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4月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话语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中央党校、在京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原则、传播机制及其在思想引领、文化创新和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展开深入研讨。
丛书揭幕
会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正式发布,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等领导为丛书揭幕。该丛书由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担任总主编,汇聚了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及国际传播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向部分中小学和社会机构捐赠了该丛书。
丛书捐赠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在致辞中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传播,既是凝聚民族共识的“精神灯塔”,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基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以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为特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体系构建、思想认同和话语传播等关键问题,实现了从“理论推演”到“实践应用”、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对话”的重要转变,凸显了当代学者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创新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仕政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全面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特别是该丛书将青少年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传播作为重点,体现了理论研究的时代敏感性和战略前瞻性,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陈郭华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实践路径与传播方法的研究阐释。我们要积极鼓励广大高校专家学者着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成果、育人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表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是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新中国成立的首家大学出版社,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向东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兼具时代性、学理性和问题意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构建了完整的价值体系框架。他强调,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价值观的重要论断进⾏学理化阐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将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贯穿中国⾃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
在研讨环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韩东晖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原理分别从哲学视角分析了该丛书的理论贡献。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石碧球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吴玉军分享了写作初心和研究心得。
韩震在研讨会总结中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构建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深入研究阐释,创新传播方式,以理性、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价值对话。
责任编辑:聂慧超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