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11~13日,“为中国未来而读——2025阅读行动交流会”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本次交流会由商务印书馆、中国教育报主办,九江市教育局、九江市新华书店和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协办,九江市同文中学承办。会议主题是“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少华,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中国教育报常务副总编辑张圣华出席活动并致辞。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主任余桂林为九江市同文中学颁发“字词典应用与深度阅读示范学校”牌匾。九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明主持开幕式。现场8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教研员参加了交流会。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视频直播平台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约15万人次在线观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康震(视频),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周建设作主题报告。
康震在题为“品读苏东坡诗词人生”的主题报告中,围绕苏东坡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生活态度、人格气质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指出,苏东坡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骄傲,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挫折相依相伴的豁达精神和坚守理想的君子人格直到今天都值得敬佩和学习。他特别强调,语文老师对所讲授的文章或诗词的内容及其作者应有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价值。
周建设在主题报告“数智时代经典阅读新模式探索”中,探讨了数智时代深度阅读的新模式,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读写评一体化是经典阅读的新模式之一。他提出,建设中华大阅读资源体系,依据基因能量学、数字动力学和脑认知科学等构建其科技体系,用优秀的人文基因构建其内容体系;建设知识认知智能检测系统,通过人文基因智能计算检测阅读效果;建立读写思维训练场,利用人机交互辅助教师进行作文批改、提出改进建议等。
交流会设置了“公开课”环节,邀请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余映潮,九江市同文中学语文教师蔡晓璇,分别以《黄鹤楼》名诗两首和杜甫诗歌三首为赏读对象进行了课例展示。
交流会设置了“名师报告”环节,邀请张圣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语文教师宋会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城郊乡中心学校语文教师张俊霞,九江市第三中学校长周凌,九江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徐林,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学生辞书编辑室主任吴满蓉分别作题为“培养活泼泼的阅读者”“字词典深度阅读与教学实效”“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解码与重构:后真相时代的阅读素养革命”“古诗文名句阅读与赏析”的专题报告。
张圣华、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阅读推广中心主任孟素琴分别主持“专家报告”“公开课”。主持“名师报告”环节,并在闭幕式上做总结发言。
2025阅读行动交流会,已是第13届“为中国未来而读”暑期阅读行动。今年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教育报继续合作主办,融合教育和媒体的力量,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阅读资源。交流会立足当下的行动,指向未来,希望通过阅读陪伴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未来,而孩子们的未来又决定了中国的未来。这就是活动命名为“为中国未来而读”的缘由。13年来,交流会从安徽、青海、河南、四川、陕西、宁夏、吉林、贵州、山东,到今年的江西,一直传递着“阅读行动”的理念,始终坚持公益性,为语文老师搭建阅读教育学习的交流平台,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品牌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加入了阅读行动行列,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