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理论没有过时

郑渝川 | 2021-08-17
收藏

中信出版集团近日再版了美国格雷厄姆和价值投资领域的研究专家珍妮特·洛尔的经典作品《跟格雷厄姆学价值投资》。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价值理论研究者、华尔街的开创性人物、巴菲特的精神导师,一直畅导价值投资理论,教导读者理性投资。多年来,价值投资理论已经被市场多次证明是正确和明智的,尤其是在股市因各种因素遭受重挫、投资者主动或被迫重归理性时,往往都会主动或无意间按照格雷厄姆的建议,即根据企业的基本价值买入股票,从投机回归投资。

股市变幻莫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投资便利化的时代,虽然我们理智上都清楚要在股市快速致富,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回报,往往需要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比如一些经济体再度出现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建立股市、而后又能长期稳定发展的历程(这个概率当然是很低的),但是当我们通过各类媒体、社交媒体高频度地获得相关信息,还能有相应的模型工具帮助进行数据分析甚至预测,这无不在助长我们盲目自信,继而作出鲁莽的选择。

价值投资既不神秘,也不复杂,却存在一个被投机性投资者诟病的缺点,那就是不容易获得超额、快速致富的机会。在广大股民中,很多人基本上不看财务报表,更谈不上借助网络时代的信息便利进行缜密的上市公司分析,对于公司的基本面一无所知,却动辄轻信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

正如《跟格雷厄姆学价值投资》书中所说,投资不取决于运气,而是基于事实。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纯粹意义上的“小散”,对于企业个体的市场价值都可以得出一个接近于事实的判断,即企业实际价值加上合理溢价——关键词是“实际”和“合理”。

格雷厄姆界定价值投资,或者说理性投资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认真分析、确保本金安全、追求合理回报。在分析阶段,对资产进行评估,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实现投资多样化。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等人在长期的价值投资实践中,其实已经摸索出了后来被行为经济学家所概括的一些投资法则,尤其是投资者必须对认知偏见有较为充分的认识。

在《跟格雷厄姆学价值投资》书中,珍妮特·洛尔提醒指出,投资者不要过度迷信于数学模型,股市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无法用公式计算的;闭塞的群体智慧将日趋狭隘,引导人们误入歧途;价值投资需要很强的心智能力,以保证在理性分析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但这一过程并不高深。

这本书阐述的基本投资主张是:第一,股票的价值来源于企业的价值,而企业的价值由其财务的稳定和持续的盈利能力共同构成;第二,通过企业真实完整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帐面价值,分析股东权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企业成长的潜力;第三,适当的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将为股东提供更多的安全边际;第四,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动态,单年度的利润表可以提供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及营业外收入的构成情况。通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核心利益来源,具有可持续性,而营业外收入是非正常情况下的收入,比如变卖公司资产、获得诉讼赔偿等,是不可持续性的。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不能依赖于营业外收入来美化误导消费者进行投资。

当然,以上思路、方法仅适用于投资“诚实”的企业。无论是中国股市,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不可避免出现财务造假的企业,以及试图“打擦边球”,对财务报表进行“化妆”处理,以误导投资者的公司。珍妮特·洛尔在书中也谈到了避免投资欺诈的方法思路,包括远离“看不懂的”产品、计划和投资工具,放弃高风险的股票和债券,查询存在疑虑的公司及其保荐机构的信用,结合公司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以及其他公司基本面信息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

投资不同于投机,投资是充满理性的艺术,而投机是充满冒险的折腾。重温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选对适合自己的股票,精心安排可以合理规避各种市场风险的投资组合,散户投资者跑赢指数、跑赢机构并不是仅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QQ截图20210817214323.png

书名:《跟格雷厄姆学价值投资》

作者:(美)珍妮特·洛尔

译者:邓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