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阿塞拜疆经典著作互译项目首批图书授权签约仪式在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海云,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杨进,上海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贾璇,亚洲经典著作互译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项目专员王建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龚海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李永梅,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顾问奥尔汗·萨迪戈夫,阿塞拜疆文化部图书产业司首席顾问拉拉·玛玛多娃,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阿塞拜疆语教研室主任、文学博士阿格申·阿利耶夫,教育(塔希尔)出版社社长图拉尔·阿克洪德夫,教育(塔希尔)出版社副社长鲁斯拉恩·阿拉克巴罗夫,阿塞拜疆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兼参赞易卜拉欣·伊布拉希莫夫,阿塞拜疆驻华使馆参赞杰洪·玛玛多夫等出席活动。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3个亚洲国家签署了图书互译出版备忘录。中国-阿塞拜疆经典著作互译项目是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与阿塞拜疆共和国文化部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签署,开启两国人文交流互鉴的新阶段。2022年8月2日,经答辩、评审及专家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被确定为中国—阿塞拜疆经典著作互译项目主承办单位。2024年10月29日,经招投标,阿塞拜疆教育(塔希尔)出版社被确定为阿方唯一承办出版单位。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中方授予阿方翻译和出版《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阿塞拜疆语版的权利。
赵海云表示,在中阿关系迈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下,该项目应成为深化两国文明互鉴、增进青年理解的重要平台。他希望双方继续携手合作,推动项目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地完成,并期待未来持续推出更多契合中阿两国读者需求的高质量译作,为两国人文交流做出重要的贡献。
奥尔汗·萨迪戈夫现场分享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带有中国元素的阿塞拜疆经典文学故事,借此强调中阿两国文化相通、情感相近,彰显了亚洲文明间的深厚联系与共鸣。他表示,古代丝绸之路早已架起中国与阿塞拜疆之间的文明桥梁,奠定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厚基础。当前中阿经典著作互译项目,正是延续这段历史纽带的重要举措,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人文联系。
杨进表示,两部著作——《家》与《老子注译及评介》阿塞拜疆文版的出版签约,标志着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两种书分别代表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交流意义。
图拉尔·阿克洪德夫表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更多阿塞拜疆经典作品将被译介到中国,同时也希望更多优秀的中国图书能够加快进入阿塞拜疆读者视野,实现双向交流、互译互通。
龚海燕与图拉尔·阿克洪德夫签署授权协议
(一审:吴慧翀;二审:刘海颖;终审:张维特)