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找准突破点
2021-04-13
收藏

■王瑞昌(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

《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进一步促进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四川博物院一直以来重视馆校合作,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致力于博物馆教育研究与推广的教育机构——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川博在博物馆远程教育、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智慧服务、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与活动设计、馆校合作国家课题等方面都有研究和成果,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突破之处。

一是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驻校需求。博物馆资源进入学校,驻校课程需与科技课程(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艺体类课程(主持、舞蹈、跆拳道等)等进行竞争。以上两个课程市场化程度高,课程体系较为健全,而博物馆现有课程体系略显不足,能够满足一学期、一学年教学需要的主题课程较少。

二是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专业人才匮乏。整体看,各博物馆从事博物馆教育的人员多为讲解员,其以播音主持、表演、英语等专业为主,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支撑,难以将课程开发向深度、广度延伸。

三是馆校师资融合度不高,“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受文教两个领域壁垒阻碍,博物馆教员及学校教师联系不够紧密,表现出博物馆教员对学校学科建设、学生身心特点不了解,学校教师难以获得第一手博物馆资源资料,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相互沟通渠道未打开。

四是教师学业压力大,“分身乏术”。博物馆资源进校园多被学校定义为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多学科、跨学科的课程,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广泛参与,然而面对教学压力,学科教师“分身乏术”“疲于应对”。

五是地方文博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高,落实程度不够。自《意见》颁布以来,各省、直辖市文教两部门甚至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及办法,但大部分地区、学校并未严格落实。从推动机制上看,多为基层博物馆与基层学校共同发起(自下而上),而非在文教主管部门的牵头下(自上而下),组织博物馆及部分学校予以试点,再予以广泛应用。从推动办法上看,未配套相应经费或配套不足;省市社科课题申报时未在该领域予以倾斜;个人评优评先时未作为业绩考核指标等。

六是研究力量薄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因科研人才匮乏,博物馆资源进校园的一线工作人员重实践,轻总结与提升,难以形成科研成果。

对此,可突破完善点有四。一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各博物馆引进教育学、教学论等硕士以上专业人才,充实博物馆教育人才队伍,解决人的问题。二是加强主管部门引导,做好试点工作。文教主管部门在《意见》指导下,组织有实力的博物馆和学校在一定区域和周期内,开展博物馆资源走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试点工作,并视情况予以广泛推广。财政部门做好资金保障,科研部门在省市科研立项时对该工作领域予以倾斜支持。三是创新馆校合作。博物馆与学校以联合开展综合实践课为契机,注重师资培训,通过组建教师沙龙,使博物馆与学校师资共建、共享、共长。四是合理引进社会资源。博物馆资源走进学校,单靠博物馆与学校难以为继,往往浅尝辄止。要保障博物馆资源走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和活力,做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需引进社会机构和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社会)培训,盘活博物馆资源。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