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区:出版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新能
穆宏志 | 2025-06-19
收藏

6月18日,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出版融合发展再次成为了本届展会上的重要议题,北京展区作为历届图博会的重要展区之一,特设数字化出版体验区(融合区),聚焦出版产业融合发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的出版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从文学IP在影、视、剧等方面的转化,到古籍技艺的数字表达形式,再到知名儿童内容品牌的首款AI智能硬件,到场海内外客商和读者充分地感受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强大魅力,凸显首都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精品IP转化成果丰硕

/Users/liuwei/Downloads/原创文学1.jpg原创文学1

原创文学2

北京展区的原创文学展位由市属最大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领衔,展陈345种精品原创文学图书,突出展示了“十月”文学精品、《北上》等首都文学IP在影、视、剧等方面的转化成果。作为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精品图书之一,《北上》不仅获得了诸多重要文学奖项,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其IP开发也已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布局,涵盖影视改编、有声读物、文创产品等多个方面,通过大屏幕沉浸式互动设备的展示,文学IP的强大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得以直观彰显。国内知名儿童内容品牌“凯叔讲故事”携其丰富的IP矩阵和精品童书亮相北京展区,荣获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科普型科幻小说金奖的《神奇图书馆》系列科普图书,以及《大侦探阿灯》等推理佳作,《我不知道怎么办?》 等成长主题童书吸引着小读者们翻阅。其中《麦小米的100个烦恼》已成功输出俄文版本,借力BIBF的平台,“凯叔讲故事”正持续推动更多优质原创IP扬帆“出海”。

优质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体验区1

体验区2

“凯叔讲故事”展台上,憨态可掬的“凯叔四大名著”系列故事玩偶——手持金箍棒的美猴王、豹头环眼的张飞、脚边卧着猛虎的武松、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等经典人物形象逐一排开,吸引了不少孩子驻足把玩,有的孩子把感兴趣的故事玩偶插在故事机底座上,放在耳边听起了对应的名著故事。旁边陈列的“凯叔小古文”系列、“口袋神探”系列等故事玩偶,同样让传统文化和故事角色变得触手可及。“凯叔讲故事”将其首款AI智能硬件产品“鸡飞飞·AI故事玩偶”带到了图博会现场,这是AI技术与儿童故事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专为4岁+儿童设计,旨在引导孩子进入逻辑世界并激发思维训练。中国书店旗下文创品牌“片羽存真”,取材自中国书店历年来抢救保护的古籍碎片、散页,以真实古籍残片或高精度复制件为核心,通过压膜、装帧、装饰等方式制成画框、书签、工艺摆件等文创商品,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注入现代审美表达,使古籍之美走出典藏库房、走进寻常百姓家。

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

旧书新知1

旧书新知2

在出版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北京出版集团积极打造“1+3+N”智慧知识服务体系。其中,综合文化平台“书香京华——数字阅读平台”于2025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全面上线试运行,以APP、微信小程序和网页版等形式,建设集数字阅读、阅读推广、品牌活动、电商零售于一体,具有北京特色、读者爱用的线上阅读和服务平台;汇聚教学内容资源与教育专家资源的3个线上教育平台“京版云平台”“北教辅学平台”“芳草幼教平台”均深度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与服务创新;N个垂直领域平台,主要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文化,如京剧及艺术类的“国韵承传”、文史类的“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平台”“北京古都研究百科数据库”等。中国书店与三七互娱联合开发的《古籍修复师》功能型游戏,在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亮相,成为传统出版融合发展的创新样本。作为国内首款聚焦古籍修复的数字产品,游戏通过“拖拽拼图”玩法,设有六大关卡,涵盖书病诊断、纸张工艺、工具应用等专业环节,寓教于乐,观众可在互动中化身“修书匠”,体验古籍从损毁到重生的过程,直观感受传统技艺之美,为出版与数字文创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路径。

图片1

后续,首都出版业将持续发力,整合北京地区优质资源,挖掘北京城市文化底蕴,把握受众阅读习惯演变趋势,创新传播渠道,在出版融合发展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为建设“书香京城”、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