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流,文脉赓续——《世说新语》的当代回响
张馨宇 | 2025-08-19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8月17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主办的 “《乱世风流:刘强精讲世说新语》新书分享会” 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佩英,该书作者、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强,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龚斌,以及文学博士、世说学学会理事刘中文教授出席了活动,活动由东方出版中心编辑冯媛主持。

2025-08-17 122020

经典重读:从《论语》到《世说新语》

刘强以《世说新语》的文化背景为切入点,指出这部看似轻巧的笔记小说,实则与《论语》一脉相承,融汇儒、道、佛三家思想,以魏晋名士的风流轶事映照乱世风貌。他风趣地将《论语》与《世说新语》比作自己的“双语教学”:“《论语》教我们八小时之内的进取,而《世说新语》滋养八小时之外的闲暇,让人懂得休息、娱乐与自我释放。”

TCW_3896

教育思考:阅读经典,塑造人格

在谈及当下教育时,刘强直言:中小学的人文教育往往碎片化,缺乏对整本书的阅读训练,难以为青少年建立稳固的精神根基。他提出了系统性的阅读建议:15岁之前通读《论语》,奠定价值观与人格修养;初中阶段通读《世说新语》,通过“精神交往”拓展视野、塑造独立人格。他强调,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扩大朋友圈”,使有限人生与古人智慧相遇。最终,经典阅读的价值在于“变化气质”——书要“读到生命里”,成为精神气场的一部分。

TCW_3888

学者对谈:陶渊明为何缺席《世说新语》?

在嘉宾对谈环节,主持人提出一个经典疑问:为何《世说新语》没有记载陶渊明?龚斌解释道,这一现象与陶渊明的家世密切相关。《世说新语》所录人物多出自显赫门阀,而陶渊明虽有高祖陶侃,却非文化世家,因而未被收入。刘中文补充道,彼时文坛推崇华美藻饰,而陶渊明诗风质朴,未合时尚。直到梁太子萧统、钟嵘等推崇,他的文学价值才逐渐彰显。

TCW_3903

读者互动:古今对话延续不断

在10分钟的互动环节,读者们提出了诸多深思熟虑的问题:关于“七子”“七贤”的并称:刘强教授解释,这是中国文化中群体化记人的传统,集中体现了时代的人文水准。关于古人形象的误读:他提醒,研究古人不能止于标签,而要通读其作品,拼合其人格与思想的完整图景。关于家风与教育:他感慨,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家学深厚,而当代家庭多以“小家”为主,更需父母承担起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

《乱世风流:刘强精讲世说新语》是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强精心撰写的《世说新语》导读著作。刘强以现代视角,通过典故篇、风俗篇、人物篇三部分,对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全新解读。书中既有严谨的学术考据,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讲解。本次活动是东方出版中心在本届上海书展推出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之一。

乱世风流高清透明底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