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声书编辑的日常
刘恩凡 | 2021-05-18
收藏

设在Page One北京坊店的录音棚,设备采用的是主流最佳配置

■刘恩凡(新经典创新试验室·音频出版主编)

行业和行业之间,总有很多美丽的误解。我的编辑从业生涯按工种区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段落——前10年,纸书编辑;后3年,有声书编辑。

对于前10年,我的“用户画像”或许非常精准——一张书桌,一把转椅,一副眼镜,一杯热茶,面前摆着无数沓厚厚的A4纸,以及好几支用来区分不同校次的、蓝红有别的水性笔。编辑生涯饶是如此,倒也不失为传统而优雅。很遗憾,我想应该有一万个编辑说过一万句反驳的话,编辑的日常难道不是鸡飞蛋打?

后3年,我的“用户画像”显得相对神秘了一点——“有声书”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出版“第三赛道”的产品(在我的理解里,纸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赛道”,电子书是业已成熟的“第二赛道”),大多数受众甚至同行,都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诞生的。

以我有限的了解来看,基于目前的行业规模,大多数出版方对这个新业务板块的投入,是相对轻量级的——设有专属的部门,但人员往往精简,甚至只有1~2人,负责管理版权、分发、运营、销售,核心的制作环节,则采用外包委托的方式,或与平台共享版权,联合开发。我所在的新经典,基于对这个业务板块的信心和期许,则投入了相对比较“重”的人力和物力——自建标准化的录音棚,自组有声书制作团队,以自主开发、成品授权为主,同时也与头部平台联合开发现象级的头部作品。

有声书的诞生过程,其实无异于纸书的上市过程,有大致相同的产品步骤——

①上内容选题会,决定做与不做。

②选题通过,申请并获得有声书版权(这个过程有可能前置)。

③确定最佳演播方案,单人播、双人播还是多人播?与纸书的流行趋势不同的是,声音产品的风格迭代更快。

④寻找合适的演播人,试音并确定演播风格,这个过程类似于选定译者。

⑤进棚录制,现场审听一轮,类似于纸书的一审;

⑥确定匹配的后期方案,开始制作,这个过程类似于纸书的发排和设计。

⑦后期审听、返改、复审、定稿,这个过程类似于纸书的二审二校。

⑧拟定文案,做好视觉设计,安排好上线周期。

⑨终审上线,一边保持日常更新,一边在评论区、书友群、圈子里,做好日常安利和营业,这个过程类似于纸书的营销。

列完这些日常工作流程,和纸书编辑进行精准对标,是不是神秘感尽失?是的,有声书编辑和纸书编辑一样,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精细作业,需要投入同样的热忱、同样的编辑力、同样的营销想法,只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场地,从书桌前换到了录音棚里;编辑的工作重心,从优化文字转到了声音呈现上;产品的传播载体,从纸张变成了声音。

作为有声书编辑,在声音产品中浸淫了3年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与纸电阅读不同,有声书的收听是伴随式的,因此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做家务时、开车时、通勤中、临睡前),能最大化地利用碎片时间;而演播艺术、后期音效,会与优质内容产生美好的化学反应,为内容本身赋能,使阅读从思考转向赏析,从独自感受变成共同分享。受众从收听有声书中,获得了类似追剧快感的泛娱乐化体验,期待和有同样感受的人分享、交流、共情。

为此,有声书编辑与受众其实离得特别近,因此我们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为这些听众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评论区有任何关于收听的疑问,有问必答;结合更新周期,安排充满仪式感的作品完更彩蛋,邀请演播老师进行互动直播,聊一聊有声书创作的幕后故事;在垂直的用户圈子、书友群,开展相应赠书活动,邀请编辑老师群内开课、深度解读作品等。

好玩的是,作为一个南方人,阴差阳错地成为有声书编辑,每日面对演播老师的水平“吊打”,并且被迫多次声音出镜、直面粉丝暴风雨式(但其实还算温柔)的点评以后,我第一次正视了我的普通话有多么惨不忍睹,为此,我时常吐槽自己:为什么不但分不清L和N,还分不清前鼻音与后鼻音,甚至没有翘舌和平舌的区别!强烈要求领导下次招人时,得加上一条:普通话标准,音色亲和者,优先考虑!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