。书的财产权属于出版社,但是内容的著作权属于作者。出版企业通常只是持有5年左右出版期限的合约,并不实际拥有内容。

  这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机制。出版社付出了策划、编辑、版税等昂贵的前置成本,却无法真正拥有内容。一旦合约期满,作者不再续约,前期所有投入都得清零。只要作者决定不再合作,出版社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就没有生意,出版社因此就无法存活。

  而事实上,合约到期,作者不再续约这种情况相当常见。某作者到某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书时,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者,出版条件也就签得很低。但是由出书开始,这个作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开始各处开专栏、做节目、做培训,身价迅速提升,书销量也水涨船高。合约期满前,出版社专门与该作者沟通,想续签合同,但是作者提了一个很高的版税和保底印量,出版社根本不可能达到。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作者另投别家。

  内容产业无法真正拥有内容,出版企业还有什么可以依仗的?

  陈颖青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出版社必须改变取得内容的商业模式,从5年合约转变为长期持有。几个可能的方法包括:第一,签下没有终止期限的版税合约。但这大概是最困难的,目前几乎没有作者愿意这么做。第二,改用稿费模式购买内容。现在大多数作者已经不愿意再卖断自己的书稿,但出版社并不需要买下完整的著作财产权,只要购买作者某些内容可以长久使用的权利就可以了。作者可以再结集、重复使用,并不妨害出版社前面的使用权。第三,用编辑提案的方式组稿、整合,从而自己拥有版权。

  10 死于失去作者

  越是有商业价值的作者,越容易自立门户。

  合约到期,作者另攀高枝,这当然是失去作者。但更可怕的情形是,作者干脆自立门户,不跟出版企业合作了。

  早在2002年5月,沃夫兰就出版了《一种新科学》,这本厚达1179页、定价44.95美元的科普书,上市第一周就冲上了亚马逊畅销榜第一名,一个月后又上了《纽约时报》全国延伸榜第16名。到2003年年末,该书已经加印三次,实销数量近20万册。让出版企业颜面无光的是,这本书,是沃夫兰自助出版的。

  这个世界越来越扁平。专业的分工越来越模糊。在这个时代,一个有想法、有资源、有名气的作者,会惊喜地发现,他们自己就可以完成出版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流程,而不必受出版企业的种种限制。编校设计?可以外包。印刷?更不必说,只要给钱,印刷厂到处都是。宣传推广?微博和QQ群是离读者最近的地方。发行?找家发行公司代理就可以解决。可以说,除了书号,一切都能自力更生。既然如此,又何必要跟出版企业各种妥协、让出版企业分自己一瓢羹呢?

  当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自立门户。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有商业价值的、知名度越高的、越会自我营销的作者,就越容易脱离出版企业。事实上,国内颇有些成熟的商业作者,已经在以各种形式自助出版,比如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及公司。而网络的发达,也使得部分作者可以只靠在网络上发表文字就有不错的收益,出版实体书,对他们来说就不是必选项。即使要出版实体书,他们在网络上的知名度,也可以轻易地转化为购买量,就更有自助出版的可能。

  如果自助出版真的成为主流,出版企业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呢?国有出版社或许会有书号而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民营书企呢?

  有个事实或者能使出版从业者略为心宽:能够做自助出版且十分成功的作者,毕竟只是少数。自助出版仍然是出版,出版的那些流程和环节一个也不能少。自助出版并不是不要出版,所谓自助出版,只不过是作者自己承担了一个出版企业应该做的事而已。相对于自助出版,到出版企业去出书,仍然是出版的主流——只要你在策划、编辑、营销、发行等方面比作者更高明。甚至不需要所有方面都高明,只要有某一个方面高明就够了,你只需要在某个方面为作者出书提供服务也就够了。合作出版,应该也是未来出版的一个方向。

  11 死于远离读者

  商业的逻辑,就是要离读者近一些,再近一些。

  按照商业的逻辑,要发展一个新客户成本是很高的,比如电商行业获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概是200~500元(明白“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什么会给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发补贴了吧?其实是发展新客户的廉价手段),因此,所有企业都会特别注重增加客户粘着度、促进用户多次消费。第一次,企业寻找客户;第二次,企业就可以直达客户,省去用于寻找的成本。一家企业做上几年,一定会有一批忠实客户。企业对客户的各种资料都会了如指掌,甚至会形成数据库。这些忠实客户不仅自己会固定、持续消费,还会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过来。

  反观出版企业,一家做了10年的出版企业,手里到底有多少读者资源?出版企业卖书,其实不是卖给读者,而是卖给渠道,卖给批发商。出版企业根本不知道读者在哪里,更不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爱憎偏好。出版企业不能和读者面对面,不能服务读者,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反馈以调整自己的出版计划,也就很难增加粘着度,让读者形成多次购买。

  商业的逻辑,是要离客户近一些,再近一些。而发达的网络,为出版人提供了亲近读者的机会。微博、微信、网店、QQ群等都可以充当亲近读者的角色。出版人要扮演的角色,不能只是一个生产者,更应该是一个推销员,一个服务者。出版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越近,就越容易形成购买。

  童书妈妈三川玲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与读者互动,她经常在公众号上发布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文章,推荐相关书籍,有了一大批订阅者。她自己编辑出版的图书,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推荐后,很快就会成为热销书。

  12 死于一本一本做书

  每本书都是一个产品,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策划、渠道、营销和资源,根本没有可能做好。

  一位编辑朋友,一年做了10本书,涉及方方面面:青春、励志、官场、亲子、历史……可以判断的是,他这10本书,基本没有哪一本是能做好的;他所在的出版企业,肯定也是一个不着调的企业。

  原因很简单:这样一本一本地做书,成本其实是最高的。每本书都是一个产品,都需要与之匹配的策划、渠道、营销和资源,根本没有可能做好。

  我们传统的策划,往往就是一本书主义。这倒也未必就是错的,有些书,作者或主人公很大牌,能有很大的销量和利润,那一本书就值得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但如果不是,就应该做“一个产品线”而不是“一本书”。要事先做好调研规划,这个类别的书,整体市场情况怎样、你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势劣势、你有哪些优势劣势、你的目标读者是什么样的人、多大岁数、收入水平、购买习惯、购买心理、你怎样抵达他们,以及相应的,你需要什么样的定价策略、什么样的装帧设计。一切都了然于胸,然后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节约时间、精力和成本,才能做出特色、做出优势。

  13 死于考核失当

  以造货码洋考核编辑,自然容易造成大量库存书。

  一些传统出版企业至今仍在以码洋考核编辑,只要货造出来入库了,编辑就算完成任务了,卖得好坏跟编辑没有关系。这样会让编辑拼命做书而不管市场,只能造出一堆库存书。

  2008年,张凯峰入职磨铁任执行副总裁时,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编辑们的考核指标就是造货码洋。就这么一个制度上的败笔,差点把磨铁玩死。所有人都闭着眼签稿子,他们只考虑一件事:把书印出来。因为只要印出来就可以拿钱了。结果就生产了一大堆库存书。”

  张凯峰新建了一整套的考核指标,其核心原则是:全部都直接与市场关联。编辑主要考核指标从造货码洋变成毛利,毛利是收入减去成本,这就意味着编辑的书卖得不好就没奖金;就算书卖得好,但成本太高照样也拿不到多少奖金。这种看似“牵一发”的改变,实则动了磨铁编辑团队的“全局”:让所有编辑都不得不去了解市场,不得不在定开本、纸张、封面时考虑成本因素。同样逻辑,对销售的考核是回款和退货率,对印制、采购、物流等环节则是订单满足率。“对于处于链条中间的印制等部门,我们重点看一个订单过来,到客户收到货,花了多少天,满足了百分之多少?当然,成本和质量也是重要指标。”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