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高考改革方面存在哪些亟待满足的需求?
杨玉春 | 2021-01-22
收藏

■杨玉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职研究员)

在高考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在以下方面的需求亟待满足。第一,满足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单靠一门课程完成,而需要给学生提供了解不同学科专业、体验职业的机会。要丰富生涯教育内容,多方联动,探索多样化的生涯教育途径。利用高中自身资源,结合大学资源、家长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源等,形成合力开展教育。要适度增加探究课、实践课等选修课的比重,同时将生涯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育效率,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

第二,满足对普通高中教育功能转型和目标定位的新要求。高中和高校的教育性质不同,高考成了高中和高等教育的唯一连接点。迫于强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只是单一地关注如何为大学输送合格的学生、如何使学生提高高考成绩和大学招生等问题,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专业等都采取暂时忽略的态度,因此高中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也因此变得功利化。

第三,满足对普通高中选科走班管理和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新要求。新高考政策在招生模式上取消以往的文理分科,采取“3+3”的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和三门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即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科目中任选三科,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相关要求进行自由选择。招生模式的改变也影响了高中课程及内容的改变,学生需要重点考虑的,不是文理分科的选择问题,而是自己的优势科目,以及所有学科科目学习和高考科目的相互关系。可见,新一轮高考改革直接影响了高中课程的文理分科。适时调整学校的课程实施模式成为必然。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选科的需要,因此“走班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第四,满足对教师能力转型升级的评价新要求。基于新高考政策带来的诸多变化,对学生而言选科很关键,选择的依据在哪里?兴趣和成绩等要素如何组合为选科的影响因素?显然,学生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对教师而言,除了需要向学生提供所教科目的知识体系和考试应用,还需要向学生提供该科目与高等教育专业大类的关联与价值,更进一步将需要向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个难度对于习惯了传统高中教学的教师,难度系数陡增。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