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企不分,在中国企业主阶层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企业主创业之初,自掏腰包,在公司成长阶段还不断用个人资产、个人融资不断向公司输血,所以自然而然地,等到公司开始盈利后就消费公司资产,将公司款项用于个人消费、亲友间的借贷往来。
著名律师于永超在《家业长青》一书中指出,企业主应当意识到家企不分具有严重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公司法》规定,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只要挪用公司款项、财产的做法存在,企业主、股东承担责任就不仅仅受限于认缴出资额的范围,而必须直接承担公司的债务,有限责任变成了无限责任。
在我国,很多企业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也就是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创业肇始,创业资金直接来源于家庭或家族,公司的控股股东大多是创始人全部持有或者家族绝对控股。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绝对控制人都是企业主本人。有些公司中,企业主的配偶或子女担任财务总监,股东名单中的家庭、家族亲属占据多数,家企资金混用现象突出。
《家业长青》书中指出,从公司角度而言,个人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不断输血的,一旦公司出现风险,尤其是严重危机,即便公司资产清偿,将优先偿付员工赔偿等用途,资金则很难回归家庭。
更突出的风险则表现在税务责任方面。一些企业采取企业主从公司列支、提现,而不是将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后分红,借此逃避税务责任。然而,如果用公司资金为个人或家庭支付消费性支出或者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都视为对企业主的分红,需要加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以股东借款名义从公司提现,如果该纳税年度终了后不归还的,也视为分红,也要计征个人所得税。这些行为如果被视为偷逃税,还需要补缴税款、滞纳金以及5倍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书作者毫不留情地严肃指出,“传统企业主的商业逻辑大多以企为家,企为家用、家企不分、公私财产混同的现象”非常普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企业从不分红,但家里从来不差钱”。这就造成很多曾一度叱咤风云的企业主最终栽倒,其失误“不是战略性失误,而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性错误”。
家企不分的现象还表现在用个人账户收取公款,容易造成实控人或股东个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由于这种做法的目的本身是规避税收责任,从而很容易发生违法犯罪风险的累积。
书中还谈到,家族企业中常见的另一种家企不分的做法是,公司成立后,支持公司创立的部分家族成员股东将已经缴付到公司名下的出资资产抽回,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这就构成抽逃出资。书作者提醒指出,结合司法实践和案例,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通过伪造虚增的基础交易、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出资转出,利用关联交易假借合同名义将出资转出,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未经法定程序将款项转出,将出资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专有技术等在验资完毕后抽走等做法,颇为常见,但都构成清楚的抽逃出资,存在很高的法律甚至刑责风险。
家企不分还常常表现为关联公司混同,人员、业务、财务、财产混同,母子公司、子公司间利益传输,或抽逃原公司资金再成立经营目的相同或类似的公司以规避原公司债务等做法,“都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滥用”,最终会导致股东丧失有限责任的“屏障”保护。
《家业长青》这本书立足于2023年修订实施的新《公司法》,根据中国企业界尤其是家族企业的企业主“在创造、运营和传承过程中常发多发且常被忽视甚至无视,给财富带来深远影响的家企风险”,进行拆解内核,精准提出风险警示以及对应的改善建议,为企业主阶层优化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书中第一部分总结分析了企业主的常见风险、惯性错误和财富后果,比如出资风险所带来的连带风险、债务风险;第二部分则探讨了公司制企业对创业企业主的好处,提供股权架构逻辑,引导企业主在创立公司时铺就长治久安之路,比如依照公司法等法律,人性化设计股权表决权和股权变现的路径和方式,又如提示了以非货币形式财产出资对于企业主和公司带来的隐患,再如具体分析了常见的股权代持的严重风险。
书中第三部分则进一步紧密围绕企业主的债务风险。首先就是前述的家企不分各类做法所隐藏的高额风险。其次,个人担保、股权融资对赌操作不慎,极可能给企业主、企业主家庭以及公司带来灭顶之灾,书中在第四部分具体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比如设立家庭财产安全岛,专业隔离企业主个人风险对家庭财产的冲击,设立人寿保险规划以架构性地隔离风险。第三,谨慎预防“无妄之债”,比如股权出资却结果成了债务人,常见现象包括认缴出资不到位因而最终承担公司债务的连带责任,又如虚假出资则面临罚款和刑责,再如合伙出资却成为了背锅侠,还有购买股权时因尽职调查不够仔细而忽略了股权被质押、冻结等情况而造成巨大损失,此外一些公司逾期不清算造成股东承担损失赔偿责任。第四,构成夫妻共债的重点风险是共同生活和共同经营,企业主的债务风险将直接侵蚀夫妻共有财产,影响配偶财产安全稳定。第五,盲目听信一些所谓的避债策略,如隐藏转移财产、注销清算、离婚、死亡,本质上都难以达成目的,反而埋下了更大的法律风险。
书作者还分析讨论了出资不慎、融资不慎、财产使用等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刑责风险,比如融资构成非法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尽管一些企业家辩称没有这些犯罪的主观目的,但确实采用了符合法定罪责的方法,如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并未将集资款全部用于生产用途而予以部分转移或个人消费。
书中第四部分则聚焦企业、股权传承的方法和路径,尤其适用于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总的来说,《家业长青》这本书比较严谨、完整地构建了一套服务于中国企业主阶层的财富管理法律框架,讲清了财务管理的底层逻辑。书中聚焦于企业主阶层最为关注和常见的三大财富核心问题:债务和法律责任风险、家企关系风险、股权传承风险,给出了适用性强、针对性突出的建议和方法。
书名:《家业长青》
作者:于永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