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概念阐释新气象——评《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

江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 2021-11-03
收藏

笔者跟作者鄢一龙认识七八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刚开始提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时候,我们一起参加过很多研讨和研究。这本书是他十年研究的心血之作。

阅读这本书,有三个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个印象,是书名好。

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读起来就琅琅上口。翻译“中国道路”这个词,有人用road,有人用path,笔者更愿意翻译成Way。Way有“道”的含义,老子说的道,即代表着正义的规律性认识,西方没有完全对应的词,干脆直接翻译成“tao”。同理,西方讲的道理是theory,但theory是中性的,只要是解释事实的说法都可以叫做theory理论,但是道理比理论又高了一层。

中文的一个特点是,懂词根就自然懂词意。所以,中国道路和中国道理并列起来,就体现着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于“道”。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理论和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境界,鄢一龙老师用“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九个字表达了这种统一性。

以前我们一直说中国道路是成功的,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中国和西方相比,我们干得比西方成功。但是我们到底是因为运气成功了,还是我们真正能说出来一套有理论和实践的自觉性、自主性的“道”?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四个自信之间是有有机联系的,如果说不出道理,没有理论自信,那么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就是不稳固的。我们今天学党史,不光讲故事,哪年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理论的提炼。路和理统一于道,所以我觉得书名很好。

第二个印象,是用新概念讲述中国新气象。

我一直在期待看到这样一本书,因为我们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鄢老师这本书打动我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概念的提炼。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事我们模模糊糊大概知道它怎么回事,但是用非常精确的概念,选几个字把这个概念说出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非常强的能力。

美国一直把他们的模式概括为自由民主,说多一点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几个字一概括,就可以向全世界推广它的价值观。但是你仔细琢磨琢磨这几个词的定义,两党制选举一定是民主吗?自由市场政府什么都不管,钱都搞到房市、债市里面去了,那就是好的市场经济吗?所以话语争夺的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美国的自由民主虽然是假的,但是因为传播提炼成了几个好词,所以忽悠了很多国家很多人。

鄢老师这本书非常难得地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概括我们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概念。比如说“集思广益型决策”,这样我们就站上了制高点了。过去西方讲民主,大家都记得,八九十年代经常有西方人问,你们中国什么时候实现民主?潜台词你们不是民主。那时候我们一些人也不自信,迷信西方民主,只好回答,你们的民主好,但是中国老百姓素质太低,还得过一些年才能实现。这就掉到他的话语权里了。

鄢老师讲中国政治“集思广益型决策”,公天下治理。这就回答了治理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大家都得益,这叫“公天下”,而不是仅仅看形式上的选举。多数人的共识还不够,少数人的利益也要保护,集思广益形成一个更完善的方案。通过提炼新概念,把我们制度优势和特点比较精准地概括出来,有这样新的词,就可以跳出西方给我们设置的话语陷阱。

第三个印象,是真正讲出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以经济模式为例。鄢一龙老师书里已经讲到了,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经济,所以这个市场是“共益性”的市场。

我认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最重要的一个点。从传统马克思主义来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过去对这句话有些人有不同的认识。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结构比较简单,在一般消费品领域,国企的优势并不那么突出,而民营企业规模小,船小好调头。

但最近这几年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也是一龙老师这本书的大背景。我们为什么讲中国道路、中国道理?一方面是中国搞了七十多年,有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西方发展模式遇到了困境,而且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困境。

归根到底,西方发展模式的问题在于资本主导的发展方式,就是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资本和水一样,是流动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资本能载舟,资本亦能覆舟。我们管资本不是为了消灭资本。从马克思开始到鄢一龙老师,从来没有讲消灭资本,而是消灭资本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这种社会制度。鄢一龙老师在书中强调要给资本这匹烈马套上辔头。一部分资本作为公有资本,由国家代表社会占有财富,就是抑制资本无序扩张的主要手段。

西方金融危机的成因就是,大量资本不受约束地进入到虚拟经济。有读者问,限制资本是不是不利于创新呢?恰恰相反。只有限制资本的投机行为,才能引导资本进入社会真正需要的行业。西方资本扩张导致虚拟经济泛滥,社会两极分化,政治撕裂,全球资本的流动也是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变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国内遇到的问题,如区域差距、产能过剩,也是市场本身的盲目性所导致的。西方国家没有政府干预也会周期性的发生产能过剩,因为个体投资是有盲目性的。我们现在出现产能过剩,显然不是说老百姓的生活都很满足了。一方面老百姓有需求没有满足,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就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调节是有滞后性的。鄢一龙老师说到通过“新需求管理”来应对有效需求不足。什么是新需求管理呢?从投资来说要把投资引导到自主创新、新型基础设施等,这些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公共性、公益性、战略性,收回投资周期比较长,这些领域国有企业应当起重要作用。再如共性技术、基础科研等,前端是不挣钱的,只有技术造出来之后,形成产业链,大量企业进来才能赚钱。那个时候大量民营企业进来,但是前段必须是国有企业做的。

国有经济的定位要与时俱进。过去国有经济是煤、电、油、运关系民生环节要起一个保障作用,现在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国有企业也可以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这只是从经济模式方面来讲,书中讲述得还要全面,从中国话语的构建,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不同方面做了阐释。

用一本书讲清楚“四个自信”并不容易,但是书中用事实说话,用道理牵引,阅读完毕,你会感觉很多疑问得到了答案,对于中国取得的成就和正在进行的伟业在心里平添了很多自信。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