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石间打捞城市记忆——评《汉口近代建筑图志》

蔡文华 | 2025-07-01
收藏

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汉口以其独特的通商口岸地位,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舞台。1861年开埠通商之后,汉口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各种近代建筑层出不穷,在汉口形成一道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的亮丽风景线,也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宝贵建筑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50701104802.jpg

《汉口近代建筑图志》

定价:118.00元

ISBN:978-7-5582-5174-0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为了更好展示汉口地区近代建筑的历史,为推进汉口历史风貌区建设作出贡献,王汗吾、侯红志、韩少斌等人历经多年积累,悉心打造出《汉口近代建筑图志》一书,就是要为读者提供一把钥匙,引领人们深入武汉的历史长廊,去打捞那些镌刻在砖石间的城市记忆。

为建筑立传,重构城市的历史图景

从豪华的官邸到普通的民居,各类居住建筑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汉口人民的生活空间;金融建筑是经济实力的无声宣言,规模宏大、设计精美的汉口汇丰银行、汉口横滨正金银行等金融大楼彰显了汉口作为商业重镇的发展水平和金融实力;洋行与公司建筑承载着商业活动的功能,立兴洋行大楼、德国美最时电灯公司公事楼等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了西方文化的魅力;公共市政建筑以功能性书写城市现代化的序章,江汉关、大智门火车站、汉口电报局等公共设施,通过其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领事馆建筑群如同一部微缩的国际政治史,汉口租界区比肩而立的英、美、俄、法等国的领事馆建筑,以空间形态标注着列强的势力范围;宾馆与娱乐建筑反映了汉口近代社会的繁荣与多元化,铁路饭店、市政府礼堂、明星大戏院等为人们提供住宿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反映着当时市民的生活情趣和文化需求;作为汉口近代工业化的象征,平和打包厂、日本日清公司仓库等工业建筑见证了当时工业生产的繁荣与发展;宗教建筑诠释了汉口近代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它们多采用各自宗教传统的建筑元素和装饰手法,因而外观更加独特、醒目……那些矗立于长江左岸的近代建筑,如同一部镌刻在砖石上的城市日记,记录着时代的激荡与文明的对话。

《汉口近代建筑图志》以图志的形式,通过将137处具有代表性的汉口近代建筑归类为居住建筑,金融建筑,洋行、公司建筑,公共市政建筑,领事馆建筑,宾馆、娱乐建筑,工业建筑,宗教建筑和其他建筑等九大类别,系统梳理其地址、结构、规模、设计单位/人、施工单位/人、建筑年份、保护等级等信息。此外,书中还配有近400幅新老照片,不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建筑昔日的辉煌,更通过对比与现实的差异,展示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图文并茂,为建筑立传,勾勒出汉口近代建筑的多样性图谱。

以建筑为钥,解码城市的文化基因  

在记录建筑基本信息的同时,作者还深入挖掘了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记述了它们的建造背景、历史沿革及与之相关的关键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建筑的故事和背景,还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此,《汉口近代建筑图志》一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建筑本身,更在于透过砖瓦挖掘城市的精神内核。 

作者以史笔为针,串起了建筑背后的历史碎片: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和中共中央领导人汉口住地旧址,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波澜壮阔的时刻,它们不仅仅是砖石土木的堆砌,更是革命先辈们奋斗与理想的象征,从中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当年热血青年们为了理想奋斗的身影,听到他们为国家命运而奔走呼喊的声音。而詹天佑故居、周苍柏公馆等,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不同领域的人物的生活轨迹,他们的故事与建筑相互交织,成为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金融建筑,不仅是金融活动的场所,更是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林立的洋行、公司建筑则承载着当时外商在汉的商业活动,见证了武汉在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活跃,就如同一个个窗口,让世界看到了武汉,也让武汉接触到了世界。江汉关等公共市政建筑反映着汉口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曾经作为海关办公场所的江汉关,见证了武汉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今日已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列强先后建立的领事馆建筑则见证了汉口近代的国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武汉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氛围。宾馆、娱乐建筑和工业建筑展现了武汉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工业发展的脉络,它们的兴衰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古德寺、东正教堂、圣若瑟天主堂等宗教建筑,则是作为宗教文化在武汉交流融合的见证,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庄重的气息,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景观。尤为可贵的是,本书并未回避殖民印记。日本海军陆战队兵营、法国兵营办公楼两种其他建筑虽然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记,但也从反面提醒着我们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让我们铭记过去的苦难与抗争,珍惜如今的和平与发展,它们的存在,也使得汉口近代建筑的多样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现。

《汉口近代建筑图志》突破了简单的建筑功能分类,将经济史、社会史与政治史编织成有机的整体,让每一栋建筑都化身历史的坐标,将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与城市变迁编织成网。

结语

《汉口近代建筑图志》是一部跨界的城市传记,它用建筑的语法重述武汉的近代史。当读者穿行于书页间,仿佛漫步于“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长廊——这里既有殖民霸权的阴影,也有文明交融的光辉;既有市井烟火的温度,也有工业巨轮的轰鸣。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汉口近代建筑的壮丽画卷,更通过深度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解码了武汉的城市文化。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汉口近代历史与文化的生动教材。阅读此书,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些镌刻在砖石间的城市记忆,感受汉口近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供稿:张丽霞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