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绝地生花》
作者:李春凤
出版社:线装书局
策划:百家文艺
作者简介:李春凤,笔名净月,1988 年出生于河北涿州。太爷出身书香门第之家,曾是清末赴日的留学生。至净月这一代家境没落。作者曾经历崎岖坎坷的求学路,大学毕业后赴北京工作,这个过程中饱经磨难。工作与感情极端坎坷不顺,但是作者具有一颗孝心,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依旧坚持尽最大努力孝敬自己的父母,成立家庭、生儿育女,后又经历婚姻与事业的打击,身心受到极大创伤,但依然坚韧、勇敢地捍卫自身尊严、坚持追求个人理想与价值。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的使命,同时,作者立志潜心学习弘扬国学传统文化。作者的坎坷经历,令人唏嘘;作者孝敬父母的心态和行为,令人敬佩;作者从苦难中闯出,心态平静豁达,超越了苦难,令人由衷地想学习。
序言
净月老师的新作《绝地生花》即将出版,接到为此书作序的邀约,心中不免忐忑和激动,感到受宠若惊。我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面对净月老师的这部内容丰富、引人思考、难得一见的好书,一部文学佳作,由我来作序,我自知自己的分量过轻了。评论不到位之处难免,反而对不住作者。因为,评论者的思想有多高,评论才能见多高;评论者的思想有多深,评论才能见多深。以我现在思维之高度和思想之深度,还远不够资格全面评论此书,寥寥数语,道不尽其思想内涵。一部思想内容丰富的著作问世,不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会引起评论界的波动,一时引来百花齐放,但也只能各展其能,任凭花开花落。优秀的评论亦会如花朵一般枯萎凋落,但本书的思想之光却会冲破长空,永存人间!愚叟现在仅作为先睹为快的读者之一,鉴于心中受到强烈震撼,直觉不吐不快。谨作此序,权当抛砖引玉吧!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评论接踵而至。那样,我的一片好意便也落实了。《绝地生花》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小说,无论是从文学的高度和修行的方向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本书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绝地生花》中的兰喜,一路走来非常不易。故事百转千回,结局峰回路转,意犹未尽,引人深思。在悲情故事之外,还有许多要点值得关注。
第一,本书的立意呼吁社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关注,更需要关注的是其家属、子女的生活、成长、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书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是本书聚焦之处。要知道,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背后,都有因此陷入困境中的家庭成员;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背后,也都会有自己的骨肉子女。她们当中,有无数如兰喜一样美丽、聪慧、善良和无辜的孩子。而她们的成长着实特别得艰难崎岖。谁能想到,艰难竟然陪伴她们如此之久!但愿她们的学习条件不再像兰喜一样的艰苦,但愿她们长大后的婚姻,不要像兰喜一样的曲折与崎岖。祝愿她们生活得更幸福一些!不再像现实生活中的兰喜遭受那么多的苦难。
第二,本书还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能够真正帮助到精神分裂症患者,让她们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把患者推给精神病院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住进精神病院也并不是患者最好的归宿。很多患者没有条件入住医院,患者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中。现在,兰喜的母亲病情大大好转,这里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束手无策、旁观、冷漠的态度,好像他们被社会抛弃了一样。本书通过对兰喜母亲生活状态的描写,帮助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幸处境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对解决相关问题的迫切性、重要性的认识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现以及对症治疗,深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社会大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文素质,使人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会有助于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本书目的所在。
第三,本书提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何为幸福的家庭?如何营造幸福的家庭?这超越了对以上特殊家庭、特殊群体的关注,提出了涉及每一个家庭的问题。这个问题令书中的主人公兰喜苦恼不已。每个家庭都幸福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营造家庭的幸福,不是仅属于个人的小问题,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书中主人公兰喜认为,金钱并不能解决家庭幸福的根本问题,这是很对的,那么,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到底取决于什么因素?这也是值得读者关注之处。在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盛行的环境下,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端正心念成就家庭幸福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兰喜也在自己的新家庭中经历了让自己意想不到的暴风雨般的磨难与考验,作为女孩子,该如何自救,保护自己,在家庭与自己的幸福与追求面前究竟该如何选择未来的路,这始终是个沉重的命题,我们终究不是电影里的演员,一生可以塑造很多角色和故事,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身心安守地做出正确抉择的,人生是不可逆的,每一步的选择都会对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需要自己承担一切后果。兰喜认为,如今许多家庭偏离了三观正道,所以才会不幸福。这个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引发社会性的后果。这个观点是对的。
第四,改变命运是兰喜努力的方向,也是当今青年人奋斗的动力。本书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密码”。“改变命运的密码不是有钱了,是能让兰喜的母亲这样的人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本书的这一观点,需要在此诠释一下。“让兰喜的母亲这样的人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意味着年轻人要重视孝道,孝敬父母;扶助弱者;敬老爱幼;讲究道德,厚德载物;注重自身修养和心灵的提升。改变命运的密码是力行“大道”,是以“孝为先”。
第五,从文学价值讲,本书的出版,使中国文坛增加了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典型。兰喜是新时代的女性,出生于改革开放后十年,她的遭际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她面对的是改革开放后雨后春笋般的新生事物。她所思所想,都带有新时代的烙印。如何应对新生事物,靠闯,靠摸索,有彷徨,有弯路,有学费,有委屈,有代价。兰喜本人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兰喜是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她感恩母校,向母校捐赠图书;她热心公益事业,抓住一切机会向社会奉献爱心;她孝敬父母;她孜孜好学,学而不倦,曾秉烛夜读 9 年,借助微弱的烛光读完小学初中课程;为学得一技之长,多方向人求教。她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品格也同样十分优秀:她不向贫苦的命运低头;直面苦难,直面人生 ; 为人真实坦率,表里如一;不惧强权,追求平等;不图富贵,只求心安;践行所学,知行合一;追求女性自强自尊;等等。她是新时代优秀而美丽的典型代表。
本书是一部感人的励志故事。兰喜是冲破底层社会束缚的当代知识女性的优秀代表。如果家有一位“疯”娘,一般家庭都会给拖垮了、拖散了。兰喜生长于这样的家庭,不仅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活得充实自信且获得成功。这是兰喜的故事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兰喜的故事最感人的地方。
第六,本书强调弘扬传统国学文化。这是一部滋养心灵的书。综上所述,均是事关滋养人心的。另外,譬如寻常人遇到打击,往往你打我一拳,我也惦记要还你一脚,受到伤害就想报复。但兰喜却选择放下。她以善良宽容之心对待仇怨,只求心安,这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兰喜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多年,知行合一,沉淀锤炼,用尽全力探索生命与灵魂存于世间的真谛,寻找灵魂幸福与光明之路,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一些智慧,值得读者尊重与学习。相信她的故事也会启迪不少正处在人生困惑中的人们。
第七,本书乡土气息浓郁,描摹了农村的接生;迎亲、婚礼、酒宴、丧礼、祭祖等习俗。记述了现代化条件下的怀孕、生产、哺乳等,具有风俗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第八,作者观察细致,思想敏锐,眼光独到;文笔生动、细腻、准确。
总之,本书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思想品位,适合城乡广大青年读者阅读并思考。作者给出当代中国社会不良弊端的解决之道是弘扬传统国学文化,一切从重塑家风与道德开始,重视孝道在重塑家风中的作用。
扶祥谨题
2024年2月2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