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推全民阅读量质并提
2021-03-09
收藏

朱永新

潘凯雄

林 阳

巩富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全国两会特派记者 王少波 王双双 田红媛 采写/整理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第8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年10月,中宣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

经过多年努力,全民阅读浓厚氛围初步形成,各级各类文化活动数量逐年攀升,如何推动全民阅读量质提升?本报特邀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统筹推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协同发展

■潘凯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学事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更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基本遵循。

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从初始无序的文学网络化、到逐渐有序并逐步完成商业化及产业化的过程。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1936万人,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2590.1万部,行业市场规模达201.7亿元,覆盖用户超过4.5亿。不仅产业状况如此,网络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下述值得关注的新走向。

一是书写社会变迁与时代情绪共振的作品引起读者共鸣。今年年初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即改编自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此外,还有《朝阳警事》《何日请长缨》《大国重工》等现实题材佳作均有不错反响。二是传承历史文化并推动其焕发活力。网络文学自出现之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它们或从远古神话中获得灵感,或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或基于悠久的中华历史展开想象和演义。这类网络文学作品有的被改编成影视剧后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力,比如《庆余年》小说的累计点击2000多万次,同名电视剧的总播放量高达160亿次。此外,网络文学平台还承担着传统文化经典推广的作用。前不久,历经26年精校精注的《今注本二十四史》除了在传统出版渠道推广,还选择在用户数量以亿计、通俗大众化的数字阅读平台上发布,这无疑将使其触达更多的读者,对文化经典传承大有裨益。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截至2019年,国内已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万余部,覆盖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样也不可小觑,比如,其野蛮生长的状态依然故我,数量之庞大从来就不是也不该成为评价文学优劣的指标与标准;比如,即使是相对不错的网文作品,欠剪裁的注水现象依然还比较严重,这或许又与网络文学平台现行运营模式的不尽合理有关。

有鉴于此,本人特提出如下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协同发展。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组成部分。建议各级领导机关及文联、作协等具体的职能部门在有关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时,有必要切实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协同发展纳入统筹考虑的大盘之中。客观地说,这项工作在近年已有所加强,但力度和具体工作层面的落实还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与加强。比如,在各级文学评奖、组织作家深入生活、重点作品扶持与推荐、作家职称评定、“四个一批”人才推荐等各项具体工作中都需进一步统筹考虑网络文学的客观存在,或统一安排、或专项设置;在发展作协会员和作协各层级机构组成时也应进一步考虑网络文学作家的结构与一定比例,而不仅只是象征性地存在。

加强对网络文学运营平台及创作群体的研究、培训与引导,培养新型文学人才队伍。网络文学运营平台及创作群体的出现一方面给文坛带来了不少新鲜的经验与活力,另一方面也的确存在着一些有悖于文学创作与发展基本规律的做法。如何加强对其运营与创作特点的专项研究,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与培训是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议既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文学的做法将其同化与“管死”,又不是视而不见地任其“野蛮生长”,应作为当下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予以专项研究与探索。

为网络文学作家从事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便利条件,从国家层面支持网络文学精品“走出去”。建议作协、文联等专业机构为网络文学作家从事现实题材创作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为他们深入生活协助联系相关单位和企业,提供外出采访采风考察的机会。此外,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国家级项目中,给予网络文学优秀作品更多的机会与支持。

将孔子诞辰日设立为“国家阅读节”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要求全国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活动,对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2025年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工作载体,其中,一定的向传统致敬的庆典仪式不可或缺。在世界范围内,以重要的文化代表人物设立纪念日,借此深入推动某一类文化工作,是通行的惯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就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的辞世纪念日。美国也有马丁·路德·金日、林肯总统诞辰纪念日、华盛顿总统诞辰纪念日和哥伦布日等。 

为此,我再次提出将孔子诞辰日设立为“国家阅读节”的提案。 

把孔子诞辰日设立为国家推动全民阅读的“国家阅读节”。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奠基人,被尊为“至圣先师”。所以孔子诞辰日(阳历 9 月 28 日)又被称为“中国的圣诞节”。在孔子诞辰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国外如韩国、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最常见的就是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纪念活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则将孔子诞辰日设为法定教师节。 

在孔子诞辰日,举行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的向传统文化致敬的主题活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整理文化典籍、最早倡导读书学习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全民阅读的形式,以“国家阅读节”为庆典,举行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阅读活动,不仅有助于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孔子诞辰日的这个时间节点,能够让人们更清晰、更鲜活、更持久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提醒人们对此的传承与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科学设置阅读课

■于殿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倡导全民阅读”如人们所愿再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也已经列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推广全民阅读任务的艰巨性,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出版业自然责无旁贷,但这不仅需要出版人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对于出版业而言,顺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打造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图书,是头等重要之事;以各种媒介最大化传播价值,也是必须努力为之的事业;同时以各种方式营造阅读的氛围和环境,也是必要之事。我们还期待,阅读课被更科学地研究和设置,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多的公众人物能够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设立“国家阅读节”推动文化建设

■林 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开明画院院长)

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推动文化建设,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第十七次全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近七成成年国民希望,全民阅读活动再多一些。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9年有68.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8.9%,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7.4%。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没有明确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自2017年6月起实施,其中第十八条阐述: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在每年4月23日“世界阅读日”、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及其他重要节庆日期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在“世界阅读日”“孔子诞辰日”及其他重要节庆日期间开展群众性阅读推广活动。全民阅读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世界阅读日”“孔子诞辰日”及其他重要节庆日期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免费阅读指导服务。其中只是提出以某些纪念日开展阅读活动,并没有明确提出设立中国自己的“国家阅读节”,不得不说是欠缺。

不应已有“世界阅读日”而代替设立有原汁原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节日。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这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虽然也是世界范围的读书活动日,但这无法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特点,缺少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因此,开展全民阅读,还是需要设立有自己文化内涵的中国的“国家阅读节”。

有些省市已设立自己的阅读活动时间段,需要集中规范,尽早设立全国性的“国家阅读节”。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国家阅读节”,但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和深入人心,已有一些省市借书展等时机,或另有时间段设立自己的读书月、读书节,集中开展阅读活动。如深圳读书月、南国书香节暨深圳书展、广州“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上海书展、上海读书节、苏州阅读节等。各省市分别开展的活动,需要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来集中规范。

因此建议:一是设立中国自己的“国家阅读节”。世界的不能代替中国的,各省市范围根据各自情况,在某个时间段开展活动,也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集中规范。因此,设立“国家阅读节”是必要的,时间还是可以参考朱永新委员和一些政协委员联名提出的,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确定为“国家阅读节”。二是条件成熟时探讨和研究国家级节庆日的设置程序和管理规范。鉴于国家级节庆日的设置和管理有一定的规定,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具体落实,在深化政府机构和职能改革、机构和部门调整之际,应研究和探讨国家级节庆日的设置程序和管理规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使之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更加适应。应多方调研,可借鉴其他国家的可行性经验。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