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了朝代划分,我们要怎样读中国古代史?

2023-11-29
收藏

谈论中国古代史时,无论是宽泛讨论抑或细致研究,“断代”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朝代”的概念具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上的意义:某一段时间和某一个政权。这里的断代不仅指的是狭义的朝代,也包括了一些比较宏观的、广义的时期,例如魏晋南北朝虽然涵盖了很多个朝代,但它也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断代”。

但“断代”这种分类方法不一定公允,因为历史不是简单地记流水账。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往往有着各自最为后人所关心的焦点。虽然这些不是历史的全部,但会成为先入为主的片面理解,比如秦史中大家比较关注为什么“二世而亡”,晚明史更多聚焦于“亡国的历史教训”。由于核心焦点的差异,故而不同朝代的历史为后人所汲引的角度不同,一些共通点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叙事样貌。因此对某一朝代的充分了解是知识的基本储备,而对其它朝代历史的认识是与整体古代史对话的基础,在一个朝代中看起来颇为普通的问题若置于更宏大一些的视野中(尤其是相关联过渡时期),看到的历史纵深往往大不同。

这本《壁上观千年》提供了一种另类的读史视角。她更像是随机地从历史长河里捞了一截,恰好千年长,根据科学研究的态度,均匀切分十段百年观察,提供了十分新颖的历史评论,足可资鉴。这一千年以新朝的建立者王莽为始,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刘娥为终,从西汉末到北宋初,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0年,朝代如走马灯般更迭,但这仅是浮在表面的上层权力置换,真正的历史发展在民族、疆域、文化等更广泛的层面展开,当我们感叹王朝兴亡,唏嘘英雄起落时,常常有意忽略这些深层的看似不那么戏剧性的实则巨大的变化。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对史料的运用和解说流畅自如,通俗幽默,相较艰涩的史书或有门槛的学术著作,阅读难度是大大降低了,完全从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角度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而在政治制度、民族融合等多视角的连续变化中,一气呵成地回望过去,为更理性地认识过去和当下提供一种不同于教科书的视角。

《史记·项羽本纪》曰:“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壁上观”常比喻坐观成败,不偏向任何一方。书名缘于此,也是希望能不带入个人情感地冷眼看历史,在秉持春秋笔法的历代史书中,淡化笔削之义,发掘历史真相。

《壁上观千年》思如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