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过度合作现象,不仅严重消耗生产力,更造成大批职场中人职业技能荒废、绩效低迷,并最终难以避免突兀地丧失职业竞争能力的结果。
无论是企业组织、社会组织,还是公共管理部门,在扁平式管理框架下,抑或是传统的管理框架下,都存在密切的协作需求。但这种人与人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究竟提高了效率,还是降低了效率,很多情况下是不确定的。
一些企业组织近年来越来越积极地落实员工定期休假,无论是高层管理岗位上的员工,还是中底层员工。定期休假归来的员工,经常会尴尬地发现,自己不在岗期间,原来归属自己管理或者协调处理的很多工作,其实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并未出现自己预想的陷入停顿或严重瘫痪的情况。
但在更多企业,仍然以鼓励合作、推动信息共享的名义,使得大量员工将相当部分的精力花费在过度合作之上,比如A团队负责的项目,在不同进度中不断调取其他团队负责人给出意见;而企业高层直接越级切入基层项目给予指导甚至干预的做法,也很常见。
巴布森学院全球领导力教授罗布·克罗斯所著的《别让合作压垮你》一书指出,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一旦陷入过度合作,行动就会陷入无法推进或者缓慢推进的怪圈,而且这不同于有人故意作梗、制造障碍导致的难以推进,过度合作往往以鼓励合作、信息共享等积极意义名义呈现。
书作者倡导建立公司内部的精要合作,让不同层级的员工能够紧紧地围绕自己的核心工作、关键使命,减少工作中被打断的间隔,为创造性思考留出时间。
事实上,精要合作而非过度合作,更可能有效改善员工之间的关系,让员工不会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对于自身和本部门以及公司整体绩效无关的事情上,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落实该完成的工作,与之同时也避免了过度劳累和消耗。
书中分析了诸多组织诱导、延续过度合作的原因。首先,人们错误地定义了“乐于助人”,实际上是因为想要获得自我成就和满足感,频繁消耗在与己无关的工作和项目上。另一方面,很多人害怕在公司中失去发言权,害怕失控感,并且存在“今日事今日毕”的完美主义倾向,希望尽可能将一切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畴。
当然,强调精要合作而非过度合作,不是要在公司内搭建多个筒仓,切断部门内以及跨部门、跨流程的合作,而是应当将工作范畴定位在能够创造价值的工作中,要合理地设定经理人员的决策范围、参与范围,专注于员工能力优势设定有必要实现其积极参与的范围。
书名:《别让合作压垮你》
作者:(美)罗布·克罗斯
译者:马艳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
出版日期:2025年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