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市场重新打磨 让库存书变畅销书
■伊 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 2020-07-17
收藏
                                                                               
“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 邹凡凡文 王可 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1月版/216.00元(套)

 导读信息:“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的角度非常独特,以点带面,用人物做引子,带出一个时代、一个学科,加以趣味性非常强的文字表达和有趣的漫画配合,再配上相关知识点,孩子只要看了一本,定会追看其他本。

  导购建议:该系列图书在营销时,突出对作家国际化视野、通识教育专家身份的宣传。同时,作者、编辑、发行三方联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发挥合力。在此基础上,拓宽线下营销渠道,与培训机构合作,并尝试新媒体引流,成效显著。

  说到“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图书,就不得不谈到2015年该系列以“另类名人传”面市的情景。在以“另类名人传”形式呈现时,用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苏少社”)营销部副主任代照的话形容,就是:形式一般,销售一直毫无起色,也积压不少库存。也就是这样的一套产品,在2018年经过重新梳理打磨,不仅单册销售创下新高,还有多本分册入选“爱阅童书100”榜单、亲近母语分级阅读推荐书目、“百班千人”等阅读项目。2019年,该套图书销售近500万码洋,增长了近50%。

  为什么要重新打造该套产品?出版社采取哪些创新举措让原本滞销的库存书翻身,一跃成为畅销书?如何在名人传记图书市场中脱颖而出?代照谈到了3个“有”:一是有市场,传记类儿童文学需求上升。二是有特点,以天才人物为切入点,全景展现人类群星闪耀时,以点带面,用人物做引子,带出一个时代、一个学科,这是与市场同类品最大的不同。三是有趣味,文学的语言,漫画的笔法,这些趣味性非常强的文字,加上有趣的漫画和丰富的知识点,让孩子爱不释手。

  针对市场短板,打造真正适合孩子视角的名人传记。一方面,阅读名人传记,能够让孩子站在人类精英的肩膀上,打开眼界、启迪心智,还能让孩子感受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大量阅读名人传记是一条让小读者迅速提升自己知识量的捷径。基于这两点思考,代照希望策划一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记。但在选题策划初期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他发现当前市面上的名人传记大多存在这样一些缺点,比如:成人化的语言和思维,给儿童理解造成困难;过于聚焦大师们的个人经历,缺乏有效的提炼,让阅读冗长烦闷等。

  因此,在打造“写给孩子的名人传”时,代照和同事非常注意规避这些缺点。“希望做出来的名人传系列,能够捕捉人类历史的高光时刻;能够全景式的呈现主角人物的成长环境,将历史、文化、科学、政治等知识融会贯通;希望用文学的语言,亦庄亦谐地讲述故事等。”现在复盘最初的愿景,代照感慨:“当‘写给孩子的名人传’最终成书,送到小读者的手上时,我们认为,我们做到了。”

  从营销和渠道端入手,多方合力。第一,作者、编辑、发行三方联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发挥合力。一是督促作者在原有4种的基础上扩大产品规模,规划全套16种。二是安排各种线下、线上活动,汇聚粉丝群,促进销售。三是利用作者资源,用直播形式给孩子带来一场场与书中内容相关的“艺术之旅”。值得一提的是,在营销中,苏少社注意突出对作家国际化视野、通识教育专家身份的宣传。为了强化这一营销点,通过策划,苏少社在2019年7月实现了“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的大马之旅,前后共11天,举办了9场讲座。代照告诉记者:“直至今日,该套书仍在马来西亚的书店销售。”第二,与培训机构合作,拓宽渠道空间。苏少社与山东一家阅读推广机构合作,把该套书中《达芬奇与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与戏剧先驱》等几本作为该机构的阅读教材,该机构的4万多名学生也给整套书积累了稳定的粉丝群,可谓双赢。另外,还与音乐培训机构合作,推动《巴赫与超级演奏会》的销售增长。第三,地面长期促销,形成口碑,带动线上销售增长。“我们一直强调线下渠道的重要性,我们看中的不是线下渠道能带来多少效率,而是其较高的读者触达率,增加曝光也就增加了流量,产生了销售。”带着这样的思考,苏少社在该套书的推广上,很重视线下渠道促销,有效带动了整体销售的增长。第四,尝试头条、抖音等新媒体的推广。在新媒体方面,苏少社也看到了不少机会,从2019年开始,也在积极布局。今年上半年,针对该系列图书,代照和同事与一些抖音大号合作引流,进行短视频带货,取得一定效果。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