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0月18日,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协办的“重‘健’美好:康复科普系列”首部科普作品《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新书首发式在2025天府书展举办。
 
 
活动伊始播放的视频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进行了介绍,生动展现了该中心从早期奠基到如今引领行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主编高强阐述了该书的编写初衷,即将专业的脑卒中康复知识转化为患者与家属易于理解的实用指南,帮助公众系统掌握脑卒中这一疾病的康复与护理知识,为患者照亮康复之路。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徐保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兼治疗长高强、副主任杨永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雷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 程佳月、副社长葛建、副总编辑肖伊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徐保华强调,当前康复医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多项规划将康复医学列为重点领域,以应对老龄化、慢性病带来的健康挑战。《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它深刻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康复理念,不仅关注“怎么练手脚”,更关注患者如何“重拾生活”,将科学的康复方法从医院延伸至家庭,有效打通了康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与国家“全国科普月”倡导的“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目标高度契合,也为康复科普实践提供了优秀范本。
随后,杨永红提出,《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的诞生,源于应对脑卒中这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迫切需求,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切实行动,为患者、社会、国家健康事业贡献重要力量。书中倾注了过去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在脑卒中康复领域里的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以希望能动员更多医护、患者共同加入康复过程,让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真正的把健康中国战略落在实处。
程佳月表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弘扬科学精神,助推科技发展,普及科学知识,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引领下,以“传播科学知识,赋能健康生活”为重要使命,策划了“重‘健’美好:康复科普系列”。她指出,今天首发的《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不仅系统梳理了脑卒中康复“黄金时间窗”,更通过“情绪温度计”等工具,帮助患者量化心理状态、动态调整康复策略。书中嵌入的康复跟练视频,让读者扫描即可看到专业康复治疗师亲自演示的康复动作,可以随时跟练,真正实现“一书在手,专家随行”。
接下来,在脑卒中康复知识讲座中,高强以《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从生命急救到生活重建》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脑卒中的早期识别、精准康复、日常康复、常见误区及脑卒中康复治疗未来新方向等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知识,减轻或避免脑卒中带来的不良后果。
为全面提升大众对科学康复训练的认知,助力患者重获健康与提升生活质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博士宋慧妍现场带领观众学习了一套兼具简单、实用、易学特点的康复操。该套康复操涵盖腹式呼吸、躯干控制、肢体训练及站立位重心转移等多个关键环节,逐步引导参与者由内而外感知康复训练的科学节奏。现场观众在宋博士的细致引导下认真模仿、积极跟练。整个教学环节互动频繁、氛围热烈,在轻松而专业的体验中传递了康复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互动问答环节中,高强就“家里有脑卒中患者,如何布置生活环境才能预防老人跌倒?”“脑卒中后半年了,再进行康复治疗有效果吗?”等问题耐心解答。他表示,预防跌倒的关键在于通过康复训练提升患者的功能,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绝大多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以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此次活动兼具专业性、科普性、实用性,不仅为大众提供了科学的脑卒中康复知识,还通过专家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大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重‘健’美好:康复科普系列”首部科普作品《解锁脑卒中康复密码》的发布,标志着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康复医学科普出版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靳艺昕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7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