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暂难逆转,如何应对?

郑渝川 | 2023-07-28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等人所著的《全球贸易保护史》一书指出,全球化具体表现为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四个方面的全球化,美国近年来加紧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上述四个方面,对全球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产全球化形成全球价值链,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印度、巴西等不同经济体构成不同的生产环节,共同协作以维系全球价值链的稳定运转。而这套价值链的维系,一方面要不断致力于优化各国贸易政策,推动产业政策的公平化,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低关税和低壁垒。书中指出,迄今为止,美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是全球最大的消费需求市场,对于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奥巴马政府起,美国就在致力于重振制造业,在特朗普任期内则出台了一连串的促进政策,推动美资跨国公司将海外生产体系、服务职能回流美国国内。这种做法冲击了现有的多边、区域以及双边贸易体系,更危险的影响则在于直接导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反制措施,“全球价值链中贸易活动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急剧上升”。

书中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在冲击并瓦解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大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度,积极参与全球生产,而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则因为贸易保护潮流,逐步向逆全球化靠拢。此消彼长之间,发展中国家将加速涉入全球价值链上游,而这本身意味着加剧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价值链竞争。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大国,也加快了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当然,如书中所谈到的那样,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当前不仅造成国际贸易增长放缓,而且因频频引发贸易报复,造成全球投资行为收缩,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必然影响其全球经济增长。此外,全球金融市场也因为贸易保护的增强而营造出了空前的不安全心理,造成避险情绪上升。

《全球贸易保护史》一书主要分为三个版块,第一个版块主要回顾航海大发现以来几百年里的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历程;第二个版块聚焦美国、欧洲主要经济体,以及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主要发展中经济体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第三个板块则描述了美日、中美、欧美、中欧、中印等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评析了典型事件,分析探讨了未来发展,对我国贸易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企业应对贸易战、贸易壁垒、贸易谈判提出了应对建议。

正如书作者所归结指出的那样,20世纪以前,包括英国、美国、德国在内的工业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也就是产业的起步发展阶段,曾广泛推动过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以确保本国产业在成长阶段拥有知识和技术内化、劳动力体系形成的必要时间和空间。而在20世纪上半段,贸易保护则呈现出很强的超贸易保护色彩,即保护本国垄断市场,另一方面又以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力量强迫其他国家和地区向本国开放市场。而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美日欧国家充分消化新科技革命红利,巩固了其在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优势情况下,贸易保护被作为抑制潜在竞争者的重要政治手段,同时也以此来削弱发达国家因全球化程度加深带来的产业空心化、本国结构性失业等方面的政治和社会压力。

贸易保护政策的推行,对于美日欧国家在内的广大国家和地区而言,短期内会起到保护本国产业稳定发展的作用,维系就业,但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产业的价值链合作程度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贸易保护事实性地只能起到保护落后,破坏资本、劳动、服务、技术等生产要求自由流动的作用,实际上也抑制了劳动薪酬的增长。换言之,哪怕是美日欧国家,贸易保护政策从中长期来看,最终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提振和保护产业。

书中回顾了美国建国以来,曾反复推行的不同程度上的贸易保护政策。历史事实证明,即如美国罗斯福、杜鲁门等总统在任时期努力冲破贸易保护传统,主导向着贸易自由化发展,很好地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的支配优势。而20世纪60-70年代反弹的贸易保护政策,其实并没有起到提振美国本国产业的基本作用,因为美国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竞争力下降,既有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带来的更强竞争冲击有关,也可归于美国本国的汇率政策失调,美国持续在亚洲展开收效甚微的军事行动消耗了国内财力,美元霸权地位被动摇。而在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美国重新转回贸易等多方面的自由开放政策,助推了计算机、互联网等新科技驱动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繁荣。

欧盟及其前身欧共体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内部经济增速放缓,因而呈现出显著的对外排斥性,开始致力于推行统一化的反倾销、反补贴、限制进口、农业和传统工业部门出口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欧洲一方面成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受害者甚至是主要受害者,因而仍然在很多情况下强调自由贸易的必要性,积极推进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推动欧盟企业对外出口,降低欧盟企业在其他市场的准入门槛,但另一方面又率先创设出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原产性规则,还推行数字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消费者为名出台一连串的政策,削弱了欧盟政策主张的国际支持度。

书作者深入分析指出,就世界贸易保护总趋势而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贸易保护不会消失,甚至会因为特定的政治因素会波动上升。尤其是随着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纷纷各自抱团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稳定了本国经济利益的基本盘以后,彼此之间的贸易保护、反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而数字经济潮流下,传统产业的低迷,也使得诸如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难以放弃贸易保护举措。

书中指出,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致力于重新主导贸易规则,以更为优越的贸易主导权对形成挑战的经济体形成“降维打击”。贸易保护将更高频度出现在国家安全、高端制造业、投资领域、数字和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环境领域。这种情况下,WTO贸易解决机制等既有手段的有效性会下降。

书作者建议认为,我国要更好地应对当下的世界贸易保护趋势,在政府层面要更好地合理运用并完善WTO规则框架,加大海外投资及推动市场多元化,加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升级本国产业链;而在企业层面,应当更好地运用贸易规则,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同海外市场企业、行业组织的合作,并形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抱团优势,利用已有平台拓展市场。另外,书作者还建议,我国各行业的行业组织应成立贸易保护应诉基金,保护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对贸易保护。

《全球贸易保护史》

书名:《全球贸易保护史》

作者:王孝松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4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