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欧洲、美洲国家肇始于18世纪的近代化、工业化进程,还是二战后亚洲和非洲很多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出现了极大的分化,其中少部分国家比较顺利、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初步积累,并很快开始进入更高层次的工业化。
这种分化的秘密,曾一度被错误地解读为诸如产权制度、法治制度的落实保障,但出现了大量相悖的例证,一方面,一些后发国家在产权和法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仍然比较好地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产权和法治制度则成为经济腾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与美国、英国制度相似的一些国家,也就是产权和法治制度建设运行较好的国家,却不如前述的一些已经腾飞、产权和法治情况较差的国家。
事实上,欧洲经济学界在对英德日等国对照研究后发现,英国之所以在二战后逐渐走向经济衰退,而德国和日本再一次地从战争破坏中重新实现崛起,原因就在于前者缺乏良好的职业技能培养机制,而后二者则具备这方面的良好制度体系。同样,近年来美国一再表达希望制造业复兴的愿望,但美国的研究专家也指出,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新引进出版的《技能与政治:集体主义技能形成的政治经济学》解析指出,按照在职前培训中企业的参与程度、国家对职业培训的参与两个维度,可以划分为四个区间:
国家对职业培训参与很低、企业参与也很低的经济体,最典型的就是美国,这被称为自由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其特征是高等教育体系完善,但职业教育主要由劳动者自己付费,其体系也很不完整。也就是说劳动者自己并不情愿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国家对职业培训参与很低,但企业对职前培训投入较高的经济体,最著名的就是日本,这被称为分隔主义技能形成体系。也就是说,企业承担起几乎所有的职业技能培养责任,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后,立即进入大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随即接受一系列密集的技能培训,最终培养为符合企业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当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滞涨使得部分产业企业无力过度承担这方面的培养责任,而且大幅度地引入美国的劳务派遣、项目外包用工制度,这就使得很多毕业生事实上无法获得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最终只能有限融入职场。
第三类,也就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很高,但企业基本不对此进行投资和参与,以瑞典、法国为代表,这被称为国家主义技能形成体系。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被比较有效地与普通教育系统进行整合,职业工匠也被鼓励完成高等教育。
第四类,就是《技能与政治:集体主义技能形成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强调重点,也就是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其特征有四:企业在职业培训提供和管理方面参与程度很高,并承担相当可观的职前教育培训成本;二是形成了企业雇主协会和工会等组织,自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的管理和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制定培训标准,监督培训效果;三是提供可迁移的、经过认证的、标准化的职业技能,符合全国劳动力市场的承认,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雇主可以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中获益;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在学校进行,而且也在学校开展,通过双元制培训或学徒制来完成。
《技能与政治:集体主义技能形成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由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政治学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马略斯·R.布塞梅耶,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教授克里斯汀·特兰普施主编。这本书对欧洲主要的“集体行动者”如德国、瑞士、奥地利、丹麦和荷兰的技能形成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本书探讨指出,尽管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以国家和企业双重高参与度、高投入度的投入参与方式,德国、荷兰、丹麦、瑞士和奥地利存在很多共性,但也存在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形成背后就存在相应国家制度设计中的政治斗争,利益各方因而展开了激烈博弈,因此形成了不同发展路径。比如,由企业还是政府控制技能形成,上述国家对此也给出了不同的制度解答。如德国企业受到的政府和行业组织规制会更加突出,而瑞士和丹麦企业则更加灵活,更可能采用学徒来替代半熟练工人。
又如,谁提供技能形成?各国双元学徒制的相对重要性不同,丹麦、瑞士、奥地利和荷兰以学校为基础的培训体系,成为双元学徒制的合法替代,而德国更为明显地由企业学校、生产过程来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还有,职业教育培训系统与普通教育系统的关系,在丹麦等国家,两大系统实现了比较好的融合;通过引入导向职业学历和学术性教育机会的双证书制度,奥地利和瑞士提高了学徒制培训和高等教育的渗透性;但在德国,两套系统的兼容性很低。
这些问题背后的政治博弈相当显著。如书作者谈到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大型企业利益占上风时,其技能形成体系就会推向类似于日本的分隔主义方向,而在其他时候,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就会占上风。又如,奥地利、德国、瑞士、荷兰等国的工会组织参与劳资关系系统的程度,以及涉及、主导的议题存在较大差异。
《技能与政治:集体主义技能形成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指出,集体主义技能形成国家在21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越来越突出地面临挑战。书中分章探讨了这些挑战,包括工业经济向服务和知识经济转型带来的去工业化潮流的影响;高等教育学生注册率的提高也就是年轻人更倾慕通过普通教育体系获得大学学历的趋势,会降低职业教育、学徒制工作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集体主义技能形成体系中双元制的形成,使得承担家务照料、生儿育女职责的女性面临显著排斥,雇主往往不愿意雇用女性求职者,等等。
书名:《技能与政治:集体主义技能形成的政治经济学》
主编:(德)马略斯·R.布塞梅耶、克里斯汀·特兰普施
译者:杨钋、姜琳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