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浙江教育出版集团重点出版项目《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审稿座谈会在上海书展期间召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叶国斌,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一杰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出版社原社长金鑫荣,著名传统文化学者、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杜恩龙,中国编辑学会副秘书长朱琳君,立信会计出版社总编辑华春荣,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出版业务部主任吴明华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嘉宾围绕该书的创作价值、文化内涵及优化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围绕这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分享真知灼见,旨在进一步优化书稿内容,提升主题价值,打造一部双效俱佳的精品力作。会议由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总编辑蒋婷主持。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叶国斌指出,《烟火深处》是韩建民院长的最新力作,是贯彻“两个结合”战略的探索之作,契合主题出版的工作方向。作品引人入胜,带给人一气呵成的阅读感受,从“小切口”反映“大文化”,激发读者的共情与哲思,为主题出版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一杰强调,此次研讨既是对优秀作品的打磨,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深入探索。在国家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背景下,《烟火深处》让人仿佛回到故乡,看到童年的自己,是一部深入民心、扎根田野、有辨识度、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一书作者韩建民分享了创作背景和策划初衷。他认为,故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活载体”,通过对故乡的“乡野声音”“传统礼俗”“农耕节气”等进行结构化梳理,可以将个人记忆与民族文化根脉相连,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重要论述的呼应,也是对“两个结合”战略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让读者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一书特聘审稿专家、著名传统文化学者杜恩龙分享了他对该书的审稿意见。他指出,该书是对故乡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梳理,孔子讲“礼失求诸野”,农村依然保持传统文化最丰富最生动的元素,内容基于作者刻骨铭心的故乡记忆,以“根”“脉”“魂”为结构,记录农耕时代的声音与图景,既避免个人情感泛化,又跳出理论抽象。同时,书中密集包含关于故乡的情感共鸣点,介绍了丰富的传统和民俗,是一个活态的社会学观察样本,为青少年提供了可感知的传统文化范本,兼具情感温度与文化深度。
与会专家们围绕作品的艺术价值、时代意义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从多维度肯定了作品的价值。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从图书评论的专业视角充分肯定了《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一书的创作思路,认为该书是一部“接地气、有温度、有特色”的主题出版作品;同时,从精益求精的角度对内容篇章提出了优化建议。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作品脉络结构清晰,故事生动有趣,将思想性、文化性蕴藏于可读性、趣味性中,是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追溯农耕文明的一次有益尝试。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表示,《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生动有趣,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对青少年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导引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表示,《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主题鲜明且饱含创新、语言质朴且鲜活有趣,引人入胜。作者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故人前辈的文化智慧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提到,在快速城镇化、故乡风貌消失的背景下,《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一书具备文化人类学价值,白描手法与丰子恺风格插图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图景,整体风格温馨质朴。南京大学教授金鑫荣强调,作品成功地将文化记忆具象化,文风情真意切,对读者颇具启迪意义。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吴明华从出版专业角度分享了对《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的阅读感受,认为该书将是一部优秀的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作品。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总编辑华春荣认为,《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用创新性的写法,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对鼓励年轻一代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总编辑蒋婷表示,出版社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组织精干编辑力量,进一步从内容准确性、逻辑严谨性、语言生动性等方面优化书稿,力求将其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两个结合”战略的精品力作。
《烟火深处——传统文化根脉在故乡》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智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之江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创作,是一部以故乡为切口,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践行“两个结合”战略的非虚构类文学作品。全书以作者故乡为背景,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述故乡的传统文化礼俗、农耕文明传统等,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根脉传承,以“小切口”呈现“大传统”,从地域文化中升华、提炼、展示民族文化基因,既保留了故乡文学作品的情感温度,又兼具主题作品的文化厚度与时代站位,旨在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对于筑牢民族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与社会意义。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