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一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上帝那神秘之手早已就安排好了一切。面对红尘,不管你是一味消极地迷醉自己、作践自己,还是奋起拼搏、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最终都无法逃避现实中的种种磨难。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我们时刻都会面临着选择和挑战,倘若能够清醒地挑战自我,纵使选择的是痛苦和无奈,只要能坚持下去,痛苦无奈就会变成一种飞扬至极的享受。但是,这极需要勇气。
王十月最新长篇小说《不舍昼夜》的男一号王端午无疑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农村小伙子,他从长江边上的小县城出发,一路南下,到深圳打工,在东莞赚取第一桶金,最后立足广州开办西西弗斯书店,其间千辛万苦,一波三折,却始终没有逃脱他心中的“围城之困”:
王端午是聪慧的。他很清楚乡下人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去的道理,但他主动放弃了争过高考这座通向外面世界的独木桥,从他放弃复读参加高考的终南捷径时,就注定了此生必将落入篡改身份万劫不复的深渊: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在广州火车站的小年夜偷走了大学生李文艳的毕业文凭与身份信息。从此,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外表风光、内心苍凉的“文艳总”。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他是一个坏得不那么彻底的坏人,也是一个好得不那么纯粹的好人。因为自认为是坏人,所以他处处藏头缩脑,当厂刊编辑时不敢去采该李文艳母校华南大学的学长而悄然辞职;进外资企业因为不懂英语而遭质疑是假大学生时只好落荒而逃;入职名匠广告公司,从普通职员做到策划总监再到公司总经理,可谓风生水起、财源滚滚,巧施妙计躲过办理出国护照的难关最后却栽在兄弟刘祖之手里不得不忍痛辞职,痛失成为亿万富翁的大好良机。因为心存善念,他借回家办理护照的机会去上饶寻找李文艳的家乡亲人,当得知李文艳惨遭凌辱自尽身亡后,从此以儿子的身份给李文艳母亲邮寄生活费用直到老人去世,内心深处时时忏悔,沉重的罪恶感如刀刃一样打磨着他那并不强健的心脏。
王端午又是痛苦的。尽管他凭着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套用李文艳的大学文凭在名匠广告公司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内心始终压抑着自己的青春冲动,当公司老总黄盼弟与漂亮女同事阿霞同时爱上他时,他只能选择装聋作哑,明明才华横溢却有女不敢追,这是多么痛的人生折磨!漫漫长夜,独对孤灯咀嚼过往所犯的错误,实在熬不下去了他只能去KTV找小姐放纵肉体、迷醉灵魂,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那偷来的身份是见不得阳光的,他不敢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去谈恋爱,怕暴露身份,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当年结拜兄弟刘祖之的从天而降,让公司排名第二号人物的“文艳总”从名匠广告公司上市的前夜销声匿迹了。
王端午是幸运的,从小成绩好,老师都表扬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料,特别是语文老师,可以因为成绩好而放他一马,让“偷书事件”得以平息下来;王瑞午又是不幸的,弟弟王中秋因他的过失而夭折,落落大方与人谈理想、谈文学、谈论《简爱》与《卡门》的四姐、让他“要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的偶像四姐、以她的心性果敢智慧本可以走得很远的四姐,居然被当作流氓犯给枪决了;王端午是孱弱的,他由农村走入城市的第一步是踏进县纺织厂,进厂后技术上不如李飞精湛,搭讪女工脸皮没有李飞厚,还莫名地被李飞霸凌,被唐丽取笑;王端午又是霸气外露的,都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王端午在N次被凌辱后终于爆发了,他手执十字螺丝刀扑向李飞,李飞的落荒而逃,让他明白了老实人“奋起抗争”才能保护自己的重要性;王端午是多情的,因为想入关寻找初恋对象宋小雨,误入黑道设下的圈套最后被洗劫一空;王端午又是无情的,出入风月场所、视坐台小姐为泄欲工具、抛下结发妻子冯素素与儿子王快乐去做他的流浪大师……王端午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自己想做好人,却又干了坏事,做坏人又做得不彻底,读了几本外国书,就想学人家赎罪、复活”,这是冯素素对他的控诉,也是王端午自广州火车站那个小年夜以后内心世界里的独白与纠结。
小说家王十月是一个造城高手,他用文字给王端午打造了一座城,在这座围城里,王端午自小酷爱读书,在同伴们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就从四姐口中知道了《卡门》;后来四姐走了以后,他就读四姐遗留下来的图书,《飘》《简爱》《嘉丽妹妹》《安娜卡列尼娜》……这份书单对一个农村辍学初中生来说,无疑是极其丰富的,不停地阅读,是王瑞午思想不断成熟的坚实基础,虽然他没有任何文凭,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小县城里读书会的分量,因为他的阅读与分享,他得到了县城文化名流老曾、老沈、老许的一致认可,在老曾、老沈的推荐下,王端午摇身一变从车间到了厂宣传部,让一度认为他是“变态”青年的女工唐丽后悔莫及,若非当初轻信流言,王端午就是他男朋友了。如果王瑞午的人生就这样按部就班下去,假以时日,王端午或许可以坐上一个厂办主任的位置,在男少女多的纺织厂里过着吆五喝六的日子,也不失为一种安逸的生活。
可惜生活没有“如果”二字,王端午离开纺织厂时,纺织厂还欠他两个月的工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南下深圳、珠海打工成了一种潮流,从一座城奔向另一座城去打工谋生,不只是王端午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李中标、刘祖之、宋小雨在他生命中的依次出现,让从没有走出过县大门的王端午眼前一亮。为了兑现三人要进同一家工厂的诺言,为了讲兄弟哥儿们的义气,王端午居然主动放弃了包装箱厂菲林画房一份待遇优厚的好工作,这一次的放弃或许就是王端午人生的转折点:如果他不坚持三人同进一家厂的约定,肯定就会被周小姐录取,成为菲林画房的高薪一族,也就不会有后来在郁金香工艺品厂认识宋小雨,更不会因为去关内寻找宋小雨而被黑道洗劫一空,当然就不会在大街上流浪、去广州火车站偷窃李文艳的身份证与毕业证,这样李文艳或许就不会死,王端午也就不用躲躲藏藏、终身负罪忏悔了。是的,退一步说,如果王端午在伟丰厂跟着司机大佬黎哥干,也许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又何来后面走投无路冒名顶替李文艳弄得半世不得安宁呢?王端午终究没有逃脱偷窃李文艳大学毕业证与身份信息的陷阱,这就是小说家王十月给他织就的天罗地网,为他量身定制的围城之困。
读书是王端午一生之中最大的乐趣,而西西弗斯书店的开张则是王端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在王端午与王端之间,隔着冤魂李文艳的影子在晃动,“文艳总”是光鲜亮丽的,王端午是见不得阳光的,在良心与道德的谴责下,王端横空出世了,冯素素的悄然出现,让王端品尝到了爱情的甘与苦:因为装修新家的劳累,一向谨慎的王端出错了,善于犯罪推理的冯素素居然推测出了李文艳的不幸遭遇,在妻子面前,王端坦诚忏悔,全盘托出事情的真相,王端就是王端午,也就是间接置李文艳于死地的刽子手。本以为坦白从宽会得到妻子的谅解与安慰,从此放下思想包袱过恩恩爱爱的二人世界。然并卵,王端的忏悔换来的不是冯素素的理解与同情,而是从此不准进卧室睡觉,甚至王端的老爸远道而来刚刚进门就被打脸。冯素素直接无视公爹存在的行为,让王端痛彻心肺,在王端内心深处,他是一个大孝子,对亲人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他可以跟自己的老爸对着干,但绝对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老爸有丝毫不敬。事实上,王端在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夫、为人父等方面做得是无懈可击的,他在婚前婚后对冯素素脾气性格变化莫测的包容与大度是可圈可点的,远非一般男人所能做到。
王端午可以将华南大学附近深巷子里的西西弗斯书店经营成广州市远近闻名的文化品牌,让读者将书店当成了一方物欲社会下的灵魂净土,却无法将自己内心的忏悔进行到底:第一次鼓起勇气在妻子面前和盘托出,不仅遭到咒骂,还殃及老父亲遭受冷遇;第二次在儿子王快乐面前诚心忏悔,结果二人反目,儿子远走异国他乡,视他为无物,至死不得再见;第三次在网络上直播再讲那个罪恶的小年夜时却砰然倒地,离开了这个生无可恋的世界……王端午的忏悔之路到底有多漫长,他用了一生来解脱却始终没有如愿以偿,这或许就是小说家王十月创作小说的主旨所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在小说家王十月的笔下,人心如城,高深莫测,比如刘祖之,表面称兄道弟,点头哈腰,在王端午濒临绝境伸手求助时,竟然用区区十八块五毛打发他,如果刘祖之当时真的慷慨大方出手相助,王端午不会被困烂尾楼,不至于当流浪汉,更不至于到广州火车站做下那件让他终身后悔的事情;退一步说,刘祖之不伸手拉一把王端午可以解读为当时能力有限,手头不宽裕,可当王端午以“李文艳”之名在名匠广告公司风生水起时,他居然一封告密信,彻底让王端午的亿万富豪之路化为泡影,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又何止是刘祖之一个人在做?红尘俗世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机缘,王端午之所以对李文艳下手偷了他的人生乃至生命,不仅仅是与王端午当时不偷就不能活下去的处境有关,与他平时的交友不慎也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益友损友,看看李中标与刘祖之二人的表现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李中标军人出身,尽管他也曾遭劫难,但他心存正气,心存善念,最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成就了与王端午由朋友到亲戚的不解之缘。
人心如城,人的肉身在王十月的笔下也成了一座城,灵魂囚禁在里面的王中秋始终想出来,哥哥王端午一直不让他出来,表面上是两个人为了争夺这具肉身在斗智斗勇,实则是人性深处的善与恶在纠结缠斗。王端午的忏悔许多时候是出于王中秋的苦口婆心而作,而王中秋的正义阳光又与世俗的生活格格不入,王端午最后一次的流浪皆出自王中秋的掇撺与策划,最后却落个妻离子散、书店关张的悲惨结局。小说以魔幻夸张的手法告诉读者,忏悔也是一座围城,想忏悔的人不一定就可以做到心安理得,不愿忏悔的人也不一定就会遭天谴雷劈,或许就是人世间常说“好人不长命,坏人命更长”的真实写照。
人心如围城,情感如围城,肉身亦可围城,若遇上现实生活中的围城,那才算是绝望中的无奈,无奈中的绝望,一直以来以正直无私标榜自己的王中秋最后将灵魂附在一条黄狗身上惨遭抛弃,这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哀啊?王端午可以是冲进城里的江南少年,也可以是想出城回归乡村的中年大叔甚至是口若悬河不愿归家的流浪大师。在读者眼里,王端午是可悲的,王端午也是可笑的,但这个尘世里,谁又不是可笑的呢?在上天眼里,人类本身就是可笑的,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从某种角度来说,王端午可以是你,王端午也可以是我,王端午是万万千千行走着的人群里的任何一个。
乡村有乡村的王端午,城里有城里的王端午,如果人人都能心存善念、时时做到恶事不作,王端午们的忏悔就像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明知不可以为,依旧满怀激情与信念,日复一日地坚持,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