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为何难以摆脱孤独?

郑渝川 | 2024-04-15
收藏

当代社会,孤独是普遍感受。正如日本人类学家慈子·小泽-德席尔瓦所著的《解剖孤独》一书中所谈到的那样,感知孤独的能力源自人的大脑生物学机制,也来源于人对社会联结的需要。

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造就的是一种撕裂的状态: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无论是社会联结的需要,还是个人化存在、享有个人自由的方式,都被消费方式所定义。广告、营销体系深深地主导着这方面的定义。哪怕是独处,贫困无着的独处,与富庶、闲适的独处也是不一样的,后者被定义为享受生活,前者只是苦捱而已。

另一方面,我们被作为工业体系、城市运转的一个螺丝钉,将无法在自己的工作中摆脱孤独,如果要追求归属感和社交联结,就要额外奉献出精力和经济资源。

孤独让人难以忍耐。医学界证实,慢性孤独甚至会改变人基因的表达方式,使得人更容易生病,可能引发抑郁症、焦虑症和自杀意念等普遍消极的精神健康后果。《解剖孤独》这本书用了很大篇幅来探究近年来在日本等国家不断增长的中青年自杀率,指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焦虑、孤独和意义丧失。

当然,孤独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只要自己加以留意和避免就能摆脱。依照《解剖孤独》这本书的叙述,我们的孤独,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难以在现今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中,实现自我主体性的建构。

曾经,在我国,以及日本、欧洲一些国家,工厂之中劳动者之间的情谊,以及建立在这种情谊和彼此信任基础上的隐性知识分享,被认为是实现卓越生产力的关键。但20世纪晚期兴起的互联网企业,以及被新型价值逻辑改造的新“传统企业”,却没有延续过去那种对于人与人之间密切连接的重视,人的情感和感受等约为数值。

而且,在大众媒体不可避免陷入经营困境,而社交媒体崛起的21世纪初以来的时间里,人们发现,自己似乎更容易对一些很可能发生反转的事件产生共情,以及反转后感受到被愚弄的感觉,自己似乎更容易结交更多被称为“好友”的对象,但自己的处境、感受能被共情的可能却更低,自己更难以找到可以交心的朋友。

《解剖孤独》书中还提到了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的直接结果是拆除了欧美日国家的福利国家负担,但其中也包括拆解过去由国家、社会出资建设而被用作大众社会联系的公共文化设施、社团组织,而这恰恰加剧了作为个人的打工人的原子化生存处境。

所评图书:

图片15.png

书名:《解剖孤独》

作者:(日)慈子·小泽-德席尔瓦

译者:季若冰、程瑜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初审:戴佳运,复审:陈麟,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