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宏大叙事,是如何制造的?

郑渝川 | 2025-08-04
收藏

西方文化与历史的标准版本就是,古希腊-古罗马为初始谱系,甚至可追溯到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然后一路展开,经由中世纪的光明与黑暗,在文艺复兴、大航海运动、启蒙运动后,由文明、血脉的传承者西欧发展到高峰。

这套观念的血统因由,基本上已经无法成立,而文化传续,其实也存在巨大断裂。但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政治、文化、经济霸权甚至军事霸权的合法性和道德优势,很大程度上建构在上述文明一致、一贯的宏大叙事之上。

英国学者、维也纳大学的古典考古学教授纳奥兹·麦克·斯威尼在其所著的《发明“西方”》一书中,全方位地阐明了西方文明宏大叙事的虚假性,指出这其实是拼凑起来的观念组合。

西方与东方“对立”的起源

讨论西方与东方的“对立”,很多人都会想到希罗多德的《历史》。但其实,希罗多德并没有将世界分为西方和其他文明,更没有将历史定义为永恒冲突的无休止重演。

在斯威尼看来,希罗多德确实意识到希腊城邦当时具有共同的文化意识,这构成了想象中的希腊血统更强的凝聚力。“这文化意识包括希腊语言、文字,以及随之形成的文学传统与纷繁的神话故事;包括奥林匹亚多神体系,表现为各城邦相似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方式,以及对神庙外观规范的相似认知;还包括共同的习俗与日常生活模式……”但希腊文化圈内,各地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但文化意识在创造某种共同的认同的同时,也强化了希腊人对非希腊人的优越感。雅典的民主,严格意义上就是贵族民主,而这种民主制的依存建立在对其他阶层的压制和统治,更通过帝国主义的扩张来获得资源。

为了确保延续政治霸权优势,雅典人在当时的确向希腊其他城邦推销结盟,并制造对波斯人的仇恨言论。雅典人开创了后来被英国人和美国发扬光大的战略宣传,在文艺作品中大肆丑化波斯人,乃至抹黑整个亚洲。

斯威尼指出,希罗多德自己本就是双文化背景的亚洲移民,在当时的希腊政治氛围中其实感到无处容身,这也是他为何毕生选择漂泊创作的缘由。

在希罗多德的笔下,希腊人和异邦人都取得了足以令人惊叹的丰功伟绩。希罗多德甚至明确表示,希腊人自己也受到更古老的西亚文明以及埃及文明的影响。按照其说法,希腊人不仅文化血统复杂,生物血统也同样如此。

在希罗多德的时代,雅典人已经主动构建意识形态模型,宣称西方与东方的二元文化对立,这在后来被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继承的观念遗产。然而,这些其实是希罗多德所反对的。

从古罗马开始,欧洲成为文化熔炉

古罗马的诸多神话,其实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罗马并不是文化和种族(血统)的一致体——罗马人,本就是西亚、北非、东南欧以及中欧、西欧各地移民的混血后代。

当然,罗马帝国主义一如之前的雅典帝国主义,热衷于征服。

《发明“西方”》书中指出,西方文明宏大叙事对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历史记述,存在重大谬误。“按照西方文明的理论,西欧与中欧人乃是古典时代的主要继承者”。但在事实上,只有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才比较完整地接续了西罗马的文明,将古希腊文本作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内容。当然,拜占庭帝国本身依照东正教有选择地舍弃了部分古希腊罗马的内容。

在文艺复兴之前,阿拉伯地区甚至印度次大陆所保留的古希腊遗产,都远超西欧和中欧。

所以,西方文明理论的文明传续说,即所谓文化与文明从希腊传至罗马,之后由中世纪的西欧传播,再到近代传给美国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希腊罗马世界的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很多。

希腊罗马世界的文明成果,本就是受益于周边多个文明,是文明交流的产物,而其文化创造又扩散到更广大地区。至于西欧和中欧在文艺复兴以后所谓接续的古典传统,其实大量知识成果是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学者的创造。

书中讥讽指出,西方文明理论认定的希腊罗马世界文明继承者,其实就是历史上声名狼藉的神圣罗马帝国——如伏尔泰所说,这个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甚至更不是一个帝国。

罗马的近代继承人,其实是奥斯曼

拜占庭帝国覆灭后,在几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保持着对基督教欧洲的攻势——东正教国家沙皇俄国最终反过来进攻和侵蚀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攻克君士坦丁堡后,自认为继承了罗马。而奥斯曼与欧洲多个国家与城邦的结盟,事实上建立在后者认同前者的这种政治资格基础上。

近代初期的欧洲,哈布斯堡帝国也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这才是其陷入与奥斯曼帝国旷日持久对抗的根本原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地理与文化上长期与欧洲大陆背离的英国,到了16世纪开始大肆流传着特洛伊起源的神话。这显然是为了抬高英国政治地位的手法。有趣的是,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王后萨菲耶,为此致信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宣称土耳其人和英国人都有共同的祖先,都有资格继承希腊罗马文明的荣光。伊丽莎白一世与奥斯曼王后保持了一段时期的通信。双方的合作,也就是构建新教与穆斯林同盟的努力最终没能成功。

在此之后,包括英国人在内,西欧和中欧的人们开始编造共同的文明渊源传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间的血腥宗派冲突被抚平”。在启蒙运动中,弗朗西斯·培根成为西方文化谱系概念的重要发明者。

西方文明叙事的集大成者

西方文明叙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强化。书作者解释指出,美国革命者要解决的意识形态疑难是,他们承认来自英国,美国是英国的殖民者,要推翻英王的统治,仅仅以英国征收税收以及拒绝赋予平等的政治权利显然是不够的,而美国革命但又不推翻奴隶制,这就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洽的逻辑困境。而将美国的建立和兴起,说成是对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接续,尤其是对罗马共和制的接续,从而可以跳过对是否废除奴隶制的争辩,可以跳过独立战争实质上是对英帝国的叛乱的讨论,引入一种“皇权”、“天命”转移的理念。

美国人重塑了西方文明叙事,并在美国开国后就不断制造上帝选民的宏大意念。如前述,希腊人最初制造的两元文明对立观念,本就是种族主义型的。这也高度贴合美国,以及逐渐发展为帝国主义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需要。

就这样,西方文明叙事一方面标榜人文主义原则,但另一方面以浓郁的种族主义观念以及文明优越假设为前提。19世纪,欧洲人并吞控制了整个非洲,打开了亚洲几乎所有国家的国门,这支撑了种族主义论调。欧洲人和美国人开始以西方人自居,并将世界其他民族都视为他者。

在西方人自己的视野中,文明、开化、人本主义成为默认的前提,而西方人对待其他民族,则无需受到这些限制,更是宣扬其他民族都处于高度不开化状态。西方人甚至不再承认文艺复兴时期接收了阿拉伯人转译的大量经典文本,以及阿拉伯人创造出的知识成果;不再承认古代印度、古代中国以及古代其他非欧洲文明的智慧发展程度。

英国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在20世纪中期以来,都自居为罗马帝国的现实化身。当然,因为罗马帝国最终被蛮族攻破的历史记录,也使得这些霸权国家的精英陷入定期的政治狂躁,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可能挑战霸权的敌手。

s35186276

书名:《发明“西方”》

作者:(英)纳奥兹·麦克·斯威尼

译者:郑昕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5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