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调查记者的努力,阻止了广岛长崎以后的核武器实战可能

郑渝川 | 2025-04-07
收藏

1946年8月31日,美国《纽约客》杂志专号刊发了特约记者、专栏作家约翰·赫西撰写的《广岛》一文。

这篇报道用强力而平实的叙述,展现了原子弹爆炸摧毁广岛的可怖真相。此前一年的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放了4.4吨的原子弹。这是人类史上核武器被首次用于实战。原子弹造成当地市民接近28万人死亡(1945年12月统计数据)。身处原子弹爆炸正下方的人瞬间化为齑粉,更多幸存者受到辐射影响,在此后的数月内大量死亡。

美国政府在投放原子弹后,一度毫不掩饰其巨大威力,此举的目的是逼迫日本投降并形成对苏联的威慑。但在日本真的投降后,美国政府和占领军当局随即开始严密封锁消息,严禁包括美国记者在内的各国媒体记者如实采写广岛或长崎的新闻。少数试图在第一时间进入核爆发生地报道的记者会被指控为帮助战败的日本洗白侵略罪行、博取国际同情。

美国封闭核爆真实消息的目的,并不是担忧其投放核弹造成日本广岛和长崎大量市民伤亡的事实,会引发问责。事实上,日本法西斯和纳粹德国战争期间的残暴行为,已经事实性地为盟军的报复行为,包括从1941年到1945年对日本和德国的报复轰炸提供了合法性理据。核爆造成的伤亡更大,但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显然都没有能力追究美国责任。

核爆威力惊人,造成的长期影响巨大,如果真实地呈现这一切,美国当局顾虑的是,不仅会影响对日本的战争罪责追究,任何时期都有主张宽恕甚至不考虑战争受害者感受的声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能使得欧洲、亚洲、美洲包括美国人民都加入到反对核武器使用的行列中来。如果公众舆论过于强烈,足以影响到政治天平,这就意味着美国战争期间在核武器方面取得的战略优势,将无从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美国至少在一个时期内也将无法进行核讹诈。

但从包括美国平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角度出发,揭露核爆真相的意义就非同凡响了。核武器相较于此前被投入到战场上的各种武器而言,具有毁天灭地的巨大破坏力。而美国仅仅是在核竞赛中领先,而非垄断,迟早各主要大国都会装备这种武器。而如果各国公众甚至政治家对于核武器爆炸的真实威力一无所知,就可能被战争狂热者牵着鼻子走,轻率地发动核战争,甚至引发最终摧毁彼此交战国乃至全球的核大战。

所以,赫西揭露广岛核爆真相,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对于广岛受难者有深切同情,更不是为了展现日本战争牺牲而为其侵略罪行洗白,而是打乱美国政府的政治图谋,试图永久性地封存核武器的实战运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并迫使日方投降后,苏联加速了核武器研发。1946年8月,也恰恰是苏联核武器研发关键攻关的阶段,所以赫西的报道一经披露,让苏联人也愤怒不满,毕竟这也极大地限制了苏联进行核讹诈以及实战使用核武器的可能空间。苏联官方也派遣了自己的记者前往日本,最终得出报道称核爆造成的严重伤亡尤其是长期辐射影响纯属编造,并污蔑赫西是美国情报人员。

云南人民出版社、理想国近日引进出版了美国记者、作家莱斯莉·布卢姆所著的《核爆余波: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一书。这本书还原了约翰·赫西冲破美国政府和占领军当局重重阻挠,经过翔实深入的采访形成报道,并由此在全球范围内营造出广泛的政治共识,防止世界继续发生核战争的全过程。

正如我们近年来所看到的那样,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巴以战争,以及巴以冲突外被卷入的以伊交锋,战争无论进行到什么样的地步,如果涉及到核打击或者说相当伤害的新式武器应用,都会在交战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强烈的抗议浪潮。这也意味着,赫西当初的报道起到了他预想的作用。

《核爆余波: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这本书用优秀的叙事,讲述了二战结束前后美国新闻业状况,以及政治领域的权力博弈情况,这对读者理解赫西报道的形成过程也具有帮助。

约翰·赫西,而不是同时期的很多抵达日本进行采访的美国以及盟国其他国家的记者,成为披露广岛核爆真相的关键先生,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才30岁的他已经是普利策奖得主,他在此前撰写过驻日美军总督麦克阿瑟在二战期间指挥美军与日军艰苦作战的调查报道,这使得占领军当局很可能将他视为“自己人”,给予其更大的报道采访空间。

书中谈到,赫西出生于中国,父母是来华传教士,二战期间曾在中国、苏联等国进行过深入采访。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者,在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曾与当地居民多次共同躲避日军的无差别轰炸,见证了日军空袭每次造成几千名中国平民被活活烧死的残酷景象。再加上之后跟随美军进行采访报道,他当时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和日本军队的印象糟糕到了极点。

必须指出的是,二战结束后,那些较为完整地参与过战争,或者作为记者采写过战争暴动的人们,已经本能式地成为反战者。人们憎恶法西斯日本在中国,在亚洲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杀戮,但也目睹了盟军轰炸尤其是核爆对于日本广岛、东京、长崎等地造成的严重伤亡影响,从而更加坚定地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摒除大规模战争,防止人民成为少数野心家、利益集团通过战争争夺利益的牺牲品。赫西抵达日本后的采访,如《核爆余波: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书中所展现的那样,获得了美军内部一些开明人士的积极协助。

s35060041             

书名:《核爆余波: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

作者:(美)莱斯莉·布卢姆

译者:李杨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理想国

出版日期:2025年2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