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德经验,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郑渝川 | 2022-04-27
收藏

书名:《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德经验与合作案例》

主编: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医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使得当代人的预期寿命显著增加。预计到2050年,德国年轻人(20岁以下)的比例将从2015年的18%下降到16.2%,而老年人(60岁以上)比例则将从15.4%上升到17.5%。这还是在德国近年来大量引入东南欧、中东、北非等地区年轻移民情况所进行的估算,该国老龄化程度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

而在我国,1980年以来,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1倍以上,2015年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比例从4.5%升至9.6%。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则显示,我国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学界预计到2060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升至32.9%。

人口老龄化必然会显著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比如抚养比上升,工作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只能通过提高工作年龄、推迟退休年龄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如必须大幅度地投资于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医疗体系,与之同时要推动财政体系变得更为精益,因为人口红利减少必然造成税收收入减少。

2020年8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启动《2020-203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十年》计划,旨在凝聚政府、民间社会、国际机构、专业人士、学术界、媒体和私营部门的力量,共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及其家庭和社区环境。在此之前的2015年,联合国成员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同样提及要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终身教育机会以确保社会融合,并为护士以及其他养老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教育项目和设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了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主编的《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德经验与合作案例》一书。这本书一方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项目和举措以应对人口结构转型的政策。尤其是改善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引入长期护理保险,推动社会资金多元化投资老年或银发产业以养老服务产业,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些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介绍了更早出现老龄化问题,因此通过联邦政府、市政当局、社区、医疗行业、科研界、经济界、公民社会、慈善机构密切合作,建立起健全稳定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障、代际团结、医疗服务、教育和就业体系的德国经验。

这本书的内容有益于我国各级各地的改革发展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主管部门了解国内一些试点城市在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上的政策试点情况,以及更为全面、翔实的德国经验。全书内容对于投资者、养老产业经营者和从业者厘清方向也不无裨益。

全书开篇强调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德国在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护理教育、适老型城市和社区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许多城市以及基层县域、农村,都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在谈到我国长期照护发展的现状和政策时,这本书指出我国各地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总体偏弱,设施供给减少且利用率偏低,存在居家、社区、机构三大板块设施分离而功能割裂的问题,建议明确长期照护的社会服务属性,将之从医疗服务中分离出来;当务之急要以政府投资来补齐相关基础设施的短板,鼓励社会资金进入错位经营以满足差异化需求。

德国是社会医疗保险的首创国,二战战后通过几十年时间也已建起了非常完备的长期护理保险。2016年,德国就有290万人从长期护理保险中受益。书中解析了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特点、优点,以及现有突出的风险、缺点。

书中指出,以2015年数据为例,中国有超过4000万名失能老人,在整体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情况下,由于长期护理保险、照护服务体系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失能老人事实上占据了相当部分的医疗资源。书中介绍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一些城市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方面的试点情况。

德国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护理服务需求,积极完善护理学职业教育,增加服务于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护士的供给。书中就此给出了相关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模型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专门提到了“老龄模拟套装”,也就是让从事长期照护服务等工作的人员通过佩戴加重背心,在肘部和膝盖捆上专用绷带,在手腕和脚踝加上加重袖口,在实践课程中来实际感知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生活体验,理解一些关键体验,比如脊柱压迫、肌肉萎缩、平衡和稳定性降低、关节活动性降低,等等。

《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德经验与合作案例》书中还以德国一些城市的经验,比如采用情感制图、生物传感器数据来分析老人出行数据,介绍了如何构建适老型城市和社区。这其中包括,城市不仅要为中青年公民高频使用的场景提供空间,比如汽车通道、步行和骑行道、立交桥,还要考虑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需要,避免出现不同年龄层人士在空间上的频频交叉、冲突。这也意味着,适老型城市和社区之中的无障碍设计,不是简单化地设立“盲道”和扶手。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