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文化概念的演变

郑渝川 | 2024-04-29
收藏

荒原(wasteland)跟荒野(wilderness)不是一回事。荒野指的是未开发的自然,而荒原指的是被荒废或被污染的自然。

提到荒原,你会想起什么?破败而废弃的工厂、居住区、乡镇,还有关闭的矿山?荒原既是文明的产物,但又成为文明的废弃物。

美国建筑史研究学者、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副教授维多利亚·迪·帕尔马在其所著的《荒原:一部文化史》书中谈到,荒原是一种文化建构,一种想象的创造,一种涉及景观的范畴,满足了文化、社会、心理需求。这本书追溯了西方文化中荒原概念的形成,探讨了人类是如何从较无节制的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城市扩张,指出这种无节制的、涸泽而渔的增长冲动,最终将导致人类活动区域成为荒原,从而逐渐开始改变了对于污染和浪费的态度。

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在近代以前,《圣经》文本中就出现了荒地的概念,意味着荒凉、气候恶劣、缺少食物、对于人类生命十分有害。因而,荒地也被认为是神制造出来,锻造人的意志并使得人服从神。而荒原这个概念取代荒地,大致出现在中世纪,开始被转变过来用来专指被不当开发的土地。

17世纪最受欢迎的散文小说《天路历程》则在英格兰中上社会阶层中,制造出一种将荒原与谴责、损坏、赎罪、救赎的道德循环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被凭空植入的概念方式。而因循这一概念方式,欧洲人往往会用肥沃但荒败的大地来形容大航海时代以前的美洲以及非洲,罔顾美洲土著文明的成就。

荒原的关键属性是“荒”,可以理解为无主之地或者公地,所以占据荒原,当然就不是侵略、侵占。反过来,将其他类型的公地,也界定为荒原,进行私人侵占,似乎就具有了类似的合理性。在英格兰以及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在地主庄园之间的滩涂、林地、草地,到了中世纪之后也纷纷遭到侵占——侵占者堂而皇之地宣称自己占据的是荒原。《荒原:一部文化史》书中指出,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公地事实上是乡村里所有经营者共有的,尤其是为穷苦人家提供食物、燃料和原材料。失去了那些公地,也就是所谓的荒原,穷苦人家就只能进一步地依附地主或者流动进入城市。

有趣的是,约翰·洛克对于荒原的解释不仅延续了前面的概念前提,也就是说荒原与有违道德联系起来,强调占领荒原这样的公地的正确性、道德性,而且进一步论证指出,这是私有土地制度驱动人类进步的动能。

当然,近代历程中,既存在欧洲殖民者大幅侵占美洲原住民土地,以及其他大洲部分区域殖民地土著居民领地,将之包装为荒原改造的现象,也存在已有文明地区为了满足供养更多人口、更高水平城市化的需要,加大土地利用,推动将所谓的荒原改造为可用土地。两者都涉及到需要动用正确的方法——至少在当时的确如此。

我们还能发现,美国在19世纪的领土扩张(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几乎完完本本地应用了英国式的荒原改造逻辑:印第安人的土地就是荒原,其存在就是违反神的意志的,所以既不具备财产权意义又不具备道德保护意味,因而对之予以(人员)驱逐(土地)占领,既是合法的,也是合乎道德的。

所以,在解读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经常讴歌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生产力爆炸式增长成果这样的结论时,我们应当注意到这背后隐藏的关键问题,那就是荒原概念服务于殖民侵略扩张权益以及土地占有私有权,并因此实现了所谓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原始积累,这样的积累成果,至少不亚于所谓的制度红利、技术红利。

一直到20世纪中后期,人们依然还因循着17-18世纪英国人的荒原改造逻辑,那就是很少考虑所谓的荒原原本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对于周遭环境、气候等因素有着很长时间形成的适应性变化,对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之变成可被纳入资本主导的经济作物栽种或畜类饲养区域,并且滥施农药化肥,竭尽所能透支土壤肥力,最终使得这样的改造走向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反面:原本根本不是荒原的可用土地,在粗放开发和使用后,逐渐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荒原。

所评图书:

图片86.png

书名:《荒原:一部文化史》

作者:(美)维多利亚·迪·帕尔马

译者:梅雪芹、刘黛军、颜蕾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