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常做三个梦:跟李白喝酒,跟东坡吃肉,跟刘备讨论天下大事

黄牛 原载《创业天下》2017年第10月号,有删减 | 2022-08-05
收藏

用《佳木斯广播电视报》特约记者王智君的话说:找北京的专家来佳木斯讲学是正常的,但北京EMBA总裁班请一个佳木斯人做品牌战略顾问,这就奇了;佳木斯的商家跑去深圳找人做策划,是一件正常的事,而深圳商家来佳木斯找人做策划,就显得不寻常。

他是佳木斯的刘耕,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策划界奇才最近,他的新作《创业第一步的前1步》出版,他在书中记录了自身创业经历。这既是他写给自己的书,也是写给所有创业者的书。

16岁之前在放牛

刘耕出生于黑龙江巴彦县华山乡少陵村。从小就喜欢诗词、书法、画画,还有大自然。因为家里穷,刘耕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父母就让他放牛去。1998年夏天,刘耕已经16岁了,他依然在放牛。

这天,邻居的小伙伴儿跑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佳木斯三江美术学校正在招生。可是,当了解到一年学费5000元,三年需要15000元的时候,他犹豫了,很失落。刘耕家里耕种10多亩土地,一年到头的总收成还不到10000元钱,净收入不到3000元,而且他哥哥还在上学,哪有那么多钱供刘耕去学美术?

不过,母亲下了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上学去,决不能让儿子放一辈子牛。当年9月,刘耕拿着父母借来的学费,走进了佳木斯三江美校。

在三江美校的学习如鱼得水。但是,刘耕心里清楚,他的第一年学费是家里借的,接下来的学费还让家里借吗?刘耕抓紧时间对后面的课程进行了自学。

他提出“设计师要给客户当老师”

刘耕常想,自己都18岁了,应该替家里分担了。在2000年快要放暑假的时候,他离开了学校,要去打工,在找工作之前,他做了充分准备,把以前在家写的、画的,还有在学校里创作的东西,挑了出来,夹到一个大文件夹里。他第一次找工作,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的沈老板看了他的资料,一下就相中了。再往深里一聊才知道,刘耕喜欢读书,还有满脑子奇特的创意和想法。沈老板很是欣赏他,马上拍板: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刘耕诚实地说:“但是,我不会用电脑。”

沈老板一扬手:“电脑是用人脑来支配的,就你这聪明劲儿,一学就会。”

谈好了工资,可是刘耕第二天并没有去上班,而是去尝试寻找赚钱更多、更快的活。一个月后,他竟然在路上遇到了沈老板。沈老板询问怎么回事。刘耕说,家里为供他们兄弟上学,已经欠了2万元的外债。沈老板当即表示,可以把两年的工资提前预支给他,这样就不用为这个难题发愁了!

刘耕上班后大显身手,仅仅利用5个晚上自学就基本会使用电脑了。工作中,每个活儿他都用心构思,并能融合自己多方面的特长,非常受顾客的欢迎。

刘耕说,没有野心就不是年轻人了。不久刘耕看中了佳木斯最大的一家印刷企业,他想好了,要去那里展示自己的才华。犹豫再三,他跟沈老板说了心里话,沈老板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希望他飞得更高。这位贵人说:“你往高处走,我支持。考虑你家庭现在的情况,那些钱你也不要挂在心上。也希望你有空经常回来。”

刘耕愧疚的同时也非常感动。2001年4月,刘耕推开了那家印刷企业的门,见到这家企业的刘老板,这个初生牛犊居然开门见山道:“我看过你们印刷的一本书,那书的装帧设计创意平平。”

刘耕是有准备而来,当场从怀里掏出那本书,并且把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方案说了一遍。刘老板惊呆了,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可小觑呀!他不仅指出问题,还给出解决的办法。刘耕第二天就去新单位上班了。当天就出手不凡,设计了一个大活儿,充分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才华,客户十分满意。

刘老板喜出望外,她把刘耕叫到办公室,敞开心扉对他说:“这回咱企业可有了顶梁柱,我啥大活儿都敢接了。明天你不用和其他员工挤在一起了,给你腾出个单间,再配备台大电脑!”

据说在刘耕没来之前,印刷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把顾客当上帝,顾客说咋整,就咋整。顾客往往善变,设计师没有发言权,任其“为难”,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刘耕的才情、自信甚至少年轻狂,似乎为设计师们出了口气,更重要的是以实力扭转了被动局面,他提出了“设计师要给客户当老师”的理念。前来做设计的顾客如果是想好了设计方案,刘耕不嫌麻烦,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丰满丰满”;如果顾客没主意,刘耕就帮助顾客梳理思路,拿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哪种,都要先和顾客达成一致,可谓有礼有节。看似是傲骨的表达,其实是更热心更专业的服务。然后再签合同、交钱。没一会儿工夫,刘耕的设计就完事儿了。

刘耕的工资因此涨了又涨,拿到的红包也越来越厚。当年的年底,他就攒够了2万元,赶忙去还了沈老板的钱。

沈老板真是个大好人,他笑呵呵地说:“我这也不缺这些钱,等你什么时候挣了大钱,特别宽绰了再说吧!”多年后,直到刘耕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沈老板才肯把钱收下。

创业如创作,神人遇贵人

刘耕在那家印刷企业做设计师,干了有大半年的时间,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这个时候,不按牌理出牌的刘耕又有了自己独自创业的念头。他向刘老板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刘老板感到很惊讶,开始想挽留,但再三考虑之后说,一直拿他当亲兄弟看,所以应该支持他。

他有一颗自由奔放的心。

转眼就到了2002年3月,创业虽然如创作,可是也得有个地方啊,刘耕到处找房子,真找到一个合适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因为房主没在,他留下自己的特殊名片——上面除了姓名、联系方式,还有他的个人语录和创业故事。创业故事相当励志,介绍了自己是放牛娃出身,还有求学和打工的经历,因为年轻,有更大追求和抱负,盼望各路好汉和长辈多支持帮助……

房主姓彭,是一家商贸公司的老总,他看了刘耕的特殊名片,很是好奇,他给刘耕打电话要立即见面。见到刘耕一聊,姓彭的房主说:“你是想干正事的年轻人,你就好好干吧。房子白给你用,算我支持你!”

是不是贵人总是垂青感性的文艺的年轻人?刘耕就是有这么好的运气。他觉得,免费的人情太重,所以一再推辞,彭总做了让步:“这孩子,你要非给钱的话,就一年给我1块钱吧!”

这1块钱租的房子,刘耕一用就是两年。

创业初期,20岁的刘耕还是以承揽包装设计的活为主。没有客户,他带上自己的“创业故事”,走街串巷散发。当年《三江晚报》也对他20岁创业的事迹进行了报导。慢慢的,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活越来越多,设计费、身价也水涨船高。

图片2.jpg

刘耕20岁创业的故事刊登在《三江晚报》

可就在这时候,谁也想不到,刘耕隐居了。他不仅不去发传单,还拒绝了一些订单。

随性洒脱的他又在玩什么人生创意?

这期间,刘耕除了给女儿讲故事之外,也偶尔去大学讲讲课,但最主要的是,他想要宅在家里过上“读书破万卷”的小日子。从2006年到2014年,刘耕看过的书装了两大麻袋。书的种类可全了,除了他喜爱的艺术之外,还有历史、哲学、文学、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管理等等。

我的理解是,他在休耕,在修身养性,在放空自己,在修习。

果然,他在接受记者王智君采访时说,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打出去更有力!

业务多了,生意好了,对自己的能力却越来越不满意,没有更大的突破,似乎进入了创作瓶颈。如何突破,他选择了汲取更广泛的知识,跨界学习,博览群书。另一方面,他又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忽略了对她的引导和陪伴,老了怕是会后悔的。”这期间他还写了近百篇跟女儿有关的随笔和诗词,成了文艺爸爸,这让刘耕有了幸福满满的感觉。

转型,借策划卖文化

2014年7月,一位开饺子馆的商人经人推荐找到了刘耕,请刘耕设计产品外包装。在设计过程中,他与客户有深入的交流,了解到这位客户为了宣传自己的连锁店,安排人到各地发广告,但加盟者依然寥寥无几。

刘耕当即为客户出了个点子:“你能找我刘耕是因为别人的介绍,而不是看见了刘耕的广告,如果你能在外地人聚集的汽车站附近开个生意红火的样板店,口口相传,也许会起到比广告更好的效果。”这话一下子点拨了商家。那位老板回去按照刘耕说的做了,据说现在火得不得了,加盟店开到外市县,到年底就达到了50多家,加盟费也赚了几百万。

刘耕自己也由此受到启发,他认真地总结过去:“其实设计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没有那么大,自己却一直以此为生计;策划往往能给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自己却一直都把它随手送人了。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呀!”

从此,刘耕决定转型升级,打出主营策划的招牌,并提出了“大文化主义品牌建造”的理论体系,对品牌进行以植入灵魂、融入文化为基础的全案包装和营销战略策划。多年的“寒窗苦读”派上用场了!

他的“隐居”结束了,重新出山,也不低调了,在2014年11月9日,先是以一篇《一个不可救药的设计师》在设计圈里炸开了锅,然后又接二连三地在他的自媒体“田间歌者”上撰文宣扬他独特的策划理念,以及他策划的成果。短短两年,随着策划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策划费也陆陆续续地从几万提高到了几十万。

工作室不装灯泡的人

有位开汽车4S店的女老板,年纪大了,在杭州买一栋别墅,准备在那儿颐养天年。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杭州有很多上班族,每天的工作餐就是捧着盒饭干吃干嚼,作为母亲的她看了心疼。因此,她想开一家像样的营养粥快餐店,挣不挣钱都没事儿,让年轻人吃得好,吃得健康才是正事儿。在她创业准备的过程中,竟然有好几个人都跟她提到了刘耕,她很好奇佳木斯会有这样一个能人,于是,打“飞的”就过来了。

刘耕从她善良的动机开始切入,再到精神,接着具体到关怀,从关怀又提出了坚持……对之进行了“大文化品牌”全案策划和设计。这间粥铺就有了“31天”的名称。围绕着“懂你31天,关怀不打烊”的主题,完成了包括创业故事、歌曲、电影脚本、语言和行为规范等在内的一整套品牌包装策划和设计方案。女老板拿到理念、文化和视觉三个沉甸甸的大本子,如获至宝。

就这样,通过网络传播和口口相传,刘耕的策划声名鹊起。宋老板是留韩博士后,在深圳从事医疗整形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读了刘耕的一篇《策划人手记》,他满怀期待来佳木斯找到刘耕。想不到,来的不是时候,赶上刘耕已经收了两个商家的钱,于是,让宋老板排号到三个月以后。刘耕说,自己一个月只能干一个项目。宋老板给出高额的策划费,希望刘耕能挤一挤时间。没想到,刘耕还是按先来后到的原则排序。

刘耕说,自己从来不加班,让工作给学习和休息让步,其实也是对策划负责、对顾客负责。他是“全球唯一”工作室不装灯泡的人,他认为出作入息、晴耕雨读才是正确的活法。

图片1.jpg

”钓月山房“ 全球唯一不装灯盘的刘耕工作室

2016年7月初,北京EMBA云商学院胡院长找到一名哈尔滨的学员,这名学员姓曹,开了一家设计公司。胡院长想请她给学院的女创总裁班做个LOGO。曹老板说:“如果是个小项目我就安排人做了,这么大的事,可不能马虎。干不好我绝对不能瞅着,我可以帮胡院长找一个奇人,这个人才华横溢,目前隐居在佳木斯。”

曹老板也是通过刘耕的作品才认识他的。很快,她联系到刘耕。当时刘耕说了这样的话:“不是设计LOGO那么简单,LOGO的背后还要有文化和精神内涵,我必须要和决策人见面详细沟通才行!”

7月8日,刘耕和胡院长在哈尔滨见了面。两位高手一交流,马上碰撞出火花。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他们从LOGO设计谈到了文化,又谈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领域。胡院长表明“女创”实际上是要打造一个社群品牌,而“女创”的精神就是先让所有的学员能够“做幸福的自己”。

幸福才是终极目标。胡院长又突然问刘耕,怎么理解幸福?刘耕打开了话匣子,最后总结道:“幸福的根源其实是心正。”

胡院长非常吃惊,他说:“我们正请北大的高贤峰教授创建‘女创’的‘正心学说’理论体系,你刚才说的竟然和‘正心学说’的核心思想一模一样。”英雄所见略同。

胡院长坐不住了,他起身对刘耕说:“这样,刘老师,看来你只给我们设计LOGO是远远不够的,我请你给我们‘女创’做大文化品牌战略顾问,在不影响你学习和休息的情况下,请你尽量多给我们一些帮助。”刘耕欣然接受。

这位策划界黑马创意无限,也有着“放牛娃”的随性、自由的灵魂。漫山遍野地走,这很重要,策划就是创作,要有个性,有情怀,要与众不同,要率性……

他经常做三个梦:跟李白喝酒,跟东坡吃肉,跟刘备讨论天下大事。

高处可拿云,低处看见牛吃草。

QQ截图20220805174120.png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