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者张远山,30年完成“伏老庄”知识总图
《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新书发布
张馨宇 | 2025-07-28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7日,由北京出版社、远山工作室主办的《张远山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海举行。

37b2d43462a13f19a0722afb21b0c79b

张远山是当代作家、学者,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成为职业作家。那一年,他为自己制定了“三十年写作计划”,至今发表文章上千篇、论文上百篇,出版了20多部著作。他的研究以先秦易学、老子、庄子,战国史,上古文化史为中心,尤其在道家思想方面创获颇丰,被称为“新道家”。2025年,他的三十年计划圆满完成,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全部收入《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22种作品)。可以说,《张远山作品集》的出版,是对他漫长而丰硕的创作历程的最好总结。

edf09cf6be06372cf984eeaa0c21a608

张远山说:“1995年制订三十年写作计划之时,我并无把握这一计划能否完成,更不清楚前路会有多少困难。写作三十年,我从人类知识巅峰的山脚起步,步步为营地重估价值,勘察盲区,复原华夏知识总图,增补人类知识总图。值此计划圆满完成之际,以《张远山作品集》作为答卷,稍作盘点。尤其新庄学、新老学、伏羲学,是我一生所治三学,均属开垦拓荒,有志于道家研究的后来者,必有继长增高的巨大空间。” 

227c10232a5d11d1f59e564ac97bad56

首发式现场,嘉宾纷纷发言,他们对张远山三十年的写作成绩展开广泛讨论,对《张远山作品集》给予高度评价。

《社会科学论坛》原特约副主编张平,从2001年到2023年发表了张远山的学术论文70余篇,几乎全文连载了张远山“伏老庄”著作共九部。张平说,张远山的作品能在杂志连续发表20年,跟其中体现的原创性、前沿性、民间性分不开,他对张远山文章的价值有信心。

当代诗人、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认为,张远山的作品既有考古意义上的考据,也蕴含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近年来,张远山的学问越来越邃密深沉,尤以其所开创的伏羲学、新老学、新庄学为著,他的学问,符合著名国学家王国维提出的“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之学新”的三项标准。

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余世存则在贺词中说,从《张远山作品集》可以看出,作为“新道家”的张远山,是在职尽五四新文化未尽的使命,即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整理、对现代个体独立自由的宏扬;又是在修复五四新文化的某些问题,即新文化需要在传统中找到自己的根基和位置。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闻中认为,张远山三十年作品集的全貌,就像思想世界的“富春山居图”。他认为,作品集中的“伏羲学”知识总图,以上古陶器、玉器、青铜器纹样为内容,建立知识学意义上的华夏图像学,贯通华夏八千年史,是道术重建、思想考古方面第一手的思想原料。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姜珺认为:张远山在中国美院教授的《上古图学》《先秦道术》课程,以“陶玉铜”图案追溯上古天文密码,以“伏老庄”学理重构先秦道家思想,其背后正是本次结集出版的21卷作品集,课程只是张远山三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

新道家世界观的系统呈现。北京出版社于2025年7月出版的这套《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全面整理、系统编订了其三十年有关文学、道家哲学、上古文化史等方面的22种代表作。这套作品集,总页数8500页,总字数770万字,按照张远山“写作三十年”的三个阶段精心编排,每一部分七卷,对应作者学术生涯的三个重要时期,完整呈现了“伏老庄”——伏羲学、新老学、新庄学“新道家”三学体系。这套作品集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完整呈现了一个当代思想者三十年来的思想轨迹和学术体系。从文学创作到“新道家”研究,从庄子工程到上古图像学解密,张远山构建了一个贯通古今的“伏老庄”三学体系。《张远山作品集》的出版,不仅是张远山个人研究、写作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阐释和发展的成果之一。

《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张远山著,北京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定价3600元(精)

《张远山作品集》(全21卷)立体封面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