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石窟,守望敦煌的四十天
2022-09-13
收藏

9月11日,中华书局出版的《敦煌守望四十天》新书发布会在苏州甪直古镇的一家文化空间“光影墅”里举行。当天,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和《敦煌守望四十天》作者蒋理开展了一场文化对谈,线上线下十数万观众跟着“三侠”神游莫高窟,领略敦煌文化之美。

《敦煌守望四十天》作者蒋理是曾经的媒体人,也是摄影师,全书140余幅图片,既有蒋理实地拍摄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又有敦煌研究院授权的窟内文物图片,还有历史感满满的老照片,带读者充分感受敦煌的旧貌与新颜。封底有“敦煌文化守望者”第三期成员一镜到底讲解莫高窟61窟的二维码,扫码看视频,即可身临其境游洞窟。

在此文化之旅中,我们得以窥见壁画和彩塑背后那些神佛、帝王、英雄、凡人的故事,揭开众多洞窟的神秘面纱,领略窟顶治沙、洞窟数字化采集、壁画修复等绝技,感受莫高窟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真正学会欣赏敦煌之美。

谈起参加“敦煌文化守望者”的初衷,蒋理坦言:“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总是要付出深情。” 学习和受训的四十天中,压力很大,但他还是每天坚持写日记,初心是为了“以书写对抗遗忘”,直到有一天中华书局编辑约稿,他才意识到写成书是对敦煌文化更好的传播,也是对这个独一无二经历的最好回望。

蒋理说:“很多人对敦煌会有畏惧感,害怕敦煌文化高高在上,很难接近,但我想告诉大家,敦煌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很亲切,如323窟对江南风景的描绘,和我今天的日常生活就有很多联系。其实,敦煌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缘分。”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介绍:“敦煌文化守望者”是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合推出的全球志愿者派遣项目。每年从全球千余名候选者中选出十人,前往敦煌接受培训和考核,成为莫高窟的正式讲解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解洞窟,初衷是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此外,他也充分肯定了《敦煌守望四十天》的传播效果:“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多元性,也体现了这本书的个人色彩和立体性。”

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在1979年就以研究生的身份第一次前往敦煌考察,深刻感受到敦煌的魅力。在他看来,敦煌文化的产生有很多条件,比如长期处在中原政权控制之外,但当地人主要是中原移民的后代,说到底敦煌文化还是汉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的产物,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尽管一度没有受到保护,但恰恰是这种条件,最终才使敦煌文化流传存续下来。

“敦煌甚至能看到希腊神话的因素,怎么传播进来不清楚,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不同族群的表达都能得以呈现。我们也能看到文化传播的路径,比如飞天的形象,以及不同文化对于飞天的理解。”

他认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丰富,《敦煌守望四十天》这本书让他看到了不同人对于敦煌文化不同的理解。知识是公共的,情感则打上了私人烙印,正是这深情而不滥情的体悟让这本书显得与众不同,极富代入感和沉浸感。

敦煌石窟艺术受限于自然条件,迟早有一天会消失,壁画修复、数字化技术等等都是延缓消失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传播敦煌文化,只有每个人都亲近它、了解它,它才能永远“存在”。

敦煌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想要朝圣的地方,出于保护需要,目前开放洞窟数量有限,游客式观光很难一畅心怀,影像和文字的“预习”是实地游的前奏。《敦煌守望四十天》的作者蒋理以四十天守望敦煌的独特经历、超出一般旅行者的深广视角,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璀璨、多元、神秘,但又与你我相关联的敦煌。葛剑雄表示,重要的不是蒋理在敦煌守望的四十天,而是离开敦煌回到自己的生活后的四百天、四千天,是如何传播敦煌文化的。

回到江南的一年多时间里,蒋理已经在文化空间举办了多次公益讲座、文艺沙龙,践行着他对敦煌的承诺。《敦煌守望四十天》是敦煌文化传播的果实。三位“大侠”都跟敦煌有着或深或浅的缘分,这些守望者如同种子,将敦煌文化播撒到四面八方。跟着“三侠”闯敦煌、神游莫高窟的我们,也将敦煌文化的种子种在了心里,或许很偶然的一天,它就会再次传播。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