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前瞻成果
 ■牛平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21-03-15
收藏

  历时近4年,被列入中宣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高文、方滨兴两位院士领衔,电子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人工智能出版工程”系列丛书12卷日前上市。这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不仅为“十四五”开局献上厚礼,更为发展迅捷的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前瞻的知识信息与理论支撑。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急需权威读本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他还强调:“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综合、高度复杂的特征。我们必须加强研判,统筹谋划,协同创新,稳步推进,把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夯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无人区’,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

  由此,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最近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强调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措施,从产业环境到项目支持,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热潮,投资集聚、人才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迭出,一系列相关标志性产品投入应用,在国内外市场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优势,有效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经验总结和知识出版提供前瞻理论与知识信息服务,引导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到底呈现怎样的发展潮流?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关键技术还需要创新突破?目前已经有哪些成果值得更好地推广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引发了哪些创新创业与投资机遇?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化解……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机构、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家、投资家以及社会各界都在认真思考,普遍认为有必要对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进行系统研究总结。


  汇聚业内权威专家 打造国家精品图书

  作为我国科技出版领域领头羊的电子工业出版社,由总编辑刘九如牵头联络策划,副总编辑赵丽松配合落实,于2017年推出了“人工智能出版工程”系列丛书策划方案,很快得到高文院士、方滨兴院士以及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黄河燕教授等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迅速联络起活跃在全国各地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第一线的专家学者,组建编委会,研究确定丛书的框架结构和各分册的内容安排,内容涉及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算法、模式识别、语言智能处理、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安全等热点领域。

  电子工业出版社也迅速组建起由副总编辑赵丽松牵头,骨干编辑牛平月、富军、田宏峰、李树林、夏平飞、张迪、满美希、钱维扬、刘皎、郑柳洁、董亚峰等参与的项目编辑小组,紧锣密鼓开展组稿、编审等一系列工作,2018年这一项目入选中宣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项目。

  2位院士、35位编委、65位撰稿人、84位审稿人以及一流的编辑出版团队历时4年的心血,最终凝聚到12本“人工智能出版工程”丛书的字里行间。赵丽松主持丛书具体编辑工作,她介绍说,这套书的出版,留下了很多难忘的瞬间:方滨兴院士凌晨三四点钟还通过邮件和微信反馈编辑提出的审稿建议;清华大学教授朱小燕生病住院时还在病房中坚持稿件的修改和统稿工作;多位外地专家为及时讨论书稿,从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抽身,早上赶到北京,晚上又匆匆赶回工作地……因丛书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深入且广范,稿件编辑加工难度极大,出版社的编辑团队连续数月加班加点,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疫情期间,有的编辑在隔离点一边配合抗疫,一边不忘手中的稿件审改。在图书编辑出版环节,除了常规的“三审三校”,还对书稿进行100%的内容审校,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逐字逐条翻阅资料查询比对相关技术参数与标准;各分册之间还安排专门的编辑协调对接;编辑、校对、复审、终审、美编,各个环节协同配合,才推动了丛书的顺利出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刘九如从策划到编审,从装帧设计到印刷出版,各环节帮助联络业界专家参与,并从多方面协调全社资源支持,自始至终关注“人工智能出版工程”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他充满感慨地总结说:“汇聚业内权威专家深入研究,按照国家精品图书要求仔细打磨的‘人工智能出版工程’12卷,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从整体策划、板块布局到单册内容构成,强调前瞻理论与技术案例相结合,深入研究国际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规律,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研究成果,前瞻预测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走向以及各行各业智能化进程。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为止内容体系最为齐全和研究最为深入的首套大型系列丛书,为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及时的前瞻理论研究与知识信息服务。”丛书的出版发行,值得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府主管、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家、投资家、创业者认真参阅。


“人工智能出版工程”丛书各分册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出版工程”丛书由中国工程院高文、方滨兴两位院士领衔,联合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5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由活跃在全国各领域、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65位人工智能专家、技术人员撰写书稿,并由来自科技领域、出版领域的84位审稿专家精心编审。

  《人工智能安全》 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

  该书讨论了人工智能助力安全、人工智能内生安全等相关内容,并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准则。

  《人工智能:语言智能处理》 黄河燕(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

  该书重点介绍了语言智能处理中的语言模型与知识表示等主题,众多案例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杨健(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该书针对近20年来模式识别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系统阐述线性子空间表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方法。 

  《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前沿技术》 朱小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该书全面介绍有关知识图谱的前沿技术等新形态。 

  《人工智能:智能人机交互》 王宏安(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该书详细讨论了智能人机交互基础理论等内容。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理解与实践》 俞栋(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国际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

  全书深入介绍了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以及若干先进深度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 陆建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该书详细讨论了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智能机器人中的传感器、环境感知与建模、路径规划等内容。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李侃(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该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包括高斯混合模型和EM算法等在内的多种机器学习的理论、方法与其主要应用。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刘继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该书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张新钰(清华大学智能车猛狮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该书提出了智能驾驶系统的体系架构,讨论了深度学习与智能驾驶等问题。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核心算法》冯超(阿里巴巴高级算法专家)

  一本介绍深度学习核心算法的书。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与搜索》张重生(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全面、系统地介绍人脸识别这一应用领域背后的技术。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