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不是自我对抗

郑渝川 | 2023-03-06
收藏

自律的另一个名字叫自控。一说起这个话题,很多人就会皱起眉头。当周五的工作结束时,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周末要好好休息,如果有一点时间,就好好读本书,或者为自己准备考取的某个证书进行必要的准备。但周末两天过去,却既没有好好休息,也没能看书、学习。所以,我们为自己的惰性而生发愧疚感,但似乎又无能为力。

其实,自律很难,跟我们从很多书里,从电影、电视节目以及社交媒体传达的自律等同于不快乐的标签信息是一致的。包括一些励志导师在阐述自律带来美好生活的案例时,也强调例子里的人物为了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牺牲”了若干,又“放弃”了什么,最终证明自己的“牺牲”和“放弃”是值得的。

新出版的《养成自律的8个微习惯:轻松战胜自我放纵、拖延和惰性》一书就指出,错误地定义自律,恰恰就是导致我们不能良好自律的一个重要因素。书作者指出,羞耻不是自律,或者说在没完成目标时羞耻既不恰当也毫无用处;自我否定不是自律,自律不等于要完全牺牲家庭生活,也不等于要放弃自己的爱好。

自律是为了帮助自己突破障碍、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自我纠葛。如果过去我们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目标,制订新计划,就要衡量自己距离成功存在什么样的障碍,改进计划设定;如果时间、策略、资源不够,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不能等到自己的感觉对了才去做某件事,而要致力于调整、分解目标,致力于尽快出发,如果成效暂时不理想也要摒弃自我嫌弃的心理。

《养成自律的8个微习惯:轻松战胜自我放纵、拖延和惰性》这本书介绍了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和强化自律的8个微习惯,包括健康生活,懂得张弛有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懂得自我克制;克服拖延和惰性,战胜自我内耗;少点无用社交,学会享受生活;学会律己,才能不断打破职场天花板;财务自律,不被金钱掌控人生;精神自律,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喜悦;把自律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等等。

这些微习惯之所以是“微”习惯,就是因为其实归结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容易做到。比如,健康生活、张弛有度的微习惯,就从改善睡眠周期做起,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书中提及,我们可以在床边放一个记事本,记录下自己睡前的想法,这其实就有利于让我们的思绪放松,避免自己纠葛于某种想法迟迟难以入睡。我们还可以设定较为舒缓的闹钟音乐,让自己醒来后心情更加愉悦,这有利于形成良好入睡、良好醒来的积极循环。

《养成自律的8个微习惯:轻松战胜自我放纵、拖延和惰性》

书名:《养成自律的8个微习惯:轻松战胜自我放纵、拖延和惰性》

作者:(美)金伯利·奥尔森

译者:姜凤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2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