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家庭培养目标不能不变

郑渝川 | 2024-01-04
收藏

互联网内容生产方式已经从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发展到了当下的AIGC。最著名的应用当然是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

AIGC,全称是AI Generated Content,翻译过来就是人工智能合成内容。不少网友经常看抖音、头条、微博、公众号上的电影解说,肯定熟悉这个开场白,“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或者‘这个女人叫小美’)”。解说声抑扬顿挫,还有相似的接受套路和背景音乐。但这其实是AI生成语音的电影应用。

实际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中国地震台网在2016年、2017年通过自主开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在地震发生不到一分钟时间内写成详细介绍灾况以及当地气候、人口情况,并包括图片的报道。AI已经能够进行诗歌、故事、剧本、小说等文体的写作。而在图像方面,AI绘画工具可以支持古代、近代、现代许多知名作家的画风;而AI视频合成方面,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等央媒的AI主播上线以来,还在不断迭代完善之中,接近于以假乱真。

那么,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就来了,既然已经有了ChatGPT,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其他技术应用方式,那么,这必然挑战既有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培养过程。比如,既然ChatGPT等应用可以非常高效地完成文学创作甚至编程,那么孩子还有必要学习相关的课程以及进行相关训练吗?还有,如果自己要求孩子不得用ChatGPT来创作论文、完成作业、绘制作品,但孩子的竞争对手却这样做,然后赢得了评优,自己跟孩子该如何看待这种显著的不公平?

在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禁止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在写作业、创作论文、艺术创作中使用ChatGPT。我国部分高校也已经明确要求,学生在使用这类技术应用必须遵守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

生成式AI带来的使用问题

新出版的《AIGC重塑教育:AI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变革与实践》一书指出,家长需要意识到生成式AI带来的四个问题:首先是诚信和道德问题。美国高校之所以率先禁止学生用ChatGPT来完成论文,是因为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有很多学生确实这样做了。并且,有这样的软件“兜底”,一些学生不再致力于认真学习,并不认真检查作业,其借助ChatGPT提交的作业虽然有所区别,但内里架构是高度一致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的方式。

第二,从使用到过度依赖生成式AI,只有一步之遥,这必然削弱孩子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危及思考能力。过去很多科幻电影都曾设想过这类场景。

第三,安全和隐私问题。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与用户互动,常常也存在诱导用户过度提供个人信息。而中外媒体也意识到,包括ChatGPT在内,对于巴以冲突等存在争议的国际时事问题的解读,抱持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对于中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严厉抨击,却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排放废水轻描淡写。总的来说,科学应用本应远离意识形态偏见,但事实上却不能摆脱其开发者、投资者所属国的政治影响,这可能造成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社会和政治知识时被严重误导。

第四,情感需求问题。哪怕是ChatGPT,也无法完全理解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情感需求,这就使得其无法做到像人类教师那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尝试过通过电视教学等方式,将北京、上海一些名优中小学课程输出到教育落后地区,但这些课程并不能满足对教育落后地区学生释疑解惑的需求,所以对于缩小城市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差距并没有起到帮助。

AIGC时代重塑人才标准

AIGC重塑教育:AI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变革与实践》这本书指出,生成式AI渐趋成熟,如前述,如果简单地将教师、家长、学生都只作为这种新技术的使用者,而不能顺应形势变化来重新确立人才标准、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就可能使得现有教育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快陷入窘境,耽误整整一代青少年的发展未来。

AIGC,也就是生成式AI,其大行其道,要求人才具备跨不同领域整合并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书作者指出,这不仅要有广阔的视野去理解和领悟各个领域的知识,还要有足够敏锐的洞察力,从细节中去捕捉和挖掘信息,并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连接。

书中指出,未来的人才首先需要具备学习力。这里提到的学习力,不是孩子现在在学校应对学业的测试水平,而是在面对新知识、新技能,快速吸收、理解、应用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跨学科学习、反馈与自我调整的能力。

家庭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应当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完成学习、文体爱好等任务外,有20%左右的时间去自主阅读,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家庭应当寻求见多识广,对于事物有独特认知的长辈、亲友、老师,与孩子交流,引导培养孩子跨学科学习与迁移应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孩子逐渐形成自我反馈与自我调整的能力。

未来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创造力。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现在AI可以完成诸如谱曲、画画、编程等曾被认为人类专属的技能。但如果人类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未来可以通过更高水平的人机共创在艺术、计算、科研等方面实现更佳目标。

要提高孩子的创造力,书作者建议家长可以增加孩子接触未知的机会,包括语言学习、科学、技术、艺术、历史、文化等门类的未知问题、知识,参加一些活动;引领孩子关注违和感,也就是挑战既有固定认知,找出可以脱离现有功能的额外设置、冗余,从而挖掘创新;再者,通过使用生成式AI工具来进行提升训练。

书中提到,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高敏感度的特质,也就是对于自身和外界的感知、理解、反应和适应的能力。

 

   书名:《AIGC重塑教育:AI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变革与实践》

作者:刘文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1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