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智能康复”系列丛书实现智能康复领域成果转化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肖颖 | 2025-10-19
收藏

wps_doc_0.jpg

10月18日,2025天府书展重要活动之一的“‘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报告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体验分享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新都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康复工作者,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学者及行业代表出席活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康复医学,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前沿成果亮相 智启康复新篇

活动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智能康复学》为核心,系统展示了智能康复领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案例。该书是“智能康复”系列丛书的开篇之作,由医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多领域权威专家联合编写,旨在推动康复工程、神经科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交叉学科的创新融合。

wps_doc_1.jpg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田江在致辞中强调:“当人工智能读懂每一次迈步的渴望,智能康复便成为重启人生的力量。出版工作正是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行业共享的智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科技赋能生活 实践印证价值

会上,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邱静发布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智能康复技术的最新突破与发展趋势。

wps_doc_2.jpg

第12届世运会火炬手林寒以亲身经历诠释科技助力康复的生动实践:通过AI定制康复路径、智能器械辅助训练,让患者从“无法站立”到“稳步向前”,科技让“能行走、享生活”的愿景成为现实。成都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机构专家亦从临床应用角度,肯定了智能康复技术在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体验中的关键作用。

跨界协同创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医工交叉的融合魅力引发强烈共鸣。与会专家指出,“智能康复”系列丛书的出版,不仅丰富了学术内涵,更通过教材建设搭建起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桥梁。丛书既可作为康复医学、工学专业的主修教材,亦可作为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为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提供重要支撑。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研究部主任张旭东表示:“这一成果体现了出版力量在驱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中的枢纽作用。”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为医工交叉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与会者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康复学的深度融合,正推动诊疗模式向精准化、个性化转型,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开辟新路径。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将持续推出优质学术著作,助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让科技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