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劳死”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也清楚地意识到,“996”、“007”工作制(正常工作时间外加加班长时段)并不值得推崇。
在日本,2019年4月也开始实施《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开始设立加班时间上限,员工一个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45小时,一年则不能超过360小时。如果业务繁忙,一个月的加班时间不能超过100小时,一年累计不得超过720小时,如果超出上限,企业将面临刑事处罚。
加班时间得到控制以后,另一个问题在日本又浮出水面,那就是员工工作效率存在差异,确实有一些员工没能完成交托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领导者、团队管理者下班时就一句打招呼,“那就下班吧”,就会让员工接收到“今天的工作做到这里就没问题了”的信号。
日本著名沟通设计师、人才培养顾问、高管教练吉田幸弘在其所著的《先学说话,再带团队:39招破解沟通难题》一书中,援引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明约翰·库和阿尔雷多·菲休巴克的研究成果指出,向参加实验者反馈“完成了多少”,这会使得后者陷入“到此为止”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当下属工作没有做完,如果管理者不能有效反馈,那就必然使得员工第二天继续按照头一天的方式工作,既不会设法加快节奏,也不会改进方法。
吉田幸弘说,管理者在不安排下属加班的情况下,必须将下属视角引导至“从现在开始”的思维上来,可以在临下班时对下属说,“今天干到这里,在下班前用5分钟一起思考一下明天怎么安排下”。管理者如果发现下属虽然没能完成工作总量,但有部分工作采用了可取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从明天起用这个办法干”。
书中指出,在加班尤其是长时段加班变得越来越不可取的情况下,管理者要让下属积极树立“从现在开始”的意识,结束工作前用几分钟审视一天的收获,懂得一天下来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成长,这样也有利于让下属次日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这又可以顺带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属之所以无法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部署不够科学、公平,就很可能是工作安排不合理,从而让工作时间和精力没能用在刀刃上。
自然,从领导到下属,哪怕是新员工,都会对工作进行优先排序。《先学说话,再带团队:39招破解沟通难题》书中指出,但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们虽然进行了排序,却很可能倾向于优先处理那些靠近截止日期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工作中会被一个个“截止日期”牵着鼻子走,从而不自觉地偏离了优先排序。
并且,下属的工作资历等因素,常常使之并不能做到总是合理判断工作重要程度。有时,领导认为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员工看来,有可能重要,但并不紧急,所以会被放一放;还有可能不被认为十分重要。书中指出,为了解决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对工作理解不同造成的执行问题,应当以“成果”和“可实现度”两个维度作为基准划分现有工作,依此解决“成果大,可实现度高”,“成果大,可实现度低”,“成果小,可实现度高”,“成果小,可实现度低”的工作。比如,在企业的生产或销售部门,成本削减、销量提高、利润提高就是非常直观的成果指标,而客户满意度也可以很直观地通过复购率等指标反映出来。由此就明晰了判断基准,管理者和下属对于工作的认知就容易达成一致了。
好领导总能说出对的话,而那些不成功的领导,往往并不是什么“坏人”,而是要么不懂得区分领导、管理与执行,自己单刀独进,不懂得带领团队、培养下属,要么就是过于严苛,要么就不懂得说话,与下属之间越沟通,关系越僵。《先学说话,再带团队:39招破解沟通难题》这本书针对常见的管理沟通场景,梳理出39类管理沟通中的难点,将管理沟通对象分为“做事缓慢的下属”、“出错多的下属”、“妨碍工作进度的下属”、“令人提心吊胆的下属”、“‘对休假有顾虑’的下属”几类,一一解析这其中造成沟通障碍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管理沟通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
书名:《先学说话,再带团队:39招破解沟通难题》
作者:(日)吉田幸弘
译者:叶瑜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
出版日期: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