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孔子说的是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郑渝川 | 2023-01-12
收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的首章,也构成了《论语》全书的总纲。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强在《论语新识》书中指出,“学而时习之”这一章其实就是孔子之学的总纲——“孔子之学,既是悦乐之学,关乎生命之总体幸福;又是君子之学,关乎进德修业之内在超越。”

正是因为这一章所起到的提纲挈领作用,所以刘强教授对于“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和“习”进行了重新阐释。

按照刘强教授的解释,“学”有二义,一为“觉”,所谓“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也就是从内在、内心、本我出发;二为“效”,模仿效法,这强调的是由外而内。所以,“学”就应当从学问中来,叩问本心,然后又生发出去,与师者、同学、知己切磋琢磨,达到至臻至善的地步。

对于这一句中的“习”,传统解释说是“温习”的意思。刘强教授根据对“习”字本义,以及孔子学业、修身整体观点的领悟,指出应当解读为“实践”。

为什么这么说呢?“习”依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习,数飞也”,其本义就是飞翔,更合理的解读,就不是“温习”,而是据“飞翔”引申为对所闻之知与所明之理的躬行实践,学以致用、学而不厌、反复不已、自强不息。

《论语新识》书中指出,“学”关乎“知”,“习”则关乎“行”,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理解为“知而能行之,不亦说乎”,这也是后世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意。

反之,如果机械地将“学而时习之”的“习”理解为反复“温习”,抽离学问本身所蕴含的学在己身、道在行中的实践意义,就会使得学习过程中偏重于甚至局限于“记问”、“作业”,让学习的目的执着于“考试”,就必然变得枯燥、机械,难免让人产生“厌学”、“苦学”、“废学”之想。其实,陆游也在诗中说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论语新识》书中谈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强调的是志同道合之人远道而来,同道问学,切磋琢磨,疑义与析,这带来的快乐,主要指的是志同道合之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好理解,就是说别人不了解我,也不必生气,不怪罪他人,不自我负疚。这其实强调的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因为孔子强调“为己之学”,也就是学习但求在己,而不是非得取悦他人。

刘强教授在《论语新识》书中指出,“学而时习之”一章的三句看似不相关,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整合了《周易·象传》中所提到的“君子以朋友讲习”。贯穿三句,就能领会到学习、修身的大道,“盖君子之道,其必由学,‘学而时习’,即‘博学’而‘笃行’,为由学在己身,知行合一,方可进德修业,成为君子。君子成德之后,必有影响,含章内映,乾德流光,故能引来朋辈同道,相与切磋,讲习不倦。又因人之求学,资质各异,进路不同,浅深有别,故君子面对质疑、误解、非议甚至毁谤时,要能坦然临之,淡然处之,焕然释之”。

本书通过逐篇、逐章解读《论语》文本,吃透原典,全面讲述夫子之道,凸显儒家思想精义与核心。

《论语新识》这本书逐章、逐句阐解了《论语》,每一章引述《论语》原文,然后“新注”、“新译”,再展开进行“新识”阐解。全书的精华就在于各篇“新识”的串联,书作者从《论语》诞生的历史现场、孔门师徒问道论学的具体场景出发,融合古今学人的解读、理解,根据孔子政治、思想理念,引用心灵史、精神史学的方法,解读了《论语》原句原意,并进行了合理的引申与诠释。

正如本文开篇所谈到的那样,书作者并未迷信诸如对“学而时习之”一章的传统解读,而是在重新确立该章在《论语》全书之中、孔子之学之中的地位后,进行了革新式的再诠释,也将“学而时习之”一章的三句有效整合了起来,提升了《论语》原文的境界,让各章内容建立起了更强的内在联系。

又比如,《论语·为政》中,还有“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是孔子阐述的识人之学的精髓。《论语新识》书中还谈到,孔子还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另外,孔子对颜回的观察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孔子的识人之学,从“视其所以”,到“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一个摆脱表面观察,由浅入深,从而增强对具体的人的道德品质本质,以及能力、责任心等要素了解的过程。这反过来,也构成一个可以用来自省的标准,也就是说,要成为君子,就要动机良善,途径正当,心态安适,自始至终皆能条理明畅。

s34317370

书名:《论语新识》

作者:刘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