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朗读的教育价值
江玉婷 | 2021-05-18
收藏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诵读班

关键词 朗读教学、核心素养、情感共鸣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

不久前,第二届“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正式启动。

这一活动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实践与创新工程、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主办,第一届小荷之声朗读大会共有35万名师生参与。“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备受关注的背后,实际上是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读法的关切。

被“低估”的朗读

“如果把‘朗读’砸实了、摊开了,这其实是一个大工程,非常值得研究。”在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语文教师刘恩阳看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被低估了。

在公开课现场,刘恩阳时常看到这样一幕——学生读完一段课文后落座,教师开始评价。置身于教学现场,听到“读得很好”“声音很响亮”这样的评价,刘恩阳心中浮现出一个疑问:这样只针对朗读本身的笼统评价,对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能起到多大作用?

她将朗读看成一个工具,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工具。《绿》是四年级下的一篇选文,艾青将纷乱错杂的光影写得摇曳生姿,语言浅白却韵味悠长。那些难以言说的部分,刘恩阳选择“以读代讲”。同一句诗,重音放在不同的词上,突出不同的重点,代表不同的理解。在朗读与讨论中,学生们开始理解《绿》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就像一个门槛,每天教师都会跨过这道门槛,走进课堂。或许由于朗读太过常见,导致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朗读不仅仅是为了识字,它应当是一个融入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方太中心小学大队部总辅导员刘文阐释她对朗读的理解。课堂上,朗读是一面映照内心的镜子。朗读时,学生音调的每一次起伏、面部表情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在清晰地向教师传递情感信号。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把握好讲解与朗读的平衡。“有时候,教师讲解得过多,也许会适得其反。”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邓娟发现,在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面前,教师进行过多细琐、分散的分析,会导致文章美感支离破碎。朗读的缺失,导致学生无法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的气质。长此以往,灵动、美妙的语文学习逐渐变得干瘪、僵硬。

“很多老师有这样一个误区,朗读是那些声音条件好、情感充沛的人才能做好的事。”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组教研组长朱建钊说道。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无法胜任范读的使命,于是在课上播放名家朗读的音频。从长期来看,这对教学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老师不读,只当‘哑巴老师’,光让学生读。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点评有多大的可信度,这里就要打一个问号。”朱建钊讲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朗读融入教学

“语文学习这件事,不存在超不超纲,到处都可以学习,它没有边界。”刘恩阳说道。

刘恩阳曾经设计过一堂20分钟的《逍遥游》微课。她引导学生诵读时重点关注文中的数字,体会夸张的修辞手法。读完后,刘恩阳问道:“你和爸爸钓过鱼吗?你见过最大的鱼有多大?”这其实是在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找到课堂与生活的连接点。

为了让学生感知夸张在诵读中的作用,刘恩阳列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名句。她以读代讲,在诵读中带领学生体会诗歌对仗的韵律,体会庄子汪洋自恣的文风。“整堂课就是在一点一滴地用‘读’带领学生感悟,语文课就是从这一点一滴中生发出来的。”刘恩阳说道。

文章不厌百回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这句话可以看出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中心小学对朗读教学法的重视,学校要求把朗读训练贯穿语文教学始终。邓娟在教学中做到“三读”:一是初读,读通作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二是细读,要看住关键句段,边读边思边议;三是精读,即品证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在《桂林山水》的课堂中,师生通过反复吟咏、体味,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心灵碰撞的过程。”刘文解释,这个过程有可能是捋顺文本,也有可能是激发思维,还有可能是精神共鸣。刘文教五年级时,上完《晏子使楚》这堂课,有学生提议要把课文排演成课本剧。2天时间里,学生不仅自主完成了彩排,还准备了道具,甚至准备好了“城门”。看表演时,刘文意识到,学生在人物的对话中,更加深刻感受到晏子作为一名使者,他的机智、他的进退都与家国荣辱联系在一起。

在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小学,朗读专门作为一种课型存在,朗读课与阅读课、作文课、写字课并驾齐驱。学校语文教研组提出“可视化朗读”,每一节朗读课都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把握好“高低、快慢、轻重”这三组关系,将朗读技巧与情感相匹配。教师还要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会过的情感,迁移进文章的理解中,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朗读,从而读出真情实感。

从朗读走向育人

“朗读并不单单是读出声,朗读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本身的意义。”朱建钊说道。

朗读,首先是让学生大声读,这本身就是在增强信心。同时,由于学生表达更清晰,得到反馈也更及时,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朗读不只发生在语文课堂上,每一处有声音的地方,都可以有朗读。”朱建钊说道。设计朗读活动时,北师大卓越实验学校将其与教学、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媒体中心在微信视频号上开设栏目“信声有情”,由学生朗诵书信、传递情感。

朱建钊坚持一个观点——朗读不单是语文学科的事,还关乎人的成长。语文教研组在项目制学习上探索,与科学组打造“天气预报”广播栏目。数据由科学组提供,朗读组每日播报并依据当日天气匹配一句古诗词、节气谚语,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小朋友亮晶晶的眼睛仿佛在说,我也很爱我的妈妈。”刘文曾经给一年级小学生读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刘文意识到,通过声音的传递,这个小小的故事打开了儿童的心扉。刘文正在教6年级,她时常告诉学生,一定要把朗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卸下包袱、打开束缚、拥抱自我。

2年前,刘恩阳所带的2年级2班是全校唯一一个诵读试点班。其间,班级经历了年级展示、全校表演、“我和我的祖国”庆六一红色歌曲演唱及诵读活动,学生在挑战中积攒经验、收获成长。她记得,第一次上台展示的地点在2年级1班,即便是在隔壁教室诵读,紧张的气氛仍然弥漫在班级上空。学生们曾经用笔记录下内心的感受:裴奕涵感觉“心就快要蹦出来了”;付宇恒觉得很可怕,“头都冒汗了,像靠着一堆火一样”;杨佳涵紧紧攥着马苇晗的手,双腿不住地颤抖。

2019年6月,班级在圆明园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这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兴奋的情绪胜过了紧张。在张京泽的眼里,圆明园中的草坪“好像一块绿毯,新奇而美妙”。站在草坪上朗诵,裴奕涵感觉像是“躺在棉花上”,充斥着梦幻的光晕。“这是一个使命,舍我其谁,只有我们班能做,所以要做得更好。”刘恩阳认为,这是实验班的一个优势,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强烈的使命感推送着学生不断前进,而朗读是一个方法,也是一条途径,让教师带领着学生走向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