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集团前CEO、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东文所著的《高质量经营》一书,朴实无华,富有诚意,依托会计专业的知识、思维和理念,从财务视角展开分析,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创办、管理和经营好一家中国企业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清楚地定义经营与管理,从财务的视角来界定何谓高质量经营,并从企业转向高质量经营所需具备的前提、逻辑、组织、产品、资产和产业经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实”。杨东文在进入创维之前,曾在海南大学经济学院任教,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但投身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尤其是营销工作一线后,通过应对和解决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高质量经营》这本书不谈空话,并没有像其他很多商业图书采用虚拟案例或“二手”、“三手”案例来推导、支撑观点的做法,而是基于长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际体验,与相关的战略、经营、营销、管理理论和经验相融合,得出了具有参照性、可复制性的思考。
很多人谈商业,并没有很好地区分经营和管理,正如杨东文在全书开篇就谈到的,经营强调环境、战略、市场、定位、商业模式等,关心的是供应链、客户,追求资产效益;而管理则侧重于内部,强调整合内部资源和建立秩序,追求资产效率。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是很好的管理者,企业内部流程运行良好,但运营效益很差;反过来,也有一些企业经营有术,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管理能力一直上不去,成本居高不下,资产效率不高,这最终必然也将影响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杨东文在书中指出,企业初创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要快速销售产品,还要获得有效回款;而在成长期,就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管理效益,来保证企业的快速增长同时是高质量的;在稳定期,需要思考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来实现再次高速增长。
如果一个已经有所规模,已经稳定发展的企业,只关注管理问题,企业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天天思考的是如何完善管理,制定制度,增加监督,规范业务部门的履职,这一切的操作本质上就是增加复杂性,却回避了经营环节的实际挑战。一些企业的老板天天就盯着销售人员出差、拜访客户花了多少钱,发票有没有贴规范,报销有没有超出标准,这不仅完全已经背离了作为企业掌舵者所需要把握的经营职责,而且在管理上也落了下乘。
一家企业的经营质量,最核心标准就是是否达到了应有的盈利水平,这主要由行业均值、竞争对手水平等要素决定。《高质量经营》书中就此从财务视角提出了衡量高质量经营的重要财务指标,并就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战略目的评述了指标工具的应用思路。
要实现高质量经营,首先在观念和理念上需要看趋势、想清楚、坚持干——《高质量经营》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三组词就此进行了阐解。看趋势就是要研判市场、行业、用户、需求等外部环境,还有现状、资源、能力、实力、优劣等内部条件,合理确定路径、目标、资源投入,再确定方法和模式。书作者也一再强调,企业经营不能不对国家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把握,还要对社会舆论导向予以关注。书作者所说的想清楚,指的是编制三年战略规划,然后在执行中不断修正完善。
所谓坚持干,指的是在目标、路径、方法确定后,企业要能够有定力,不要因为外界声音而轻易动摇,更不要因为新出现的一些炒作概念而偏离经营方向。书作者指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能够明确哪些事情对企业来说属于正确的事情,要具备延迟满足的心理素质。
高质量经营的逻辑,其实就是从财务角度来不断改善经营质量,确保方向、路径、策略紧紧围绕于战略目标,能够实现财务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要转型为经营型组织,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组织、部门和流程体系的特征,根据经营需要科学地确定组织体系,注重激发组织类型的积极作用,采取制度建设来抑制各类型组织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职能型组织带来的部门利益固化、条块分割。接下来,才可能做好产品,以及履行好资产和产业经营。
书名:《高质量经营》
作者:杨东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