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设计产业4问题
金元浦 | 2016-03-31
收藏
摘要: 1:全社会对设计作为产业升级换代核心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2: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模式处于发展探索期;3:对外设计贸易稳步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4:设计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力军,发展限制因素多,依附性强。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

  第一阶段:推广/促进

  设计中心

  展览/奖励、竞争

  讲座/会议

  商店

  出版物

  网站→公众

  第二阶段:直接支持商业

  支持中小企业

  项目建议

  顾问

  特定部门的项目

  工具支持

  展示项目

  孵化器→商业活动

  第三阶段:全面支持

  教育项目(学位教育)

  专业化培训

  人才培育

  全球运营

  设计师

  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宏观背景下,创意设计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的竞争价值日益凸显,成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与重要引擎之一。创意设计产业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机制,二是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内部各部类向高端形态的升级换代发挥重要推动作用。2012~2013我国创意设计行业成就斐然,北京、上海、深圳三大设计之都引领我国设计产业快速发展,走向世界。

  对于我国来说,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正处于孕育与初步发展成长期,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本土设计产业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较,本土设计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设计产业依托政府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优势,已经有较快的增长。不过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较,本土设计产业整体水平还远远不够。从地域发展情况、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建设、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投融资环境、企业发展模式与抗风险能力等诸多方面来看,我国设计产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在全球化设计行业中仍处于低端设计、低水平发展与低影响力与低竞争力的不利地位,离设计产业“走出去”的真正实现还有较大差距。

  从国际上看,中国设计产业走向世界,首先需要借鉴国际创意设计大国的成长历程,经验与教训。从国际设计体系发展的层面来看,成熟的设计产业发展各阶段创意设计的扶持力度、方向与参与主体等会有所差异,其体现出来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可以作为后起创意设计之国加以借鉴(见图表)。

  我国设计产业可以取他山之石,针对自身所处的阶段与发展实际,优化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的现实环境,积极采取适时的政策分步骤、分阶段予以有针对性的支持,促成国内设计企业做大做强做精,进而引导一些已经具备实力、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牵头走向国际市场,对接国际标准、瞄准国际市场、把握国际动态,将本文文化的元素合理、灵活、有创意性地融入整个国际设计体系中,参与国外重大设计会展、发展国际设计服务贸易、投资海外市场,打造具有“中国设计”的国际化设计企业群。

  同时,我国创意设计行业还必须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合理开发保护本土文化与民族特色,融合中国元素,这有助于克服民族品牌在创新表现上与国际品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产品、产业的属性定位上也存在一些偏差,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国际传播力、话语权,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巧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奠定好基石。从国内来看,我国设计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困境与问题。

  问题1全社会对设计作为产业升级换代核心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成果显著,无疑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首先是囿于传统制造业更关注生产线的思维模式,没有将设计放在整个产业的中心位置来予以安排。全社会对设计作为产业升级换代核心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设计理念的跨界融合,创意为王的共识形成上,尚有较大差距。这可以从对设计项目的经济价值、品牌价值,特别是文化价值的评估较低上,得到证明。

  问题2本土设计产业初具规模,但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模式处于发展探索期

  我国本土设计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已经初具规模。从设计产业体系来看,我国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覆盖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时尚消费品设计、建筑与景观设计、设计与城市规划、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软件设计等诸多领域的设计体系。

  从设计的市场主体的类型来看,包括独立的专业设计机构、主要服务企业内部的设计部门以及从事设计研究和服务的科研院所,类型多样。从设计发展的途径来看,主要表现为驻厂设计、专业公司设计、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以及院校工作室设计等几种形式,发展模式多元化。从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来看,近些年来,设计从业人员稳步增长,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从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地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行业分类、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中国设计产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又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竞争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市场影响力。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有竞争力的设计企业。东道设计、正邦设计、嘉兰图、洛可可设计等本土设计公司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产品设计国际奖项中也屡屡获得大奖,国外市场开发模式也步入企业发展的日程。但是,其他地区的发展则相对落后。

  同时,设计企业的盈利发展模式尚处于发展探索期。设计企业发展的多元化,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设计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条件下设计行业中不同管理发展模式在各自的小领域中具有的有效性,普遍适应性不强,同时也暗含了各个模式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分散、多元、规模小的特点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整个设计市场体系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发掘,也面临着行业重新洗牌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问题3对外设计贸易稳步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有待进一步发掘

  近年来,我国设计企业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国际设计赛事,吸引国际上同行的关注。中国设计产业的对外贸易发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参与国际设计大赛,通过国际行业展会、网络推介、项目合作等销售渠道来拓展市场,扩大知名度,但力度也还是不够,主要集中于少数企业;同时,对外投资与融资、参与国际设计市场项目、品牌营销等方面是本土设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软肋。国内设计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开拓,在“走出去”以及“如何走出去”之路上任重道远,相对单一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模式难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国家合作、交流与竞争,站在未来设计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国际市场的需求角度,主动谋划,创新对外发展的方式。

  问题4设计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力军,发展限制因素多,依附性强

  由于设计资源分布不均,本土设计企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却规模普遍较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些设计市场主体对政府政策依赖度高,对其他行业或产业的依附性强,融资能力不强,发展限制因素多,抗风险能力差,实力不强,行业发展体系脆弱。除了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嘉兰图、洛可可设计、深圳灵狮等设计公司能够依托设计技术与国际大奖的影响力,活跃在国际市场上并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实现较快发展,其他诸多企业还停留在低端、无序竞争激烈的状况,自身盈利能力还较差。这些迫切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从设计行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出发,采取多种手段,从政策、资金、法律等层面,积极扶植、引导相关企业做大做强。而这一点也反映出当前本土设计企业依附性强。这些问题只能在今后新一轮改革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

  “十二五”后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与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换代的推进,在未来的3~5年间,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规模、结构、地域发展模式和市场等均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提升发展时期。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