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政治概念真的正确吗?在追问中实现思想突围

郑渝川 | 2024-01-30
收藏

《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一书是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的书评合集。

当然,这绝非是一本很普通、常见的书评合集。通常而言,书评无论是学术型,还是刊载在大众传媒、社交媒体上,面向大众读者的类型,总归围绕所议、所谈的书进行讨论。或是阐释性的书评,也就是解释一本书说了什么,有没有什么特点。这种书评很容易与软文相混淆。层面相对高一点的,就是解读性的书评。

解读性的书评,容易出现两种典型偏差,一者就是纯粹解说书中内容,类似于名著缩写,但哪怕是学者,也未必如ChatGPT那样精准地掌握缩写技术,二者就是完全脱离了原书内容,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这本书收录的书评,既不是阐释性,也不能简单划入解读性。如果读过书作者过去十年出版过的独著学术专著,就能明白他自己有一套认知结构、思考体系、观点内容体系。而这本书收录的书评,其实就是解释书作者的认知结构、思考体系是在怎样一个阅读(大师、名家乃至比较偏狭极端的代表性作者的作品)、思考,以及追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

如果说,这因此形成了这本书本身之于书作者个人的意义,那么,对于学术同行,甚至对于大众读者而言,也因此产生了公共层面的意义。那就是书作者其实在不断追问、探求很多被视为真理、绝对正确、普遍适用的概念,是如何在文本的制造中生产出来的。

比如,日裔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学术界、思想界的声誉,几十年里经过了一个过山车式的翻转。冷战结束前,福山曾断言历史走向终结,这其实指的是美式的政体将扩散到全球,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苏东阵营的崩溃,使得福山的断言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精准的预言。

但福山对于国家能力、政体正当性、统治稳定性等问题给出的判断和研究,如《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这本书所提到的,总体上是很粗疏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福山的作品最终无法获得学界同行的高度肯定,而更接近于观念性作品)。

而且,福山并没有参照欧美学界针对特定研究对象,包括古代以来的中国、欧洲内陆国家、伊斯兰国家、欧美海洋国家的国家能力的研究。福山认为,西方的国家建构进程虽然起步晚,但是各项要素发展较为均衡,并由此来反推其他很多国家存在不均衡或者严重缺陷。福山的这种先入为主并双标论证的做法、方法,而今颇为普遍,广泛见于学者、政治学家、自媒体博主对于现实和历史问题的阐解。甚至可以说,这也因此加剧了全球很多国家、领域的舆论分化。

书中进一步指出,福山在对待评价中国历史上的职业官僚制时,刻意将之与法治对立起来,但欧洲类似的变化,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

也就是说,福山在对待历史材料、历史经验时,采用了更接近于经济学家的裁量处理方式,更偏离了史学界、法学界的证据思维。《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这本书为此给出了比较系统的揭示和论证。

又如,知名历史学家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数字鸿沟给出了现代国家的几个维度,即政治参与、政治竞争与政治控制。按照其观点,中国在明清就已经建立起超强的政治控制能力,这种情况下政治参与、政治竞争相对意义上被抑制(所以,可以得出一个推论结论,这就是清代后期未能自然完成现代国家转型的主因)。

孔飞力的观点,无论在国内外学界,还是读书人(书评界)都获得了比较高的评价。但是,《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这本书指出,孔飞力对于政治参与的界定,基于欧美自由主义-多元主义政治经验,这样的政治参与,是否包含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下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或者说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互斥性,就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在1990年代及以后的欧洲,以及拉美一些国家,在民粹主义思潮影响下,一些政治集团(包括但不限于政党)其实相当程度上参照了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和动员方式。这些政治集团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诉诸于追求自己成为精英主义的代表者,而是致力于通过群众运动来解决精英磋商很难理性解决的问题。

换言之,很多学者以及读书人,其实向往的是欧美自由主义-多元主义框架下的那种有限度的参与和竞争。这或许也是很多政治、经济、历史界的学术作品,因为推崇这样的有限参与和竞争,容纳去中心化的有限控制,从而更可能获得学者、读书人的好评的主因。这些人自始至终都不能很清晰地解答为什么如此害怕群众经过教育、动员和组织,更为深入地参与到方方面面的事务。

《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

书名:《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

作者:章永乐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