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造企业做大了,开发能力往往反而降低了?

郑渝川 | 2021-10-08
收藏

制造企业的衰退,很可能会伴有许多直接征兆,比如客户服务水平的下降,销售能力的弱化,但归根结底还是开发部门被弱化。

开发部门弱化与否,不仅仅表现于经费、人员以及动用其他方面业务资源能力的增与减,更多情况下带有隐蔽性。日本资深的制造业品质管理专家、株式会社成本开发研究所社长三木博幸在其所著的《提质降本产品开发》(精益制造系列)一书中指出,导致开发部门、开发现场被弱化有多种原因:

第一,细化分工。许多企业在创业初始阶段,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与生产,乃至对接客户、营销等部门、岗位是密切相连的,工位、办公室挨在一起。所以,这样的企业就真的能像“瞪羚”那样,灵敏而动,能够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市场,根据技术能力与生产能力,结合行业动态与参照价格,规划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也是三木博幸所称的所谓“一气呵成体制”。

但问题就在于,制造企业做大以后,规模的提升会增加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很多情况下,不同部门就分散在办公场所的不同楼层,开发部门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互不相连,只有在有关协调会议上才能碰头商议。这自然大大降低了可能的反应速度。举例来说,很多企业的开发部门对于产品价格、成本竟然毫不了解,也谈不上把握市场需求,这种情况下的产品开发无异于盲人摸象。

换言之,制造企业的做大,导致了“一气呵成体制”崩溃,这使得竞争能力被弱化。哪怕企业聘请管理专家、业界销售精英,往往也难以解决开发能力削弱的问题。

第二,开发部门的人员弱化。《提质降本产品开发》书中指出,很多企业的开发部门的人员流动很高,以至于没有人有完整地开发产品的经验,而团队内的协作水平也必然欠缺。

第三,因为而今的企业在产品开发中越来越借助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软件,绘图板从设计现场消失,这虽然提高了开发人员个人完成设计图稿的效率,却使得团队讨论陷入了一个僵局——主管、经理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都是在图纸完成后才第一次看到图纸,这种情况下提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损失和开发人员的心理负担”。三木博幸认为,制造企业的开发部门必须重视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更好地推动部门内、团队内的沟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分享,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同步致力于产品开发。

第四,企业管理层而今越来越突出地重视财务部门、广告部门、销售部门,对于开发部门的重视程度普遍下降,甚至做起了纯粹意义上的“甩手先生”。

《提质降本产品开发》这本书强调,无论是延续制造业精益制造的日本,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制造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产品开发,将开发部门列为绝对的核心。因为开发部门决定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成本以及开发时机,开发能力直觉决定生产效率,不同企业开发部门的强与弱直接决定了产品竞争力。书作者近年来多次走访韩国和我国的制造企业,对两国制造企业涌现出高水平的精益制造个例表达了欣喜之一,但也指出了这种个例目前还有待继续增加。

强调产品开发、开发部门的一个现实理由是,制造企业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折旧成本、外购件成本、组装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都具有可变性,而这些都可以在开发环节得到有效控制——高水平精益制造的企业甚至可以相比同行降低30%以上的可变成本。

《提质降本产品开发》这本书介绍了书作者提出的“DTC开发”方法(Design to Cost),包括制造业现场学(以挑战高开发目标为目的,伴随实践的现场教育)、开发让顾客感动的产品(产品的外观和价格以及功能,还有易维护性、耐久性等都能让顾客产生感动)、积极业务创新三个要素,并结合小型拖拉机等品类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据此在给出了根据“产品开发计划书”开发产品、“零件减半、成本减半”缩减成本和零件配置的管理思路。

尽管在这本书中,书作者指出了中国和韩国制造业崛起对于日本企业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但也指出了日本制造业企业因为重视现场开发,依旧保有相当的优势,包括客户对质量有着很高要求、各行业零件采购有着便利性、开发人员和生产线工人受惠于相对普遍的终身雇佣制而了解各项作业流程因而具备灵活改进的能力,等等。

总的来说,《提质降本产品开发》这本书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及相关联的行业协会、投资机构增强对于制造开发重要性的了解,以及通过加强开发,并从根本上提质降本,提高产品、品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书作者在这本书中也示范了高水平的管理实务写作,即如何通过朴实无华的案例介绍与观点叙述,而不是堆砌与论述主旨关联性不强的历史故事、知名企业案例,让读者得到最为纯粹的教益。

书名:《提质降本产品开发》(精益制造系列)

作者:(日)三木博幸

译者:孟凡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