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脑思考,摆脱胡思乱想

郑渝川 | 2022-05-20
收藏

思考与“想事儿”不是一回事。

日本专家测试过,人在胡思乱想时,或者臆想,或者浮想联翩时,大脑前额叶的血流速度并不是很快;而在人大声朗读英语、汉语、日语时,大脑前额叶的血流量更大。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认为的想事情就是“动脑子”,其实并不准确,对于大脑的使用和训练,还达不到简单朗读的水平。

所谓的“想事儿”,不管是想高兴的事情,还是为某个事担忧,其特点是反复进行同样的思考,大脑结构中的运行是反复兜圈子。很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上班族写总结、提案、方案,经常会出现想了一整天,结果还是没法动笔,这就说明反复进行同样的、低质量的想,其实还达不到动脑思考的地步,所以花费很多时间还是没有进展。

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动脑思考”,而不是陷入低层次的“想事儿”,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因此提高效率。

还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家长都喜欢收看足球比赛,比如男足世界杯、欧冠联赛。如果只是当成休闲的“看比赛”,确实也会获得很多快乐,对于重大赛事进程中的变化尤其是戏剧性变化会感到震惊。但还有另外一种“看比赛”的方式,那就是认真“做功课”,重大比赛前对两队进行认真分析,尤其是知名球星的状态、配合等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甚至对两队以往交锋的情况有所把握——这种情况下,“看比赛”其实就是对自己分析判断进行校验。保持这样的习惯,会让自己的思维水平得到训练,加深对于足球运动的规律、重大赛事运行特征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替换人类岗位,也就是“机器换人”是无法逆转的现实。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类自有的智能,有其短板所在,也有其优点。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到了多少知识,而且更加应当注意培养“动脑思考”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从而具备适应复杂工作的素质,这无疑在“机器换人”背景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新出版的《思考上瘾》书中,日本畅销书作家、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斋藤孝指出,要学会“动脑思考”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逐渐提高思维水平,首先要确定主题。这个主题可以与学业或者工作有关,也可以与爱好或者社会、经济、文化的现象有关。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世界杯、欧冠联赛,或者NBA。家长可以跟孩子共同收集信息,经过讨论,参照媒体的报道、专家的看法,形成一个主题。然后按照这样的主题系统地汇集信息,包括过往的赛事报道、球员信息、运动科学知识、赛事举办地的天气以及场馆特点、球队战术打法、球队“顺风球”和“逆风球”状态的各自表现、球队与球迷群体和媒体(大众舆论)的关系,等等,进行思考分析。这一过程中,家长、孩子都可能得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可以将之进行简明扼要的记录(只写自己的思考判断),然后有意识地推动自己的思考分析和记录转向同一问题的其他切入点、重点。

又比如,可以选择孩子某一课程的一个主题,家长提供辅助,由孩子做主对该主题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然后再得出思考的主题,如上所述,继续收集信息,进行思考,记录想法、交换想法,再到网上搜寻相关的学术论文、科普文章予以验证。

思考的大忌,就是追求“完全正确”。我们看《三国演义》,就知道“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也没有做到思考的百分百正确。按照《思考上瘾》这本书的观点,家长在培养孩子“动脑思考”习惯时,要明确表达思考过程重于结果,如果孩子经过研判,却没能得出正确的比赛结果,或是在推导课程相关的某类知识主题时出错,家长则应当鼓励其继续保持这样的研判方式,不要拘泥于结果,而是要复盘自己的研判方式,找出出错的问题所在。

《思考上瘾》这本书指出,人在相对紧张、存在任务完成时限的压力情况下,更可能达成更高的效能。因此,在培养“动脑思考”过程中,家长需要重视的一个衡量标志就是孩子能否真正实现全神贯注,要给予一定的思考主题完成时限,为之排除必要的干扰。

《思考上瘾》

书名:《思考上瘾》

作者:(日)斋藤孝

译者:孙晓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5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