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如何为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访谈
2021-07-23
收藏

王锦强

内蒙古正蓝旗旅游文化节开幕式表演

■受访人:王锦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研究处处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采访人:靳艺昕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大系出版工程 数据库 数字化

●专访

书架上、办公桌上、闲置的椅子上、地上,王锦强的办公室堆满了书和杂志。“每个月至少要看几十万字的稿件,家里的书架早也堆不下了”,他穿梭在连自己也会迷路的“图书迷宫”里,边找资料,边打趣着说道。

王锦强供职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汇聚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民间文艺家及众多专家学者。新世纪伊始,中国民协即对包括民间口传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少数民族文化、古村落等民间文化遗产展开抢救性调查、普查、采录、整理、展览、展示、展演、出版、研讨、交流、宣传、传播、推广等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谈到民间文化在时下社会的意义时,王锦强提出六个关键词:“传播、利用、研究、保护、传承、发展”。

走进“大系”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的小会议室,长桌上摆满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简称“大系”)首批成果图书。云南神话、黑龙江史诗、四川歌谣、河南故事、辽宁说唱、湖南小戏......12大卷本,1200多万字,300余幅图片和音视频。介绍起这些民间文学作品,王锦强如数家珍,并分享了很多生动和精彩的细节。

据了解,“大系”贯穿“十三五”、“十四五”两个阶段,与时代同频共振。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大系”作为首批实施的重大工程,于2018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启动。其目标是到2025年,编辑出版包括民间说唱等多个类别与系列的大型文库千卷,每卷百万字,共十亿字。建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并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民间文学为主体内容的社会活动,以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与发展。2021年4月,中宣部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介绍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实施进展,计有195卷启动编纂工作,其中32个分卷进入出版社的编校程序。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各项目实施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中。

□请介绍一下“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工程”的主要任务。

■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工程系中国文联牵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实施项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具体执行和落实。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及理论方面的原创文献,在不断加强民间文学资料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大型文库,同时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民间文学为主题的社会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保护。

□民间文学采录的难点是什么?

■整体来说,民间文学作品的采集难度较大,需要用本地方言采集、整理,在多个传承版本之间进行比较,最终选编出具有可追溯性的、最能表现当地文化特色和故事讲述传统的记录文本。此外,不同类型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收集和编撰时的难度和重点会有差异。比如,“小戏”的采录难度就比较高,一部详实的小戏,可能包括人物、唱词、出场、角色分析、服装打扮、戏曲音乐的腔和板等等,这些都需要深入挖掘、精细梳理和翔实记叙。“俗语”,虽然仅仅是某地的一两句熟知语,但是在进行数据收集和编撰时,需要解释清楚俗语的来龙去脉、深刻内涵,以及在当今的意义。再比如长诗《阿诗玛》,在明确事件、人物、情节叙事的基础上,选择哪个版本最符合当地传统,又是哪个版本的长诗,得以传承至今,都需要仔细考量,以及专家及地方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准确判断与精心识别,尤其是涉及到有关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注释时更要精准对应。

□您认为民间文学数据库有怎样的应用场景?

■民间文学的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库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的大规模采集活动在全国展开,民间文艺工作者采录的手抄本、油印本以及录音资料,分散在各地方文化馆站、基层文联民协等单位,还有一些散落在私人手里。而大多以纸质形式保存的第一手的原始信息,在资料留存、阅读和修复方面,非常脆弱。现代数字技术对于文字、声音、图像的处理和传播,以及持续完善的基础数据库资源,打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阻隔,有助于民间文学资源库的信息统计和后续检索。

民间文学数据库的建设,能有效避免传统纸质在保存时遇到的问题,比如风吹日晒带来的纸张书卷发霉、破损,尽最大可能地避免让已有的资料“得而复失”,以有效地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数字化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我们目前处在数据基础建设阶段,主要是对“文本”的采录。“文本”具体包括文字、手写稿、油印稿、口头讲述文本,在此基础上将适时加入图像和视频等影像表达,以将原本固化的“文本”转变成可视、可读、可看的新形式。添加了图片、音频、视频的民间音乐、民间小戏、说唱等民间文艺表演内容,其可读性和趣味性将会大大增强,更好地呈现了口头文学遗产传承的鲜活样态。比如翻开“出版大系工程”系列丛书中的“湖南小戏卷”,用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就能观看到用当地方言和声腔演唱的小戏,而且还保留了当地民间艺术的原貌。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基础数据库建设,首先要匹配“工程”的建设需要,其次要更好地为民间文艺服务,再是为各省市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提供更多顶层设计与学术支持。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文库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各有何工作特点?

■“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分为文库建设和数据库建设,两轨并行。在文库方面,我们计划在今年出版50卷左右民间文学精品集成,每本规模800~1000页,既保证内容的充实,也方便阅读和检索。文库建设有两个工作原则,一是保证真实采集,二是原初记录。在实际执行层面,各地方文联和民协主导工作,社会各界协作。

在“出版大系工程”正式启动和实施后,先期实施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数据库工程并入“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文学的数据收集和文本录入工作相对应整体推进。数据库生成过程的第一步是扫描记录,减少翻阅手写本产生的磨损,也节省了文本检索的时间成本。第二步是将扫描的图片转换为word文档格式,从而进一步开发为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阅读的读本。

□口头文学作品数字化的难点在哪儿?

■民间文学的数据库建设,最大的难点是信息的采集、识别,以及后续可用产品的转化。民间文学常以手抄形式记录,不同年代、不同手抄体、不同排版、不同方言和语境,都是重重障碍。比如有些皮影戏手抄本是右起竖排行,没有标点、手写,还有错别字,有时还需要特殊识别当地方言或者翻译少数民族语言,这就增加了较多的工作量。

此外,“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数据体量庞大,第一期梳理了10亿字文本资料,目前还有20~30亿字在加工过程中。比如陕西戏曲研究院送过来的手抄本,第一批资料就有20余万页,经过很多专家“会诊”,仍有不少字句难以辨认。

另一个难点在于,民间文学的采集和录入,不能把一套思路用到各地。“大系出版工程”的工作是双向的,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贯通。成果的推行以内容质量为基础,既从宏观层面定下总体基调,也给予地方执行单位足够的空间,汇总符合本地民间文学资源的内容。中国文联作为领导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是牵头单位和执行单位,在项目实际执行层面,多个省市地区推出了新的政策举措。比如内蒙古自治区配套实施“翻译工程”,以保障“出版大系工程”的顺利推进。

□您认为“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工程”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握新时代要求?

■处理好传统民间文学和当代文化建设的关系,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工程中,举办了一系列社会推广活动,比如中国北方说唱大会、中国北方民歌那达慕大会、江南民间小戏交流会、乌力格尔大会、格萨尔说唱会、传统二人台与民间二人转、壮语山歌会、中国情歌大会等展演活动。今天的都市人群在试图理解用方言传唱的民间文学时,存在一定的“乡土隔膜”和“审美间距”。民间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故事情节、生活场景,在跳出本地的生活圈后,对于“外来人”来讲,有可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因此,借助宣传推广活动,现场表演加直播等时下热门的传播方式,还有专家学者的点评,既能将质朴、生动的民间文艺作品奉献人民,又便于向群众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