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抓住VR/AI风口,内容竟是最大因素!
聂慧超 | 2023-10-21
收藏

10月20日,“AI+VR”新闻出版融合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作为2023世界VR产业大会的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技术赋能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时代背景下,新闻出版行业的技术探索成果与潜力融合场景。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建生,中宣部出版局科技与标准处调研员张文娟,江西省委宣传部出版印刷出行处副处长刘志军等出席论坛。

“创新应用新技术,实现出版融合发展,正是当前出版行业实现拓步转型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江西一直非常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已经连续5年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见证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从兴起到繁荣的过程。”中文传媒党委副书记、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蒋定平发表致辞道。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技术用得好不好,直接关系数字出版的效益的提升、规模的扩大、传播的增强。随着5G、人工智能、AI、VR、AR、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云端化特征会更加明显。大模型、多模态、大算力的机器智能,为新时代的新闻出版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能。

那么,依靠元宇宙概念再次走到消费电子产业聚光灯下的VR,以及炙手可热的AI,将为出版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又能否借此延伸出新的应用场景?本次论坛在政企学研各界专家学者观点碰撞中,进一步深化了出版业前沿技术发展、应用推广和生态建设。

产品化是一条新路

近年来,出版业的新入局者不断增多,技术、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要素不断汇聚,新产品正在有序推出。这个过程中,无论是VR本身还是整体元宇宙产业,似乎都将发力重点放在了拓展产业外延。由此,“产品化”成为一条新路,需要出版人用新的想象去打破一些传统的定式或者思维,创造出新的东西。

在论坛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扬发布了《AI+VR 新闻出版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虚拟现实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VR/AR融合出版物、数字教育平台、沉浸展览展示三大方面,而内容则涵盖了红色教育、文化旅游、青少年科普和知识培训等领域。

通过案例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出版机构投入到“虚拟现实+出版”这场创新探索中。例如,海洋出版社制作了海洋科普VR交互体验系统,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苹果种植栽培VR实训产品,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面向眼科医学师生推出了《眼视光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轨道在线”AR数字教育平台。科学出版社打造了我国首个权威发布且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针对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科研、科普 的一整套3D 数字模型与动画资源库——细胞生物学3D资源库系统。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吉述介绍了凤凰传媒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他表示,2022年,凤凰传媒打造的学科网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内部ChatGPT工具,有效提升了各岗位工作效率。文字方面,过去重点依赖兼职人员,日均更新资源1.5万-5万,如今对题目进行人工智能分解、标签,日均更新资源2万套左右;图像方面,使用的Banner智能平台会自动生成不同风格和尺寸的banner;对外营销方面,使用智能问答系统联系客户,建立的问答库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话术。此外,凤凰传媒的全资公司凤凰报刊公司独立开发运营了一款人工智能审校系统,并基于此开发出新的作文批改和培训产品。并购的慕和公司尝试为旗下期刊《东方娃娃》创作AI绘本。

此外,随处可见的VR体验馆、层出不穷的AR头显设备、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沉浸式视觉特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摆脱了小众娱乐的标签,彻底走进了大众视野。根据报告发现,各类VR展览展示项目中不乏出版机构的身影。例如,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红色陕西”融媒体数字党建馆,包括VR虚拟党史馆和VR虚拟廉政文化馆,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了全景式的还原再现;河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VR体验馆”,通过VR技术对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全景式展览。

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中直新经济董事长汪翠芳与其团队深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多年,迄今为止,已推出红色主题的VR系列、非遗文化系列、应急安全系列、职业教育元宇宙系列等VR相关产品,可形成课件供线上线下学习体验,也可将内容打造成数字展馆。该公司的“超跑”元宇宙平台集招商、健身、零售、文旅等于一身,可实现跨时空竞技、健身、养生、旅游、学习。

汪翠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文化、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的产物,文化可以让内容更深,艺术可以让产品更美,科技可以让作品更酷炫。团队为了更好地挖掘文化资源,积极关注新闻动态,多方挖掘用户需求,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目前,该团队与少儿读物领域达成一些合作,但较为零散,接下来,希望在中小学高校职业院校的思政系列、党校课程系列、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方向、心理健康相关系列等细分领域,形成可持续的出版物数字化研发体系,更好地打造精品,形成系列,做成标准。

论坛上,山东翼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玲玉介绍的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的智慧教材平台,联想煦象教育总经理沈文介绍的“大象世界”元宇宙教学平台,江西领跑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涂乐介绍的VR美聚云剧本秀平台,福建超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嘉煌介绍的阅读数字人,大部分在B端市场集中发力,试图借精品内容磨合优质产业链,为行业增添新的活力。

找准切口很关键

“面向人工智能,我们出版业应该怎么做?”尽管出版市场已经积累了不少优质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尝试仍处于起步期。在内容质量、版权保护、伦理道德、用户信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问题。对此,报告提出,出版业应与科技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多方合作,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政策等,保障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刘建生认为,新闻出版融合发展中的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主体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是整个系统和行业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领会、准确应用、全面贯彻的具体行动。那么,新闻出版业应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此,他提出三方面方法路径:一是按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擘画,跟上信息化浪潮的巨变,在融合发展中求生机,在数字经济中找位置,在科学技术变革中谋发展。二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部署要求,秉持科学理念,推进创新创造,着力技术攻关,开拓媒介融合、媒体协同、谋质提升新局面。三是守正创新,打好舆情遭遇战、传播争夺战、转型争夺战。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专委会主任钱锋认为,对于不同领域来说,元宇宙的入口至关重要。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作与出版传播更倾向于场景和体验的再现或者延展,适合借消费元宇宙作为入口,如数字虚拟人,VR虚拟现实等技术。自然科学尤其医学领域的学术创作与出版传播,更倾向于借鉴工业元宇宙作为入口。工业元宇宙与消费元宇宙相比,更强调可视化、准确性和调优性,更关注解决确切场景确切问题。

这些年,不断有业内人士提出,元宇宙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某种设备,其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数字化。单个系统的技术驱动只是构建元宇宙的一小部分,关键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自发形成的生产与使用意识和习惯。在宋吉述看来,编辑一定要有技术思维,通过平台了解人工智能,适应新技术应用,才能发现新的东西。蒋定平也表示,江西出版集团中文传媒将紧紧抓住技术大升级的历史机遇,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基础上,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培育出版行业新质生产力,激发出版新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董毅敏提出,新闻出版研究院的元宇宙出版与阅读实验室将积极与业界联合,共建平台,开展人才培训,构建面向元宇宙的出版标准化体系等。

从整个国际大环境来看,VR、AI内容生态供给不足也是一项挑战。

韩国出版学会副会长、东国大学教授金璟道通过视频表示,从2010年开始,韩国纸质书出版比重逐渐减少,将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大数据相结合,提供个人定制型学习的教育技术出版的比重大幅增加。然而,韩国出版业中,积极使用尖端技术进行出版的,普遍是资本与人力资源相对丰富、销售额较高的大型教育出版业。

宋吉述坦言,数字化内容需要有深度、有体系的内容,但大量的出版社是欠缺这一块的。新技术对出版社的冲击也在于此——新的机会抓不住,内容是最大的议题。在他看来,数字化的最大意义不是让我们把图书做得更好,也不是卖更多的图书,而是形成与出版相关的新型文化产品与服务。当前,互联网整个版权内容,其实就是数字消费结构,绝大部分是新业态,对传统出版业助力有限。要想用好人工智能推进发展,最重要的是利用它创造新的业态,包括网络视听、文体、文娱活动,这些都是出版集团发展的未来。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