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君是个好朋友

唐耿 | 2022-08-08
收藏

QQ截图20220808152527.jpg

文史趣思(贰)

作者:陈学斌 著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定价:50元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309-16139-7

很小的时候,听长辈们讲过一个传奇故事。一位志士不满朝廷的昏庸统治,蓄志推翻王朝。他跋山涉水、求仙拜道,道术学成后,遂携家人隐居在一个偏僻的山洼里。他盖了几间竹屋,门前挖了一个池塘,门后圈起一个院落,院子里栽满了青竹。然后,这位志士一心一意在院子里修炼,每当夜晚,院子里似乎有风鸣马嘶、刀枪击撞之声,正是志士在排兵布阵。没承想,就在他夜以继日紧张修炼之际,忽然得了一场重病,眼见性命不保。他临死之前嘱咐妻子和刚满九岁的儿子,在他死后,将其裸身葬在门前池塘里,大门楣上镶嵌的一只黑狗不得移动,后院的门自此不要打开。待三年六个月之后,他就会重新入世,率领兵马推翻腐朽的王朝。志士死后,妻子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但不忍其赤条条入水,就在尸身上套了一条白色短裤。自此之后,妻子带着孩子居家度日,很快就挨过了三个年头。孩子渐渐长大,单独住在偏房,而离奇的事接踵而至。每当夜深人静,孩子入梦之时,就仿佛乘上一条竹龙腾云驾雾,不知飞了多久,落在江南一个繁华的夜市,他用身上所带的两枚钱买吃买喝买玩具,只要每次花上一枚,第二日又会生出一枚新钱,照样还原成两枚。孩子尽情潇洒后,又会乘竹龙返回。起初,孩子不以为意,只当是在梦境中,但醒后不仅那些繁华场景记忆犹新,就是从夜市上买过的东西也真的会出现在屋子里,再看看床边,一条编扎的竹龙身上似乎还有露珠、雾气散发,嘴中仍留有果品的余香。孩子寻思,一定是父亲在天之灵暗中护佑所致,于是并未声张出去。一日,孩子的舅舅来探望,发现屋中有许多稀奇的物品。再三追问下,孩子说是在江南的一个夜市上买的。舅舅哪里肯信,孩子就让他夜深时验证。果然,当舅舅抱住外甥骑上竹龙、闭上眼睛时,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啸声,待外甥说声“到了”时,他睁眼一看,灯火璀璨、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他挪不开步子。外甥见舅舅如此,便从口袋里掏出两枚钱,告诉他一次只能花一枚,千万不要一次用光,如人流拥挤两人走散,天亮前务必赶到彩虹桥头会合。舅舅心不在焉地答应了。一会儿,两人真的走散,舅舅并未在意,他看到一家酒肆点心诱人,忍不住掏出一枚钱来,但店家说至少两枚钱方能买得,于是,他索性将两枚钱都付给店家。待到夜半人流散尽时,他才想起要和外甥会合,却把“彩虹桥头”记成了“财神桥头”,走岔了路。外甥久等不见舅舅,只好自己乘竹龙返回。舅舅找不到外甥,口袋中钱也花光,无奈之下一路乞讨,吃尽苦头才返回家中,他迁怒于外甥将自己丢弃,就打起了歪主意,先悄悄藏起了外甥的竹龙,又假借算卦先生之口,让妹妹铲掉门楣上镶嵌的黑狗,接着又说后院门应打开,通风透气。就在开门的一瞬间,院子里飞出无数竹箭,穿堂而过,直冲云霄。官府发现异常,忙用月光镜扫视,而原来“黑狗遮月”的作用已失,月光镜照出了院子似有千军万马。官府急忙派兵前往,用火点燃竹林,竹子遇火燃爆,每节之中尚有“竹人竹马竹刀枪”。官兵又发现门前池塘水花翻腾,便找来水车抽干塘水。当塘底露出时,一条蛰伏的白龙腾空而起,但因尾部被白布缠绕,白龙腾空不远便下坠地面,接连九次飞、坠后,眼见快到江边,官兵在高人指点下立起一木柱,白龙见柱即盘旋而上,被官兵乱箭射杀,白龙坠落之地留下了一字排开的“九龙潭”。后来,有人用“三年好过,六月难熬”比喻这次行动功亏一篑。

上述文字只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但关于竹子的神奇故事确实不少。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提到斑竹的故事。相传,舜帝得知南方有恶龙肆虐,经常造成洪水泛滥、祸害百姓,舜便决心乘南巡之机,除掉恶龙。舜帝虽成功斩杀恶龙,但受到瘴气侵染,病死在苍梧。舜帝有两个妃子,分别叫娥皇和女英,见舜帝久无音信,很是担心,于是,不顾路途遥远南下寻找。她们到达湘江边时,得知了舜帝病逝的噩耗,恸哭不止,滴滴清泪洒在岸上的竹子上,留下了斑斑泪痕。两人祭奠舜帝后,一齐投江殉情。后人为纪念娥皇、女英二妃,将斑竹称为“湘妃竹”,这些湘妃竹主要集中生长在洞庭君山岛上。唐代诗人高骈曾写有《湘浦曲》:“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唐代刘禹锡亦写有《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相传,远古时代凡间是没有竹子的,竹子只生长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园中。竹子俊秀挺拔、青翠欲滴的外形深受王母娘娘和众神仙的喜爱,王母娘娘特意安排一位叫清秀的侍女照料仙竹,清秀每日用仙霖甘露滋润仙竹,竹林越发显得郁郁葱葱。清秀是个勤快朴实的女子,她并不羡慕天宫神仙岁月,反而向往人间平凡生活。有一次,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众神频频向她敬酒,王母娘娘多饮了几杯,便起了醉意。侍女们急忙扶她休息,这一醉得有好几天时间。有道是“天上一日,地下数年”,清秀见此机会,便决定下凡到人间走一遭,但总不能空手而去呀,于是,她就在御竹园里拔了几根仙竹,就这样把竹子带到了人间。

以上只是竹子美丽的传说而已,其实,大自然界早就有竹子的存在。它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世界上竹类植物约有七十多属、一千二百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中国是竹子的故乡,早在有文字记载前,就已有种植竹子的实践。中国竹类占三十多属、五百多种,竹林面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竹的种类,按繁殖类型可分为丛生、散生和混生三大类;按竹秆外形分有毛竹、细竹、棕竹、圆竹、方竹、箭竹、斑竹、楠竹、麻竹、罗汉竹、凤尾竹等;按颜色分有青竹、紫竹、黄竹、墨竹、银丝竹、红壳竹、山白竹、绿篱竹等。古人因喜竹,送给了竹子许多别称和雅号,如玉干、玉竹、玉管、龙种、绿玉、绿卿、义竹、此君、竹郎、青士、郁离、明玕、碧虚郎、潇碧、紫玉、不秋草、篁等。中国四大名竹为金镶玉竹、佛肚竹、茶竿竹、紫竹。

竹子适应性强,繁殖茂盛,有顽强生命力,尤其在春天雨后生长特别迅速,代表着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竹子挺拔修长,四季常青,能够傲雪凌霜,有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竹的谐音为“祝”,蕴含祝福吉祥如意之意。竹子通常成片生长,外直中空,有质朴无华、虚怀若谷的雅量。竹的主干有“节”,是保持气节和节节高升的象征。因此,古人对竹有特别的偏爱,将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有人总结竹有“十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但节节攀高,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虚心包容,曰谦逊;竹有花不艳,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忠贞;竹临风玉立,峻拔大气,曰卓尔;竹生而成片,聚而成林,曰善群;竹质地坚硬,用之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初衷不变,曰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古人爱竹、咏竹、写竹、画竹,对竹寄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莫大的期望。杜甫有诗曰:“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刘禹锡写诗道:“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杜牧题新竹诗:“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才女薛涛亦有诗云:“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不仅文人以竹抒发情思,民间也常用竹喻事、以竹明理。例如带“竹”字的歇后语就有: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城门里扛竹竿——直来直去,竹篓里捉螃蟹——手到擒来,黄河里插竹竿——浪里拔尖,顺着竹筒往外看——一孔之见,捡到竹筒当箫吹——死心眼儿,竹竿上晒衣服——无牵无挂,爆竹捻的脾气——一点就着等。含“竹”字的成语也不少: 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著于竹帛,指人在竹简和绢上写作,后泛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竹烟波月,指雾气中有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优美的景色;竹径通幽,指深远僻静之处;竹苞松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柳门竹巷,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朽竹篙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等等。

除文化价值外,若论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使用价值,毫无疑问,竹的使用价值更为广泛,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对竹有着很高的需求。我们可以来探讨一番。

居家出行离不开竹。竹子用于建筑的历史久远,人类从巢居和穴居向地面房居演进过程中,竹子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上,已经有用竹作建筑材料的碳化竹片。三皇五帝时期,已经有茅草芦苇作顶、未经加工的竹子作椽的简陋住房。舜在修补仓房和顶部时,还有靠两只斗笠作翼飞下的故事。商朝初期,在它的北方出现了一个诸侯国称孤竹国。孤竹国不仅拓展了竹子的使用功能,而且走出了两位圣贤,即伯夷和叔齐。他们兄弟俩是孤竹国国君之子,因互相谦让君位,相继出逃。后来,他俩隐居在首阳山,拒绝食用“周粟”,最终活活饿死。后人尊奉二人为圣贤。秦汉时期,竹子不仅用于建房,还用于营造园林,秦始皇建“上林苑”、汉武帝建“甘泉宫”,都大量地使用了竹子。

历代高士名人中,有许多人喜欢择竹而居。楚国屈原在《九歌·山鬼》中就写道:“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意思是说,我处在幽深竹林中不见天日,道路艰险难行独自来迟。孤身一人伫立高高山巅,凭漫漫浮云在脚下流动。诗人明面是写女巫接山鬼姑娘的场景,实则在表达他清白高洁、遗世独立的心理活动。魏晋时期,正是风云际会、权力纷争的动荡时代。当时有七个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思想倾向却趋同的人,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都是饱学之士,但有的弃官不当,有的屡召不仕,有的不攀高枝,全然不顾世俗的眼光,无拘无束,放浪形骸,经常聚在竹林里面喝酒,酒后吟诗作赋、纵情放歌,高谈阔论、直抒胸臆。实际上,他们是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在选择一种避世的潇洒飘逸之风,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的作品继承了建安文学的风格,诠释魏晋玄学的精髓,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风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世便将此七人称为“竹林七贤”。

晋永和九年三月,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记述这一盛事时,就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文人雅士们置身此间,尽抒情怀与风采,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王羲之爱兰爱鹅亦爱竹,这从他的居所环境看显而易见。如今,兰亭修竹仍给人以清雅幽静、惠风和畅的深切感染。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他与竹子也留下了不少典故。王徽之有一次外出,经过吴中,得知一位名士家中有个很好的竹园,就打算前去拜访。竹园主人早知王徽之大名,就吩咐家人打扫厅堂,虚以待客。可是,王徽之到达后却不去厅堂,径直到竹林欣赏,在其中逗留了很长时间,之后就准备离开。主人久等王徽之不见,又知他竟然要扬长而去,感觉很失望。于是,派人将大门关上,真诚挽留王徽之到厅堂一叙。王徽之这才移步过来,与主人相谈甚欢。唐代诗人王维后写诗引用这一典故:“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王徽之对竹的喜爱近似痴狂,有一段时期,他曾暂住在别人的空宅子里,刚进宅院,便令人去种竹。有人不解地问,这个宅子只是暂时借住,何必这样麻烦呢?王徽之啸咏良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日无此君呢?后来,宋代陆游引用这一典故入诗:“未尝一日可无竹,似是前身王子猷。”子猷,是王徽之的字。其实,陆游也非常爱竹,他在《秋怀十首》中写道:“我非王子猷,赋性亦爱竹。舍外地十亩,不艺凡草木。长吟杂清啸,触目皆此族。更招竹林人,枕藉糟与曲。”他晚年常去的沈园也栽种着大片竹子。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早年聪慧,知名度很高,三十岁状元及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他侥幸没有问罪被杀,但被贬为太子中允,后来又做到尚书右丞。曲折的经历,使他转而参禅悟理、学庄信道,之后干脆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尤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因而有“诗佛”之称。王维隐居之地,有成片的竹林,这便是他喜欢清静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在《辋川集·竹里馆》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有的也说成是吹口哨的声音),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照耀着自己。这是一个宁静环境的自然描绘,也是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情表达。王维还有一首很有名的《山居秋暝》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山居清新生活的热爱,还委婉地规劝那些贵族子弟,放弃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的应酬,到自然风光中去徜徉、陶冶自己的情操。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故乡四川眉山盛产竹子,爱竹的情结非同一般。他爱竹、写竹、画竹、咏竹,尤善以竹喻人喻事喻理。实际上,这也是他在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中,保持气节、不屈不挠、淡然自若、随遇而安的一种精神寄托。他在出任杭州通判时,与僧人慧觉游绿筠轩,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诗的前两句流传甚广,也成了高洁君子精神品格的一种象征。苏轼在徐州、黄州时,作过两幅画,即《枯木竹石图》和《潇湘竹石图》。两幅画均有萧条沉郁之感,更有苍劲挺拔之态,意在表达他虽然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意志并未消沉,淡然的心态亦可让他融入自然的天人合一之中。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一次饮酒醉归途中遇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人都觉得很狼狈,而他却不这么觉得。天放晴时,他作了一首《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竹杖芒鞋”是苏轼喜欢的平民生活样式,他也经常使用而毫不在意“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逆境困难之中,但那种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品性和旷达胸怀尽在词义表达之中,特别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几句,是一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宠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境界的思想升华,读来令人深思、赞叹。

清朝有一位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叫郑板桥,乾隆年间,做过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他深知民艰,同情百姓,为官十年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在潍县任上时,他的居所栽种有竹子,为此,他曾作一首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借竹言志,表达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郑板桥个性鲜明,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画竹子的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兰竹芳馨图》等。据传,他一生有多半的功夫花在为竹传神写影,为此,曾写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初画时,屋旁有一片竹,他将窗上糊上白纸,对着日光、月色投下的竹影临摹,认为这就是天然的图画。他在《题画竹》中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说,画竹不只为竹写神,也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他七十岁时,画了一幅《竹石图》并题诗:“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这正是他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性格坚如磐石的突出形象象征。

佛家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提到了竹。《西游记》中写到孙悟空在师徒遇难之时,曾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世音的故事。关于观世音菩萨居于紫竹林,确有来历。相传,五代后梁贞明年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普陀山附近海域遭遇大风受阻,慧锷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紫竹林开始是由于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在此栽竹,竹的表皮亦呈紫色,故而形成了紫竹林。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山,正是源于“不肯去观音院”在普陀山,“紫竹林禅寺”是观世音最早现身普度之所。自此,普陀山香火日益旺盛,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也是喜欢竹子的。在入住大观园时,林黛玉看中了潇湘馆,她认为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书中之所以做如此安排,也是因为潇湘馆里的竹子与林黛玉的性格及命运息息相关。贾探春就说过,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林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若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就叫她“潇湘妃子”吧。

竹子作为普通民居的建筑材料,很早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写道:“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与之意思相近的有一句民间俗语叫作“出头的椽子——先烂”。“椽子”,是放在檩上、架在屋顶的竹子或木条,是直接承受屋顶重量的构件。如果椽子伸出房檐外过多,这样的椽子因日晒雨淋,往往会先腐烂。后也用于比喻出头冒尖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在南方,很多地区广泛选择粗细长短适宜的竹子作为椽子使用。不仅如此,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如傣族,仍习惯搭建竹楼居住。绿树芭蕉丛中掩映着别致的竹楼,更显民族特色,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日常生活少不了竹。竹制品的制作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竹编遗物,篓、篮、筐、箩、席、箕及各种农业用具等,不仅品种多样,而且编织精巧,有的还有各种花纹。

竹篮,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编成的篮子,是多种用途的篮子的总称,一般用来装菜、洗衣、盛物件等。在南方不少地方,人们习惯提着竹篮上街买东西。为什么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说来也有故事。有一说是,大唐设立坊市制度,长安宫城坐北朝南而建,在城东和城西各设坊市,分别称为东市和西市,人们购物则去这两个坊市,日子一长就称为“买东西”。另一说是,古时流行阴阳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有相生相克的属性,也可用以表示方位。金代表金属物质,方位在西;木代表一切植物,方位在东;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提着竹篮上街,购买有金属元素的物品或植物,竹篮可以盛得,而火与水本身就不是具体物品,亦不能由竹篮承载,因此,当然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了。此外,“民生日用所需俱出于木,而以金易之”。也就是说,百姓们吃的、穿的和用的大都取之于草木,而又得以货币即“金”来交换,所以吃食物又称“吃东西”,买食品、用品又称“买东西”。

吃饭用筷子,是中国一种独特的餐饮文化形式。筷子在先秦时期称为“梜”,汉朝称为“箸”,明朝开始称为“筷”。筷子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三种,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了丝竹筷;另一说是妲己为讨商纣王的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一说是大禹治水时曾以树枝为筷,捞取锅中热食。“纣为象箸”的典故说,纣王用象牙筷子让箕子感到恐惧,因为箕子认为,用象牙筷子必然要配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用这样的器皿必然要以牦牛、大象、豹子幼崽等作珍馐佳肴,而用这样的餐又必然要穿绫罗绸缎、住豪华阔气的房子,以此开始,其结局很让人担心。后来的情况正如箕子所料。明朝“箸”之所以改称“筷”,据说与船家有关。船家水中行船都期盼快一点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而忌讳说“住”、“翻”等字,“箸”与“住”音同,因此,弃而不用。筷子的材质多种多样,但普遍还是使用竹作原料,一般又叫“竹筷”。一双筷子包含很多文化信息: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意为天地人三才之象;筷子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筷子的标准长度定为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这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竹竿,是指砍下来削去枝叶的竹子。《诗经·卫风·竹竿》中有:“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这是描写远嫁的女子思念故乡,诗意是说,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姜子牙七十二岁,用竹竿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与周文王姬昌相见,终得大用。唐孟浩然有诗曰:“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查头鳊即鳊鱼。竹竿不仅用以钓鱼,还能晾晒衣服,做院落栅栏,搭建蔬果瓜棚,当撑船的竹篙,少数民族还能用其跳竹竿舞等。中国古代长度单位与现代有所不同,汉朝一尺为23.1厘米,魏晋一尺为24.12厘米,隋唐一尺为26.7厘米,宋元一尺为30.72厘米。将一根竹竿截短至一丈左右,即为竹杖,也就是竹制的手杖。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中写道:“仙翁遗竹杖,王母留桃核。”“仙翁遗竹杖”的典故出自葛洪《神仙传》,说的是汉朝汝南有个叫费长房的人,看到一位老人白天为人看病,晚上就跳入他悬挂的壶中休息,费长房知道他定是仙人,再三恳求向壶公学艺。壶公将费长房带到仙山后,经考验感觉他无缘成仙,就传给他一卷能驱邪除鬼、治病消灾的符书,然后劝他回家。费长房担心路途遥远回不去,壶公递给他一根青竹杖,说让他骑上闭上眼睛就可回家,不过到家后,必须把竹杖丢在汝南葛陂那个地方。费长房照做后,果然竹杖腾空而起,一会儿就到了汝南。他遵壶公吩咐,把竹杖丢在葛陂。竹杖刚落地,便化为一条青龙飞走了。“王母留桃核”的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说的是西王母降临汉宫探视汉武帝,命侍女用玉盘盛仙桃七颗,王母给汉武帝四颗,自食三颗。汉武帝尝桃味非常甘美,就将桃核收起欲当种子用。王母说,这桃子三千年才结果,你们这里的土地不适宜种之。汉武帝这才作罢。如果将细竹竿截得再短一些,就成了孩童们玩耍的“竹马”。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一诗中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意思是,一个小男孩骑着竹马而来,与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个小女孩绕着井栏互掷青梅玩闹嬉戏。后来,人们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一对相知相爱的男女在幼年时的亲密无间。

将整根竹子剖开成薄片,能够编制成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相传,竹编的祖师是战国时期一位叫泰山的人。泰山从小随父亲学艺,手很灵巧,父亲一心想给儿子找个好师傅,因慕鲁班的大名,就千里迢迢将泰山送到鲁班处,拜鲁班为师学艺。泰山在鲁班的悉心传授下,虽然学会了不少木工工艺,但他更倾心自己家乡的竹艺。鲁班见其在木匠活上用心不够,担心败坏自己的声誉,便毅然将泰山辞退了。几年后,鲁班到江南建造楼台,顺便了解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在一个集市上,他见到一个竹制品店铺,店门内外摆满了精巧别致的竹编工艺品,竹篮、竹筐、竹箩、竹椅、竹笼、竹箱等应有尽有,鲁班决定拜访结识一下竹编的主人。他见到站立在眼前之人时,不禁大吃一惊,这正是他前几年辞退的徒弟泰山。泰山见到师傅十分惊喜,行完礼后,如实告知鲁班,自己是将学到的木工工艺转用到竹编上,才有了这些成果。鲁班深为叹服,并自责地认为自己是“有眼不识泰山”。后来,泰山的竹编手艺一代代流传下来,后人都奉泰山为竹编创始人。

竹笠,又称斗笠,是用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戴在头上,可起遮阳挡雨作用。唐代柳宗元有一首《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以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寒江独钓的形象,抒发诗人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表达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艰难,但仍傲岸不屈的精神面貌。明末清初有一位戏曲家、小说家叫李渔,字笠翁。他仿照《声律启蒙》,写了一本帮助人们学习写作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叫《笠翁对韵》,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是初学诗、词者的必修课。唐代诗人张志和写过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中提到的“箬笠”,是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箬竹是禾本科、箬竹属植物,呈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可达两米,一般为绿色。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于山坡路旁,在浙江、湖南等地分布较多。在浙江杭州五云山南麓,有个云栖坞。相传,五云山顶飘来的五色云彩常常飞集坞中,经久不散,坞因而得名。云栖坞深山古寺、林木茂盛,溪流潺潺、翠云成荫,形成了著名的“云栖竹径”景观。景观内有宋代云栖古寺,有明代高僧和文士留下的印迹,有清康熙帝游览的诗词碑文,乾隆帝亦来过云栖。康、乾二帝还留下了“回龙”、“皇竹”、“遇雨亭”等故事。这里最大的特色还是竹子品种多,满山遍野是一望无际的浩渺竹海。就在这里,我见到了箬竹,而在箬竹不远处,还有一种神奇的方竹,远看与其他竹子似乎一样,近观却见一根根竹子呈方形,用手触摸也分明能感觉得到,其观赏价值自然很高。宋代张咏有一首专门咏方竹的诗:“笋从初箨已方坚,峻节凌霜更可怜。为报世间邪佞者,如何不似竹枝贤。”

竹片、竹丝还能编成用于照明或装饰的灯笼,罩养家禽的鸡笼、鸭笼、鹅笼等。灯笼,本是古时灯具的一种。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诏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又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逐渐形成盛大的民间节日活动。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以此表达“彩灯兆祥、民富国强”的喜悦欢庆之情。宋代大才子欧阳修写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走马灯是一种有趣的娱乐形式,是将外形如宫灯状的灯笼外壁贴上绘制的图案,一般为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当灯转动的时候,看起来便像几个骑马之人在相互追逐。民间有一个关于王安石与走马灯的传说。年轻的王安石赴京赶考路上,经过江宁一集镇,只见镇上热闹非凡,原来是镇上一位马员外在征联择婿。马员外门上挂了两只大大的走马灯,一只上面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另一只则空着,等待才子前来续对。王安石因急于进京赶考,并未仔细琢磨对出下联之事。没想到,科考之时,主考官欧阳修为试试王安石才气,顺手指了厅外飞虎旗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猛然想起马员外门前之事,立即对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欧阳修听后,不禁拍案叫绝。王安石考中后,想到这对联莫非是天意,便快马赶到马家续对,终娶马员外之女。

竹在日常生活中,还能一节一节连接起来,作为引水之用,这样的长竹管被称为“笕”;用竹子编成的竹筏,还可用作渡水工具。古语当中,大的竹筏曰“筏”,小的竹筏曰“桴”。《论语》中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句,是孔子对弟子们说,如果我的主张实现不了,那我就乘一只小竹筏出海而去。孔子虽有此说,但其主张并未实现,这就较不得真了。

与百姓生活有关的还有一种“爆竹”。爆竹的起源至今有两千多年。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发出爆裂之声,故称为爆竹。《神异经》上说,在西方深山老林之处,有一种与人相似的独脚动物叫山魈,长得有一尺多高,虽不怕人,但最怕火光和响声,若犯之就会令人发寒发热。为了驱吓这种危害人们的山魈,每到除夕,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后来就形成了除夕放爆竹的传统。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它居住在深海之中,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争相出逃避难。这年除夕,有一个村庄来了一位乞丐,挨家乞讨时,人们急于躲避,无人搭理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食物。于是,乞丐劝老婆婆不要惊慌,只要容他在屋子里待一夜,定能把“年”兽撵走。老婆婆虽不相信,但出于好心留下乞丐,自己则躲藏起来。半夜时分,“年”从东头闯进村庄,见老婆婆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突然屋门大开,院内传出“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战栗,急忙掉头奔逃,不敢进村。第二天,老婆婆和村上人知道此事,再找乞丐已是不见。后来,人们知道了贴红对联、燃放爆竹驱赶“年”兽的办法。再后来,有了火药、纸张,爆竹的生产有了全新工艺,但这一名称仍保留下来。

饮食娱乐缺不得竹。竹子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还有丰富的纤维素,它的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要明显高于常见的白菜等蔬菜。

菜品中常见的两种食物有冬笋和春笋。秋冬时,竹芽还没有长出地面,这时挖出来就叫冬笋。春天时,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一场大雨过后,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后来,人们将“雨后春笋”比喻为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笋的味道鲜美,自古就被当作菜中珍品。它不但营养丰富,还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疗浮肿、通肠排便、利膈爽胃等功效,亦有促进食物消化、吸附脂肪、调节血压、增强免疫、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诗曰:“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宋代释德辉有《新笋》诗:“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竹子浑身都是宝,不仅竹笋可食,竹实、竹叶也可食。《庄子·秋水篇》中写道:“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意思是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鹓鶵,也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凤凰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竹实又叫竹米,是竹子开花后结出的果实。但很少见到自然界的竹子开花,因为它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周期长达数十年,而且竹子开花是成片的,开花不久竹子就会死亡,民间认为竹子开花会带来不祥之兆,但无科学根据。竹叶虽不能直接食用,但可加工成竹叶茶饮用。竹叶入药可以清心利尿、清热除烦。众所周知,中国国宝大熊猫喜食竹叶。研究人员认为,大熊猫选择竹子作为主食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在野外,相对于其他食物而言,竹子分布广泛、容易获得,与大熊猫抢食的竞争者少;二是相对于其他木本植物,竹子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淀粉;三是竹子不同部位随四季的变化其淀粉含量亦发生变化,大熊猫总是选择竹子中淀粉含量高的部位食用。

竹叶青酒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保健名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唐宋时更有盛名。该酒以汾酒作为底酒,保留了竹叶清醇甜美的口感,很受人们喜爱。梁简文帝萧纲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北周文学家庾信有诗曰:“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唐代白居易在《忆江南三首》其三中写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词中提到的“吴酒”、“竹叶”即为竹叶青酒,说明那时吴国高官名士、美女娇娃都品用竹叶青酒。

竹子还可以营造一个人们喜欢的饮食环境,竹下饮酒品茶聚会是一种高雅洁净的氛围,也大大增加了人们的食欲。宋代大文豪苏轼是一个美食家,他在《春江晚景》诗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代黄庭坚有一首《竹下把酒》诗:“竹下倾春酒,愁阴为我开。不知临水语,更得几回来。”清代安治的《竹林饮酒》诗更有情调:“碧玉千竿爽带秋,就中小饮畅情幽。梅花佳酿清香满,竹叶倾杯翠影浮。”

在中国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有一种别具特色和风味的饮食叫“竹筒饭”,选用一年生的青竹,加工成竹筒,采用优质香米、糯米、早米,配以各色肉制品、调料,用竹叶将筒口塞紧,再放在火上烧烤,做熟的饭竹香袭人、清爽可口,吃起来也颇有情趣,有的还能做出“竹筒鸡”、“竹筒鸭”等菜品,也称得上是风味美食。

竹子的保健养生和医药用途也不少。竹沥,是将竹竿劈开,经火炙,收集两端滴出的竹汁。《本草纲目》记载:“竹沥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竹茹,是竹茎刮去绿色皮层后,再刮取第二层之物,能够治疗呕吐、温气寒热、吐血、痔疮、妇女胎动不安等。竹菌,是指生于竹林中的菌类。例如竹荪是生于竹林地上的一种真菌,竹荪作食用菌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可作为进献帝王的贡品。竹根,亦能入药,有清热除烦之功效,苦竹根主治心肺五脏热毒气,甘竹根能安胎、止产后烦热。另外,抽取竹叶心食用其白嫩部分,可治疗轻度腹泻等。

竹子自古以来就是制造乐器的好材料。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中说:“金石丝竹,乐之器也。”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金石丝竹”泛指各种乐器,或形容各种声音。《荀子·乐论》说道:“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意思是说,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金石丝竹之声是用来引导道德的;音乐得到推行,人们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论语·述而》篇记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之后,三个月吃肉感觉不到肉的香味。感叹道: 没想到听《韶》乐能达到如此境界啊!但在条件所限、无音乐之声时,亦能陶冶情操。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就写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意思是说,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咏点诗,也足够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音乐映照社会现实,一个王朝的兴衰存亡,往往可从音乐中听出端倪。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这就是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的生活环境,从“凝丝竹”到“烟尘生”,从“看不足”到“西南行”,把唐玄宗蒙尘的窘境形象反映出来。诗人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有:“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与流落的宫廷音乐家李龟年不期相遇。他回忆李龟年以前经常出入豪门歌唱,自己也多有欣赏,而如今两人都在颠沛流离中,国事蜩螗、世运衰颓,令人无限感伤。

古代竹制乐器种类有很多,常见的如箫、笛、笙、竽等,有的打击乐器、丝弦乐器亦用竹。《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个“滥竽充数”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他有一个三百人的吹竽队伍,齐宣王每次都让三百人一起合奏。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觉得有机可乘,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自己有吹竽的本领,齐宣王很高兴地让他加入了合奏的乐师队伍,南郭处士也得到了丰厚赏赐。过了些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要求乐队的人轮流来吹给他听。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一听此令,赶紧逃走了。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也讥讽那些图虚荣排场、用人不加鉴别即重用的掌权者。笙,也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据传,商朝就已有笙的雏形。《诗经·小雅·鹿鸣》中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曹操在他的四言诗《短歌行》中,就引用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句。在《吕氏春秋》一书中,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说明用竹子做吹奏乐器在上古时就开始了。吹奏乐器中的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吹起来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听之有一种空灵、穿透之感。箫,有人认为来源于“籁”。籁,是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如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声等,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相传,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喜吹箫,后来,她与一位极善吹箫的英俊青年萧史结为伉俪,两人深夜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于是,乘龙骑凤腾空而去。笛,它的渊源与箫类似,也是汉民族乐器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吹奏乐器。远古时的笛子为竖吹,先秦有了横吹笛,秦汉时笛是竖吹箫和横吹笛的共同名称,汉武帝时横笛亦被称为“横吹”,隋唐时横笛之名广为流行。唐代边塞诗人提到了一种“羌笛”,传说是秦汉之际在西北高原游牧的羌人发明的,它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唐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文化人磨不灭竹。竹子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上古时,人们结绳记事。商周时,有了龟甲和兽骨上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先秦时,发明了用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作书写材料的“竹简”,写好的竹简可用牛皮绳编连成册。竹简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的考古发现。

“韦编三绝”的典故,说的是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之后,孔子深入研究它,并将内容讲给弟子听,就这样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把串联竹简的牛皮绳子都给磨断了,可见用功之深。后人用此典故比喻勤奋刻苦学习。

《旧唐书·李密传》中有个“罄竹难书”的典故,说的是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深重,就是以所有的南山之竹做成竹简也难写完。

唐代诗人章碣写过一首《焚书坑》的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意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担心儒生们扰乱威胁秦王朝统治,采取“焚书坑儒”的手段,要把天下书籍烧光,把那些顽固不化的儒生坑杀,但仅凭这样的手段和函谷关、黄河的天险,并不能守住秦朝的都城居所。焚书坑里的灰烬还没有冷却,山东大地已燃烧起推翻秦王朝的烈焰,起义军的领袖原来都是不曾读书的刘邦和项羽。诗人以此来说明王朝统治的稳固要靠民心的力量,单靠扼制禁锢学说流派与凭借雄关天险守备是无用的,揭示的历史道理十分深刻。

晋朝时,有一本奇书叫《竹书纪年》,它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这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因宋朝时经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竹书纪年》的内容争议很大,例如这本书记载上古历史并非实行了“禅让”,而实际上是“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伊尹杀商王太甲”等。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破解谜团。

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有重要地位。明代《天工开物》中曾对用竹造纸做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竹纸具有独特的耐磨性和渗透性,尤其在书法绘画领域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书写工具之一的竹笔,也在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墨迹。后来发明的“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更是选用适宜的竹枝作为笔杆,宣笔、潮笔、湘笔在毛笔中久负盛名,许多书画艺术大师用毛笔创造了传之后世的不朽之作。唐代李峤有诗专门赞《笔》:“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棭H更有《咏宣州笔》一诗:“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一个“妙笔生花”的典故,说的是李白一天深夜在睡眼蒙眬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一座仙山之上。只见四周云海苍茫、花木葱茏,李白被美丽的山色美景陶醉。他想以美景入诗,却发现未带毛笔。正在着急之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像一根玉柱一样。李白想,如果能用这玉柱作笔,用大地作砚,蘸海水为墨,拿蓝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是多么美妙之事啊。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传来,五色光芒从巨大的笔端射出,笔尖冉冉开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李白哪里顾得上许多,急忙伸手去取,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不觉惊醒,原来是在睡梦之中。李白梦醒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却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后来,他在云游黄山时,见到了梦中的仙境,更神奇的是,那里果然有一根如巨笔般的玉柱。李白不觉失声大叫,原来自己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就在这里!此后,李白写诗文思泉涌、佳句迭出。

北宋时期,有一个“胸有成竹”的典故,说的是一个叫文同的画家,最擅长画竹。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常年钻在竹林之中仔细观察。他把竹子的四季形状、生长变化、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日照与月映的姿态等了然于胸,因而他画起竹子来根本不用画草图,并且画得出神入化。有个名字叫晁补之的人称赞他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后来,用“胸有成竹”比喻办事之前心中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古代有一种诗体叫“竹枝词”,它本是巴渝一带民歌,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最初主要是歌唱男女爱情的,后又用来描写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形式为七言绝句,后流传开来,不少文人纷纷作词效仿。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竹枝词》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明代大才子杨慎也有一首《竹枝词》:“上峡舟航风浪多,送郎行去为郎歌。白盐红锦多多载,危石高滩稳稳过。”

竹子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君子之风,竹子挺拔洒脱、正直清高、弯而不折、清秀俊逸,是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追求。古代君王派出使者出使他国,有“持节”之说。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信物。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之句。论起持节出使的人物,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当数苏武。苏武受汉武帝所派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他宁死不屈、坚决不降,受尽百般苦楚,仍在茫茫无人烟的北海持节牧羊,以至于系在节杖上的节旄全部掉落了,最终,他仍持这根节杆回到了汉朝。

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天祥,为挽救危难时局,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终因势孤力单兵败后被俘。元军屡屡威逼利诱他投降,但他誓死不屈,后从容就义。他所作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无数后人为理想、为国家、为民族而英勇奋斗。诗中所提“汗青”,就是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制作竹简要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因用火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又称其为汗青,后来泛指书籍史册。“照汗青”即为青史留名之意。

宋代苏轼有一首《霜筠亭》诗:“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意思是说,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它姿态优雅,已经有能耐受严寒的姿态。而要真正看到它傲霜凌雪的样子,须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这不正是岁寒见精神、临难见气节的象征吗?苏轼是写竹,也是写己。

宋代黄庭坚有一首《题竹尊者轩》诗:“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这是写,长得最高的那根竹子,有骨气、有气节,任凭风吹雨打、闲言碎语的摧残、诋毁也不在意,并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坚定立场,牢牢扎住自己的根基。黄庭坚曾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书法造诣尤深。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为官时,几经宦海波澜、历尽沧桑,却正直担当、不苟附和,批评时政、不惧权贵,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其高风亮节得到了世人称颂。

清代名士郑板桥也是胸襟坦荡、爱憎分明、不畏权势、情系百姓的性情中人,他有一首著名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诗言志,这恰是郑板桥精神气质的真实写照。

当我们又一次回眸历史时,就会发现唐代刘禹锡亦是一位个性鲜明、矢志不渝、宁折不弯的名士。他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刘禹锡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表达了陋室不陋、以俭养德的高尚人格追求。这确是一篇应当铭记的好文!

君子之德,玉树临风。与“竹”作君子之交,不仅要识竹、用竹,还要爱竹、敬竹,更需要学竹、做竹。诚如是,追求就会更高雅,道德就会更高洁,精神就会更高尚,言行就会更高新,做人就会更高明,也就可称得上是一个有活力、有胸怀、有气节、有担当的正人君子了。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